当买了一块新的硬盘后,即使将这个硬盘安装在计算机上也不能直接使用。首先必须把这个硬盘划分成数个(也可能是一个)分区,之后再把每一个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然后Linux系统才能在格式化后的硬盘分区上存储数据和进行相应的文件管理和维护。
当新买了一个新的装有Windows系统的PC机时,一般会将PC机的硬盘划分为若干个逻辑盘,之后再把每一个逻辑盘格式化成NTFS或FAT32文件系统。
其实,在Linux或UNIX系统上的磁盘分区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上的逻辑盘,而把每一个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上把每一个逻辑盘格式化为NTFS或FAT32文件系统。只不过名称系统不同而已。
把一个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就是将磁盘的这个分区划分成许多大小相等的小单元。并将这些小单元顺序地编号。而这些小单元就被称为块(block),Linux系统默认的block大小为4KB.
在Linux系统上,block是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而每个block最多只能存储一个文件,如果一个文件的大小超过4KB,那么就会占用多个block,例如:一个文件的大小为11KB,就需要3个block来存储这个文件。
在Linux系统中目前默认使用的是ext3(Third Extended Linux Filesystem,第3代扩展Linux文件系统)。当然Linux系统也支持许多常见的文件系统,如ext2,这是RHEL 3(RHEL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缩写)或之前版本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Linux系统也支持msdos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主要用于软盘或其他可热插拔存储设备。另外,Linux系统还支持iso9660,它是用在光盘上的标准文件系统。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谢谢欣赏X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