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慢查询原理_MySQL慢查询日志记录原理

一、慢查询日志

MySQL 慢查询日记用于记录 SQL 语句查询时间大于 MySQL 变量中定义的时间,以及可以选择定义记录没有使用索引的 SQL 查询语句。DBA 可以通过慢查询日志来找出有问题的 SQL 语句,对其进行优化。MySQL 慢查询日志默认关闭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开启 slow_query_log 参数来记录慢查询日志,并通过 long_query_time 参数定义记录慢查询日志的阈值才可开始使用慢查询日志的功能,long_query_time 参数的单位是毫秒;另外,还可以加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参数,表示未使用索引的查询也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 参数,表示是否记录管理语句。这几个参数都可以动态开启。

在 MySQL 5.7.2 之后,如果设置了慢日志是写到文件里,需要设置 log_timestamps(默认是 UTC 时间,比中国区晚 8 小时,需要设置为系统时间 log_timestamps=SYSTEM)来控制写入到慢日志文件里面的时区(该参数同时影响 general 日志和 error 日志)。如果设置慢日志是写入到数据库中,该参数将不产生作用。

慢查询日志中给出了账号、主机、运行时间、锁定时间、返回行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此 SQL 语句哪里出了问题。当开始使用慢查询功能后可能随着慢查询日志的越来越大,分析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 MySQL 内置的 mysqldumpslow 工具来进行分析。

慢查询日志记录方式默认是在文件中,从 MySQL 5.1 开始支持记录到表中,这使得用户的查询更加方便和直观,如果想使用表需要管理员定义 log_output 参数。另外,同一般查询日志一样,慢查询日志可以直接删除。删除后在不重启服务器的情况下,需要执行 flush logs 语句重建日志文件。

二、慢查询记录机制

如果我们将语句的执行时间定义为:实际消耗时间 = 实际执行时间 + 锁等待消耗时间

那么 long_query_time 实际上界定的是实际执行时间,所以有些情况下虽然语句实际消耗的时间很长,但是是因为锁等待时间较长而引起的,那么实际上这种语句也不会记录到慢查询。概括来说就是语句实际执行时间(消耗时间 – 锁等待时间)大于 long_query_time 参数定义的时间时就会记录到慢查询日志。比如 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