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笔记

一、什么是储能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一般讲到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其实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节点。

从应用上看,储能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可以应用在“发、输、配、用”任意一个环节。电力即发即用,无法直接存储,配储则可以平滑电力波动性,减少资源浪费。
应用场景可分为用户侧(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发电侧(可再生能源并网、减少弃光弃风)、电网侧(电力调峰、调频)、输配侧以及辅助服务(5G基站备用电源)等多种用途。


二、储能的意义
保证系统稳定,通过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和缓冲使得系统即使在负荷迅速波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运行在一个稳定的输出水平。
能量用于备用,储能系统可以在清洁能源发电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起备用和过渡作用。
提高电力品质和可靠性,储能系统还可防止负载上的电压尖峰、电压下跌、外界干扰所引起的电网波动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采用足够多的储能系统可以保证电力输出的品质与可靠性。
储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弥补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储能在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规模,使得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特别是在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方面尤为突出。

三、储能主要形式
储能主要分为: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氢储能、热储能。其中机械储能多为长时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重力储能,其中抽水蓄能占目前储能的90%左右,是当前最成熟的储能技术。
机械储能:弹性储能,液压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
电化学储能:铅酸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
电磁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

备注:
黑启动:当某一电力系统因故障等原因全部停运后,通过该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机组的启动,或通过外来电源供给,带动系统内其他机组,逐步恢复全系统运行的过程。
新能源消纳:是指在新能源资源及并网容量、常规电源装机、负荷水平条件下,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约束下,能发多少电量的问题。

四、储能按照规模大小分类
大型储能:≥30MWh                    电力储能
中型储能:1MWh-30MWh          工商业储能
小型储能:≤1MWh                      通信、户用储能

五、电化学储能前景
电化学储能,是目前肉眼可见的未来。电化学,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平时用的电池。整个电池储能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电池、设备和设计类四种企业,根据相关券商的测算,未来储能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会占到整个产业链总成本的 60%和 15%。换句话说,随着锂电池的成本逐渐下降,调节能力灵活,未来储能电池以及储能变流器将是整个储能产业链价值量最大、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环节,将会吃到储能市场爆发最大的红利。


六、储能系统架构
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主要由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电池管理(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能量管理(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等几部分组成(常用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电池
电池是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的载体,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能量效率高等特点,使用最为广泛。

储能电池系统组成:数只电芯(Cell)串并联组成电池组(Module),电池组经过串联组成电池簇(Rack),各电池簇相并联,构成大规模的电池储能系统。

BMS
BMS功能:BMS管理系统负责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荷电状态,健康状态等,对电池充放电过程进行安全管理。防止过冲、过放,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和应急处理。保证电池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BMS组成:完整的储能系统BMS应包含电池BMS,电池簇BMS,系统BMS,尤其是对大规模储能系统,三级BMS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电压不均衡及其导致的过冲与过放。

PCS
储能变流器(PCS),是电池与电网或交流负载的接口,它不仅决定了储能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和动态特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池的寿命。

根据PCS的级数不同,工频升压型PCS可以分为单级式和双级式。其中单级PCS根据输出电平又分为两电平、三电平、多电平,电平数量越多,输出电能质量越高。

单级式PCS效率高,结构简单,针对目前大规模应用的锂电池储能系统,单级式、三电平PCS应用最为广泛。

EMS

EMS具备系统监控功能、系统协调优化功能。EMS是独立BESS之外的上层“指挥”系统,向上可接入规模更大、更高级的EMS,接受其工作指令和参数设置,向下可调度储能本地控制器,实现能量调度与功率控制。

EMS总体架构可分为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支撑平台主要包括测量终端、传输通道、计算机、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包含数据采集与监控、能量管理、网络分析(储能系统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

七、储能供应商
电池组
电池组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占整个电化学储能的50%左右,主要的电池组厂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派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储能变流器PCS
储能变流器是控制储能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与电流的交直流变换,主要厂商包括: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科华恒盛、盛宏电器、SMA、SolarEdge等

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主要作用是数据采集、网络监控、能量调度。主要厂商包括: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沃太能源、科陆电子、特斯拉、Sonnen等

八、储能应用场景   

用户包含:家庭、工商业、教育医疗和军事等(具体5G基站备电、数据中心备电、光伏家储)

