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计算机网络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检查习题答案

a7f4a3f590493a1e451dd952a488fd7c.gif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检查习题答案

(8页)

41988460d03f31f376ed17d868af24d0.gif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9.9 积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检查习题答案(传播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使用,共120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5分)1. 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协议)控制下,通过(传输媒体)互连的、以(资源共亨)为目的的计算机系统之 集合。2. 两层网络概念中的两层网络是指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的(通信子网)和提供计算资源的(资源子网)。3. 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通常可分为有线媒体和(无线媒体)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有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4. 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5. 不同网络设备Z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原动力。6. 通信网络中站点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点■点连接)、(多点连接)、(集线式连接)和交换连接。7. 数据通信中需要在三个层次上实现同步,即(位同步)、(字符同步)和(帧同步)。&在码分复用CDM中,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加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每个站被指派一个惟 一的/bit (码片序列)。如发送比特1,则发送白己的m bit (码片序列);如发送比特0,贝IJ发送该码片序 列的(二进制反码)。9.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实现交换的方 法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有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虛 电路)方式。10. 在通信过程屮发现、检测差错并进行纠正,称为(并错控制)。其方法主要有两类,即(白动请求重传) 和(前向纠错)。11. 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是(OSI/RM):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体系结构)。12. 低层协议往往称为(通信规程),这种通信是“水平方向”的。相邻层实体通过接口进行协作,这种通 信是(“垂肓方向”)的。13. 服务形式上是通过(服务原语)或操作來描述的。在逻辑上划分为四类:(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s (响应(response)) 和 (证实 / 确认(conform))。14.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原理禁止不同主机的对等层Z间进行(直接通信)。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下层提 供的服务來与另一台主机的对等层通信。对等层实体之间实现的是(虚拟的逻辑通信)。15.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标进程的过程:消息送到源系统的(最高层);从最高层开始,白上而下逐层(對: 套);经(物理线路)传输到冃标系统;(H标系统)将收到的信息自下而上逐层处理并(拆封);由(虽 高层)将消息提交给冃标进程。16. 通信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和(吋序)。网络中所有的通信活动都是由(协议)所控制的。网 络体系结构中:每层可能会有(若T?个)协议,一个协议只属于(-个)层次。17. 物理层的任务:在物理媒体(介质)上正确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其协议(标准)规定了物理接I I的(机 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等特性。18.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在两个(相邻节点)间对靠地传输数据,使Z对(网络层)呈现为一条(无差错) 的链路。网络层的任务:选择合适的(路山),把(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19. 多路复用与分割是传输层的功能Z-o这里,多路复用是指多个(传输连接)共用一条(网络连接); 分割是指一条(传输连接)使用多个(网络连接)。在实现源主机到日的主机“端到端”的连接这一点上, 传输层与网络层的区别是:网络层为(主机Z间)提供逻辑传输;传输层为(应川进程Z间)提供逻辑传 输。20. TCP/IP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提供进程间(可猱的传输)服务。它包括(TCP)和(UDP)两种传输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UDP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TCP和UDP都用(端口(port)号)來识 别应用层实体,以便准确地把信息提交给(上层)对应的协议(进程)。21. 调制解调器采用的调制技术有三种基木方式,即(幅度调制(ASK))、频率调制(FSK)和(相位调制 (PSK))。22.100BASE-T网络规范中的10()表示(传输速率),BASE表示(基带传速),T表示(双绞线传输媒体)。 23.OSI参考模型共分7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 表不层和(应用)层。24. 局域网的功能包括两人部分,相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25. 在以太网的帧数据结构中,帧检验序列是指(CRC)码。26. 局域网(LAN)的基本特点:(较小的地域范闌)、(高数据传输率)和(低川错率)。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拓扑结构)、(信号传输形式)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3个目标:(简W性)、高效性和(公平性)。27. 局域网体系结构只包含了两个层次:(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 和(介质访问控制)两个了层。28. 采用CSMA/CD的局域网屮,由于时间槽的限制,传输速率R、网络跨距S、最小帧长F”曲三者Z间必 须满足一定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最小帧氏度不变时,(传输率)越高,网络跨距就越小;传输率固定 时,网络跨距越人,(最小帧长度)就应该越大;网络跨距固定时,(传输率)越高,(最小帧长度)就应 该越人。29. MAC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它是网络站点的全球唯一的标识符,与其物理位置无关。MAC地址是 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处理,阳不是在(物理)层。一个站点允许有(多)个MAC地址,其个数取决于 该站点(网络接口)的个数。MAC地址的三种类型: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并切这些地址 只适用于(目的地址)。30.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或网卡。网卡的重要功能: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 据进行(缓存)、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协议)。网卡一般冇四种接收模式:(广播方式)、组播方式、单播方式和(混杂模式)。31. 局域网扩展主要在三个层次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网桥和交换机是在(数据链路层) 上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32.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它们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了系统)、(干线(垂肓) 了系统)、设备间了系统、(管理了系统)和建筑群了系统。33. 简单局域网构建的主要坏节: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器材准备、(安装施丄)、测试验收和(运行维护)。34. 数据从发出端出发到数据被接收端接收的整个过程称为(通信过程),通信过程中侮次通信包含(传输 数据)和(通信控制)两个内容。通信系统屮,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后的信号叫(频 带信号)。35. 在数据通信的(串行通信)中,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有三种棊木形式,即(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 (全双工通信)。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 关 键 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期中 检查 习题 答案

4d91c43bfc72ca913299809b07b4968f.gif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