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鬼灭之刃》 op 截屏
gif 格式的图片不但自带“能动”属性,还可作为“表情”被收入微信表情包。随手制作 gif 表情包可以算得上是当代沙雕青年的必备技能之一了。
制作 gif 比较流行的方法是:下载一个专门生成表情包的软件、访问一个在线转换的网站并按顺序上传图片或使用 Photoshop 里面的“时间轴”面板。
但只是为了将几张图片“捏”在一起,产生一个能动的效果,上述方法其实都有些大材小用,并且还不是很方便。
如果不是需要很好的压缩算法,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轻量、快捷地完成“一键式”转换,因此我们仅需要代码帮我们完成:
-
读取现有图片到内存;
-
整理内存中的图片信息,符合 gif 格式规范;
-
输出 gif 图片。
python 丰富的生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解决方案:
-
imageio.imread() 将图片保存为 RGB 点阵于内存中;
-
imageio.mimsave(gif_path, frames, ‘GIF’, duration) 将 frames 中的点阵对象整合,输出 gif 文件到硬盘上。
我对其稍加整理如下:
if __name__ == "__main__":
# path init
path = os.path.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