发电侧:
提高新能源消纳:是指在新能源资源及并网容量、常规电源装机、负荷水平条件下,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约束下,能发多少电量的问题。
削峰填谷:在用户负荷低或限电时,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给储能装置充电,在用户负荷高或不限电的时候,储能装置向电网放电,削峰填谷使得储能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时,其输出的是可调,可调度的,减少电力系统备用机组容量,使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变为面向电网友好,可调度的能源方式。
跟踪计划出力: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其发电功率预测结果与电网调度计划不能实时负荷,储能因其快速响应,爬坡率大等特点可进行跟踪计划出力,协调电网调度与可再生能源预测功率,进而保证电网安全、有效的吸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爬坡率:与跟踪计划出力相似,通过储能系统的发电、放电、减少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发电的输出波动,进而降低对电网调峰的压力,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调峰:通过储能的方式实现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即发电厂在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对电池充电,在用电符合高峰时段将存储的电量释放。
辅助动态运行:辅助动态运行主要是以储能系统和传统火电机组联合运行的方式,按照调度的要求调整输出的大小,尽可能让火电机组工作在接近经济运行的状态下,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
减少弃风弃光:将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弃光用量存储后再移至其它时段进行并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弃风弃光”是一个词语,其中的“弃”有“舍弃”之意。它指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并未接入电网,而是被浪费的状况。其中,“弃风”指的是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弃光”则是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大于电力系统最大传输电量+负荷消纳电量。这是可再生能源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

输配电侧:
无功支持:储能在动态逆变器、通信和控制设备辅助下,可调整储能系统输出的无功功率大小,进而对输配电线路的电压进行调节。

缓解线路阻塞:储能系统安装在阻塞线路的上游,当线路负荷超过线路容量,即发生线路阻塞时,储能系统充电,将线路不能传输的电能存储在储能设备内,当负荷低于线路容量时,储能系统在向线路放电。

延缓增容需求:利用一定较小容量的储能设备延缓甚至时避免对原有输配电设备进行扩容,主要应用于负荷接近设备容量的输配电系统内,将储能系统安装在原本需要升级的输配电设备的下游位置,以延缓或者扩容。在负荷接近设备容量的输配电系统内,可以利用储能系统通过较小的装机容量有效提高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从而延缓新建输配电设施,降低成本。
变电站直流电源:新型储能设备进入变电站,为信号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及断路器分闸、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
降低线路损耗
提高电能质量
提高输配电设备利用效率
 

电网辅助服务:
系统调频:通过储能装置对电网短时快速充电,放电,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维持在安全的范围内。因为频率变化会对发电及用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及寿命产生影响,因此调频调节至关重要。

电压支持:分布式储能装置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可以在几秒之内快速的响应负荷需求,

调峰:配备一定的储能容量,在需要高峰负荷时发电,满足电力需求,实现电力系统中点库生产和电力消费间的平衡。

提高电网备用容量:储能设备可以为电网提供备用辅助服务,通过对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放电操作,可实现调节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目的。备用容量是指在满足预计负荷需求以外,针对突发情况时为保障电源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预留的有功功率储备。

用户侧:
分时电价管理:在电价较低时给储能系统充电,在高电价时放电,不仅可以通过“低存高放”来降低整体用电成本,而且还不用改变用户的用电习惯,即使在电价最高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电能.

容量费用管理:我国对供电部门大工业企业实行两部制电价:电量电价指的是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电量计费的电价,容量电价则主要取决于用户用电功率的最高值。容量费用管理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最高用电功率,从而降低容量费用。用户可以利用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能,在高峰时负荷放电,从而降低整体负荷,达到降低容量费用的目的.

提高电力可靠性:储能用于提高微网供电可靠性,是指发生停电故障时,储能能够将储备的能量供应给终端用户,避免了故障修复过程中的电能中断,以保证供电可靠性。该应用中的储能设备必须具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具体放电时长主要与安装地点相关.

提高电能质量:由于存在电力系统操作负荷性质多变,设备负载非线性等问题,用户获得的电能存在电压、电流变化或者频率偏差等问题,此时电能的质量较差。系统调频、无功支持就是在发电侧和输配电侧提升电能质量的方式。在用户侧,储能系统同样可以进行平滑电压、频率波动,例如利用储能解决分布式光伏系统内电压升高、骤降、闪变等问题。提升电能质量属于典型的功率型应用,具体放电市场及运行频率依据实际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要求响应时间在毫秒级.
 

