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FranHawk/STM32_ESP8266_STA.git
概要
本部分内容介绍如何使用STM32配置ESP8266使用STA模式,这个是使用MQTT与上层服务器链接的必要前提,笔者也是第一次使用ESP8266,通过AT指令来配置,查找了很多资料与代码,借鉴了正点原子ESP8266库和例程,在其基础上修改而来,这篇博客也是我边学边写的记录。
准备
硬件准备
- 带有stm32主控的硬件一套
- esp8266模块一个
- 路由器一个
软件准备
- CubeMx用来配置工程
- MDK5用于编写调试和下载代码
配置ESP8266的步骤
配置ESP8266的目的是为了进入透传模式从而使用MQTT链接网络,我们需要使用AT指令,使ESP8266进入透传模式,步骤如下
1.AT+CWMODE=1 设置模块为STA模式
2.AT+CWAUTOCONN=0
按顺序要执行指令 | 执行指令的意义 |
---|---|
+++ |
退出透传模式 |
AE0 |
关闭回显 |
AT+CWMODE=1 |
设置模块为STA模式 |
AT+RST |
重启生效 |
等待三秒 | 等待三秒 |
AT+CWAUTOCONN=0 |
取消自动连接 |
AT+ CWJAP = <ssid>,< password> |
连接路由器 |
AT+CIPMUX=0 |
关闭多链接 |
AT+CIPSTART="TCP","IP号",端口号 |
连接到服务器 |
AT+CIPMODE=1 |
设置为透传模式 |
AT+CIPSEND |
开启透传模式 |
ESP8266的发送命令函数由正点原子的函数改进而来
STM32与ESP8266通过串口连接,需要配置的模块有
-
TIM2,定时器中断,用来判断接收命令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就按照接受命令,中断优先级为1
-
USART1,用于向电脑发送数据,便于调试
-
USART3,用于向ESP发送数据,包括发送和接受,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查询方式发送,中断优先级为2
-
整个发送命令并接收的流程比较复杂,用到了定时器中断来设置发送指令,接收到的回复是否完成,并在定时器中断中将接收指令的回复接受完成的标志位置为1,并且与预期回复进行比较。
-
这样发送命令并接收的整个流程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发送指令的质量,得到准确的反馈。
-
就好像你向一个人说,你帮我倒杯水好吗,然后要等待他的回复,如果听到他说:好的。说明他听到了我们的命令,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放心。
实际操作部分
CubeMx配置工程
配置工程就像我上面所述的步骤,需要配置相应的外设,两个串口和一个定时器
1.打开CubeMx,选择对应型号的芯片,始终选择外部晶振
2.查看原理图,选择相应的引脚
配置UART1,UART3,并设置波特率
设置定时器2,并开启定时器中断,分频为7200,重装值为500,这样,接收信息的缓冲时间为50ms
设置中断分组与中断优先级
配置时钟树,使主频最高为72MHZ
配置工程并生成代码
编写ESP8266函数并添加配套函数
首先添加两个uart重定向printf函数和uart接收中断处理函数
void u3_printf(char* fmt,...)
{
uint8_t i,j;
va_list ap;
va_start(ap,fmt);
vsprintf((char*)USART3_TX_BUF,fmt,ap);
va_end(ap);
i=strlen((const char*)USART3_TX_BUF); //此次发送数据的长度
for(j=0;j<i;j++) //循环发送数据
{
while((USART3->SR&0X40)==0); //循环发送,直到发送完毕
USART3->DR=USART3_TX_BUF[j];
}
}
void u1_printf(char* fmt,...)
{
uint8_t i,j;
va_list ap;
va_start(ap,fmt);
vsprintf((char*)USART1_TX_BUF,fm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