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出高效Java开发手册》阅读笔记 - 第一章(未完成)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计量单位。
    位即1个bit,简写为b。8个bit组成一个字节,即1个Byte,简写B。1024个Byte简写为KB。1024KB简写为MB。1024MB简写为GB。位即1个bit,简写为b。8个bit组成一个字节,即1个Byte,简写B。1024个Byte简写为KB。1024KB简写为MB。1024MB简写为GB。
  2. cpu与内存
    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承载计算机的主要运算和控制功能,是计算机指令的最终解释模块和执行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控制器:
    由控制单元、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组成。控制单元是cpu的大脑,由时序控制和指令控制等组成;指令译码器是在控制单元的协调下完成指令读取、分析并交由运算器执行等操作;指令寄存器是存储指令集。控制器有点像一个编程语言的编译器,输入0与1的源码流,通过译码和控制单元对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运算完成后,保存回寄存器,甚至是内存。

  • 运算器:
    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即 ALU ,能够执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等各种命令,运算单元会从寄存器中提取或存储数据。相对控制单元来说,运算器是受控的执行部件。任何编程语言诸如 a+b 的算术运算,无论字节码指令,还是汇编指令,最后一定会以 0 与 l 的组合流方式在部件内完成最终计算,并保存到寄存器,最后送出 CPU。平时理解的栈与堆,在 CPU 眼里都是内存。

  • 寄存器:
    最著名的寄存器是 CPU 的高速缓存 LI 、 L2 ,缓存容量是在组装计算机时必问的两个 CPU 性能问题之 。缓存结构和大小对 CPU 的运行速度影响非常大,毕竟 CPU的运行速度远大于内存的读写速度,更远大于硬盘。基于执行指令和热点数据的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CPU 缓存部分指令和数据,以提升性能。但由于 CPU 内部空间狭小且结构复杂,高速缓存远小于内存空间。

CPU 是一个高内聚的模块化组件,它对外部其他硬件设备的时序协调、指令控制、存取动作,都需要通过操作系统进行统 管理和协调。

  1. 网络协议
    TCP/I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 Internet Protocol )中文译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这个大家族里的其他知名协议还有 HTTP, HTT陀、 FTP 、SMTP 、 UDP, ARP 、 PPP 、 IEEE 802.x 等。 TCP/IP 是当前流行的网络传输协议框架,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协议族,因为 TCP, IP 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以就把该协议族称为 TCP/IP。而另一个是耳熟能详的 ISO/OSI 的七层传输协议,其中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出发点是想设计出计算机世界通用的网络通信基本框架,它已经被淘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链路层:
    单个0,1是没有意义的,链路层以字节为单位把0与1进行分组,定义数据帧,写入源和目标机器的物理地址、数据、校验位来传输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 地址长 6 个字节共 48 位,通常使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使用 ifconfig-a 命令即可看到 MAC 地址。如图 1-13 所示的 f4:如:89 , 即前 24 位由管理机构统一分配,后 24 位由厂商自己分配,保证网卡全球唯一。网卡就像家庭地址一样 ,是计算机世界范围内的唯一标识。

  • 网络层:
    根据 IP 定义网络地址,区分网段。子网内根据地址解析协议( ARP )
    进行 MAC 寻址 , 子网外进行路由转发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即 IP 数据包。

  • 传输层:
    数据包通过网络层发送到目标计算机后,应用程序在传输层定义逻
    辑端口 , 确认身份后,将数据包交给应用程序,实现端口到端口间通信。最典型的传输层协议是 UDP 和 TCP。 UDP 只是在 IP 数据包上增加端口等部分信息 , 是面向无连接的,是不可靠传输,多用于视频通信、电话会议等(即使少一帧数据也无妨)。与之相反 , 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谓面向连接 , 是一种端到端间通过失败重传机制建立的可靠数据传输方式,给人感觉是有一条固定的通路承载着数据的可靠传输。

  • 应用层:
    传输层的数据到达应用程序时,以某种统一规定的协议格式解读数
    据。比如 , E-mail 在各个公司的程序界面、操作、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都能够读取邮件内容 , 是因为 SMTP 协议就像传统的书信恪式一样,按规定填写邮编及收信人信息。

总结一下 , 程序在发送消息时,应用层接既定的协议打包数据 , 随后由传输层加上双方的端口 号 ,由网络层加上双方的 IP 地址,由链路层加上双方的 MAC 地址 , 并将数据拆分成数据帧 , 经过多个路由器和 网关后 , 至lj达目标机器。简而言之 , 就是按 “端口→ IP 地址→ MAC 地址” 这样的路径进行数据的封装和发送 , 解包的时候反过来操作即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