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优缺点并与CloudStack的比较

本文探讨了OpenStack作为开源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如控制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及它在行业标准中的地位。同时指出了OpenStack的缺陷,如架构问题和软件文档不成熟。相比之下,CloudStack在成熟度和用户体验上具有一定优势。选择云计算平台需权衡各项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OpenStack的优势:

  1. 控制性: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平台,不会受到特定厂商的绑定和限制。其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集成遗留和第三方技术,满足不同业务需求。通过构建和维护开源私有云,IT团队可以成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2. 兼容性: OpenStack公共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企业能够轻松将数据和应用迁移到基于安全策略、经济和其他商业标准的公共云。这有助于避免用户被锁定在特定云服务提供商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可移植性。

  3. 可扩展性: OpenStack在大规模部署公共云时具有优势,并且适用于私有云。其可扩展性使其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部署。众多Linux操作系统,如Fedora和SUSE,都支持OpenStack,使其成为云平台基础的首选之一。

  4. 灵活性: OpenStack的灵活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构建基础设施,并轻松地扩展集群规模。由于主要使用Python编写,代码质量高,容易遵循,具有完整文档的API,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和使用。

  5. 行业标准: 来自全球领先企业的参与,包括Cisco、Dell、Intel、微软等,使OpenStack有望成为云计算的行业标准。该项目旨在制定一套开源软件标准,得到全球云计算企业的支持。

  6. 实践检验: OpenStack已经在全球大型公有云和私有云中得到验证,得到企业的广泛应用。领先企业如Dell、RackSpace、微软等都参与了OpenStack项目,证明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成功应用。

OpenStack的缺陷:

  1. 架构问题: 从技术完整性的角度看,OpenStack架构存在一些问题。在计费、监控系统以及项目管理协作系统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重写。软件文档模糊且不成熟,可能需要更多的工作来实现安装、配置和部署系统。

  2. 厂商貌合神离: OpenStack项目涉及的厂商众多,但部分企业的资源贡献率较低,存在一些厂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将产品开放给OpenStack,但主流核心产品仍由自己运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3. 风险难以估测: 中小厂商选择OpenStack可能面临风险,因为云计算领域通用API接口尚不明朗。选择其中一种API可能导致应用绑定,并增加将来迁移数据的难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OpenStack和CloudStack

两个开源云计算平台,它们都提供了用于构建和管理云基础设施的工具和服务。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比较:

1. 成熟度和稳定性:

  • OpenStack: 在市场宣传和影响力方面远胜过CloudStack。然而,在成熟度方面,OpenStack可能较差,被描述为仍处于研发阶段。
  • CloudStack: 被认为在平台成熟度上优于OpenStack,已在更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验证。

2. 用户体验和安装容易度:

  • OpenStack: 用户体验和安装容易度相对较低,有关文档模糊而不成熟的反馈。
  • CloudStack: 用户体验和安装容易度被认为比OpenStack好,更适合初次尝试和部署。

3. 架构和技术完整性:

  • OpenStack: 具有较大的开发社区和支持伙伴,但在技术完整性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计费和监控系统、项目管理协作系统等。
  • CloudStack: 被认为在技术完整性方面更为成熟,有较小但更纯粹的社区。

4. 厂商支持:

  • OpenStack: 有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众多厂商支持,包括Cisco、Dell、Intel和微软等。
  • CloudStack: 虽然支持较小,但在平台成熟度和稳定性方面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如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电信运营商等。

5. 开发语言:

  • OpenStack: 主要用Python编写。
  • CloudStack: 开发语言不同,具体语言未在提供的信息中指定。

6. 许可证:

  • OpenStack: 使用极为宽松的Apache 2许可。
  • CloudStack: 使用Apache许可。

7. 开源社区参与:

  • OpenStack: 拥有庞大的开发社区,有超过30家公司积极参与。
  • CloudStack: 社区规模较小,但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验证。

8. 厂商的动机:

  • OpenStack: 厂商可能更多地试图销售硬件和构建标准化平台。
  • CloudStack: 在平台直接货币化方面更有可能,企业更倾向于销售具备更高价值的硬件系统。

9. 未来发展:

  • OpenStack: 面临风险,需要尽快推出成功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未来成功。
  • CloudStack: 在一些方面有望取得成功,其成熟度和稳定性为其提供了优势。
</tbody>
比较项CloudStackOpenStack
服务层次IaaSIaaS
授权协议Apache 2.0Apache 2.0
许可证不需要不需要
动态资源调配主机Maintainance模式下自动迁移VM无现成功能,需通过Nova-scheduler组件自己实现
VM模板支持支持
VM Console支持支持
用户界面Web Console,功能较完善DashBoard,较简单
负载均衡软件负载均衡(Virtual Router)、硬件负载均衡软件负载均衡(Nova-network或 OpenStack Load Balance API)、硬件负载均衡
虚拟化技术XenServer,Oracle VM,vCenter,KVM,Bare MetalXenServer,Oracle VM,KVM,QEMU,ESX/ESXi,LXC(Liunx Container)等
最小化部署一管理节点,一主机节点支持All in one(Nova,Keystone,Glance组件必选)
支持数据库MySQLPostgreSQL,MySQL,SQLite
组件Console Proxy VM,Second Storage VM,Virtual Router VM,Host Agent,Management ServerNova,Glance,Keystone,Horizon,Swift
网络形式Isolation(VLAN),ShareVLAN,FLAT,FLATDhcp
版本问题版本发布稳定,不存在兼容性问题存在各版本兼容性问题
VLAN不能VLAN间互访支持VLAN间互访

实际安装与运行测试的比较

1. 文档和安装过程:

  • OpenStack的文档资料相对较多,但版本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实际安装中的问题。
  • OpenStack的安装过程复杂,尤其是网络配置部分,相关资料较少。
  • CloudStack的安装过程较简单,但运行中的配置问题文档较少提及。

2. 网络配置:

  • OpenStack的网络配置较为复杂,可能涉及一些麻烦的步骤,且相关资料不够详细。
  • CloudStack的网络配置较为简单,但相关文档不够详细。

3. Web管理界面:

  • OpenStack的Dashboard相对简单,可能存在一些bug,但中文翻译较好,提供一些帮助信息。
  • CloudStack的Web管理界面功能较多,但中文翻译不彻底,缺少帮助提示。

4. 虚拟机创建和管理:

  • OpenStack在创建虚拟机时可能出现超载的情况,但虚拟机经常无法启动。
  • CloudStack对虚拟机的资源占用管理较严格,无法超载创建虚拟机,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5. 虚拟机创建耗时:

  • CloudStack在上传模板、ISO以及创建虚拟机的过程中可能耗时较长。
  • OpenStack在从网上直接下载img文件创建虚拟机时,耗时较短。

6. 虚拟机访问:

  • OpenStack创建的虚拟机可能附加了局域网IP,但网卡实际绑定私有IP,未找到通过SSH直接访问的方法。
  • CloudStack创建的虚拟机使用了分配的Guest IP,可以通过SSH连接访问。

总体而言,两者在不同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OpenStack在文档和宣传方面更强大,但在安装和配置方面可能更为复杂。CloudStack在虚拟机管理方面可能更加严格,对硬件配置的要求也更高。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平台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版本和配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MYX-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