电力自发自用:对于安装光伏的家庭和工商业用户,考虑到光伏在白天发电,而用户一般在夜间负荷较高,通过配置储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伏电力,提高自发自用水平,降低用电成本。通过移峰填谷帮助工商园区用户降低电费(削峰填谷、峰谷差价套利、电容电费管理).

峰谷价差套利:在实施峰谷电价的电力市场中,通过低电价时给储能系统充电,高电价时储能系统放电,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成本.
解决电动车快充站重过载问题
避免变压器增容
提高分布式能源消纳
备用电源
虚拟电厂

商用300KW储能方案   1技术要求及参数   放电倍率0.5C; 储能系统配置容量:300kWh。   2电池系统方案   2.1术语定义   电池采集均衡单元:管理一定数量串联电池模块单元,进行电压和温度的采集,对本单元电池模块进行均衡管理。在本方案中管理5并12串共计60支的电池。 电池簇管理单元:管理一个串联回路中的全部电池采集均衡单元,同时检测本组电池的电流,在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本方案中管理17台电池采集均衡单元。 电池阵列管理单元:管理PCS下辖全部电池簇管理单元,同时与PCS和后台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电池组状态请求PCS调整充放电功率。在本方案中管理2个并联的电池簇。   电池模块:由10支5并2串的单体电池组成。      图1 电池成组示意图   2.2电池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2.2.1电池系统构成   按照系统配置300kWh储存能量的技术需求,本储能系统项目方案共使用1台150kW的PCS。储能单元由一台PCS和2个电池簇组成,并配备一台电池阵列管理单元设备。每个电池簇由一台电池簇管理设备和17 个电池组组成。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2.2.2 电池系统计算书 项 目 单体 电池模块 电池组 电池簇 电池阵列   单体电池数目 1 10 60 1020 2040   标称电压(V) 3.2 6.4 38.4 652.8 652.8   容量(Ah) 55 275 275 275 --   额定能量(kWh) 0.176 1.76 10.56 179.52 359.04   最低工作电压(V) 2.5 5 30 510 510   最高充电电压(V) 3.6 7.2 43.2 734.4 734.4   系统配置裕量 (359.04kWh -300 kWh)/300 kWh =19.68%   基于以上各项分析设计,300kWh 电池系统计算如下。   2.2.3电池柜设计方案   电池机柜内部主要安装电池箱和BMS主控管理系统、配套电线电缆、高低压电气保护部件等。机柜采用分组分层设计,机柜外观美观大方。机柜采用免维护技术、模数化组合的装配式结构,保证柜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整体结构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其中,三个电池架组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尺寸为3600mm×700mm×2300mm。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图3电池架及插箱   2.2.4集装箱设计方案   整个储能系统放置在20英尺集装箱中,集装箱尺寸为: 6058mm×2438 mm×2896mm;系集装箱外部结构如图4所示。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2.3 BMS系统管理配置方案   2.3.1系统架构   本项目所用BMS采用三层架构进行设计,分别是电池采集均衡单元、电池簇管理单元、电池阵列管理单元。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图5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图   电池采集均衡单元CABU:负责管理12 支串联电池,主要功能包括监测单体电池电压、温度以及均衡管理,以CAN 总线方式与BCMU 进行通信。 电池簇管理单元BCMU:主要负责管理单个串联回路中的电池采集均衡单元CABU 和电池电量标定单元BFGU,主要功能RS485 通信、CAN 通信、串联回路各组电池状态显示以及估算电池的SOC 等,在异常出现时采取报警或保护措施,并将相关采集的电池信息、异常信息、SOC 上传至BAMU。    BCMU 与BAMU 通信,通过CAN 总线将采集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电流、总电压和绝缘检测等级等上传至BAMU,并上传如表1 所列系统参数至BAMU。    MU 与BFGU 通信,通过RS485 总线接收 BFGU 上传的电流、总电压、绝缘检测等级、I/O 状态以及对外部状态进行控制。    BCMU 与CABU 通信,通过CAN 总线接收CABU 上传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均衡状态。   电池阵列管理单元BAMU:负责管理一个PCS 下辖的BCMU,同时与PCS、后台监控系统通信,主要功能包括记录PCS 下辖的所有电池状态信息、控制状态信息、异常数据或事件信息并创建相应的文件;根据各组电池的SOC信息以及电池组状态调整充放电功率;与PCS、储能站测控系统通信,完成对整个电池阵列的管理。    BAMU与BCMU通信,接收BCMU发送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总电压、电流和绝缘检测等级,计算电池堆的最高/最低电压、最高/最低温度、显示I/O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