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就是中文的特点吗?

经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歧义的句子在某些时候,人们可以理解出不同的意思,然后围观群众就把其当成是中文的特色,并赞其为中文的博大精深。比如以下几个 示例:

  • 关于穿衣服
    •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 剩女产生的两个原因是
    • 谁都看不上
    • 谁都看不上
  • 单身人的由来
    • 原来是喜欢一个人
    • 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 两种人容易被甩
    • 一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爱
    • 一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爱
  • 约会时,男生迟到有两个原因
    • 要么是睡过了
    • 要么是睡过了

很多国人认为这很美,是中文的优雅之处。那么优雅的内容是什么呢?是歧义吗?显然不是,因为歧义并不是中文的特色,其他语言也有,因为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或句,其意义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语言现象 [ 1 ] ^{[1]} [1]。请看以下几个示例、

Ex1. The lamb is too cold to eat.

  • 这只小羊羔冷得吃不下东西。
  • 羊肉太凉了不能吃。

Ex2. Flying plane may be dangerous.

  • 飞着的飞机有危险。
  • 开飞机是有危险的。

Ex3. He killed an enemy with a shotgun.

  • 他用散弹枪杀死了一个敌人。
  • 他杀死了一个带着散弹枪的敌人。

Ex4. Tony didn’t want to see Jack because he had stolen the ball.

  • 托尼不愿见到杰克因为他偷了杰克的球。
  • 托尼不愿见到杰克因为杰克偷了他的球。

那么博大精深指什么?实际上,应该是指即便是有歧义,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歧义,大家都能够正确地理解其正确的意思。以上的句子,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出不同。比如说“能穿多少穿多少能穿多少穿多少”,在冬天“多少”是一个词,表示是尽可能多穿;而在夏天“多少”是分开的,“多”是副词“少”是形容词,表示是尽可能少穿。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下实际上一直是没有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有上下文的限制,使其含义变得唯一。所以,优雅或美都是有前提的,即不影响正常的沟通,要知道沟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正确的传递意思。否则的话,肯定也不是美了。

实际上,除了少数场景下为达到艺术的效果可能会有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歧义是影响交流的,而不应该作为提倡的语言使用方式(即使我们能理解,但是为了避免歧义,还是要使用更直接明白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一些正式的或重要的场合,一定要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意思,以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

顺便提一句,在很多程序语言之路,尤其是一些C/C++中,经常有 ++i+++j 这样的表达,然后考察别人是什么意思,这何尝不是一样的歧义。正确的做法是写成多行,以更清楚地表达原意以避免歧义,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1] http://www.sohu.com/a/137773174_53436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