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序言

——功能安全实践应用感想

ISO26262从2011年发布至今在国内从主机厂到零部件供应商的开发流程开始积极引入该标准也有十余年的时间,个人有幸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刚盛行研究该标准如何导入自身现有开发流程时作为一员参与了其中。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越发感觉到标准的博大精深,标准可说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安全开发的一部优秀经验合集应用指导手册。

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感慨如此“好物”着实应大力推广,但世间“好物”往往又不易得,奈何标准内容虽可说是行业安全开发经验的总结,但太过于“字字珠玑”以至于给人感觉太过于“概念化”、“笼统化”及“抽象化”,内容覆盖范围又宽泛,产品“从生到死”都得管,内容看下来既觉泛泛而谈又觉晦涩难懂让人“无法触碰”,导致时常能听到工程师们对标准中要求的“不屑”与“茫然”。

经验老道的工程师们拥有丰富的工程开发经验,当看到标准中某些通用的要求时往往会有“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不是废话吗?”诸如此类的不屑,当看到一些模棱两可、用词晦涩或太过抽象化的要求时通常又会感慨道:“这条需求想表达什么?”、“这和我目前实现的功能有什么关系?”、“此需求于我来讲如何实施?”或者干脆先直接跳过。

从个人学习、实践该标准的过程,对项目中的这些声音表示理解,对于一直忙于从事开发工作的工程师而言,他们倾向于“短平快”思维方式,难以也疲于应对标准庞大而繁杂的要求,工程师们更多想要的是能直接了当获取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从而“一招制胜”快速完成项目目标。然而,世间何来此方便法门,终究需要个人去寻得各自的法门。

其实标准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想更好的理解标准,除了静下心来反复研读还需要做大量的延申阅读来辅助理解,有了字面意义上的对理论部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实践了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习惯用“三重山”来比喻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这和很多人学习和实践标准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此三重为第一重“看山是山”,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第三重“看山还是山”,事物的真相还是要回归到其本源,寻本溯源方得本真,需秉持惟精惟一的精神去探索与实践。

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工程师而言更像是一部上层的“内功心法”,心法这东西往往是枯燥又晦涩的,需要具备一定工程经验的工程师结合自身项目开发中所习得的“术”来领悟其中的“道”,此“道”便是此“心法”,它是一种“流程和技术的结合体”,需要工程师们平心静气结合自身经验以“自省”的方式去理解。

随着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术”的练习,久而久之自然会悟出其中的“道”,若已悟出标准的“道”,那标准在项目中的落地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笔者虽不算已“悟道”,只是想将自认为悟出的一点“道”和行业内各位同仁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将标准在项目中落地带来些启发。

  • 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