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计价凭证
库存计价凭证中的借贷方会计科目主要反映了库存商品成本的增减变动,具体科目根据业务类型和所采用的会计原则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典型情景下的借贷方科目示例:
采购入库时
- 借方科目:库存商品
表示企业购入或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的商品成本增加。 - 贷方科目:
1.如果是采购入库,贷方可能是应付账款(如果尚未支付货款)或银行存款/现金(如果已经支付)。
2.如果是自制产品入库,贷方可能是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了从在产品转为完工产品的成本转移。
销售出库时
- 借方科目:主营业务成本(或相应的产品销售成本科目)
表示销售商品的成本从库存转移到了销售成本。 - 贷方科目:库存商品
表示库存商品因销售而减少,成本随之减少。
库存调整
- 借方科目: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是减值调整)
当库存商品价值下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时使用。 - 贷方科目:库存商品(如果是减值调整)
减值时,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减少。
或者,根据调整性质,借方和贷方科目可能互换,例如库存增值调整时。
成本重估
- 借方科目:库存商品(如果重估增值)
价值上升时,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增加。 - 贷方科目: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之前计提过跌价准备,且重估后不再需要)
重估增值可能冲回之前计提的跌价准备。 - 或贷方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如果重估增值直接计入损益)
以上借贷方科目的使用,需根据企业的具体会计政策和适用的会计准则(如IFRS、GAAP等)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是否采用先进先出(FIFO)、后进先出(LIFO)、加权平均成本等不同的库存计价方法,这将影响到成本的具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