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P系列:
RTSP系列四:RTSP Server/Client实战项目-CSDN博客
目录
一、RTSP协议介绍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是TCP/IP 协议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由哥伦比亚大学、网景和RealNetworks 公司提交的IETF RFC 标准。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 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
其语法和操作参考了HTTP/1.1,默认端口554。RTSP主要应用在视频监控领域,网络摄像头都支持RTSP协议。RTSP只是对媒体传输进行控制,真正传输音视频是RTP协议,将在后面介绍。
目前RTSP有两个版本1.0和2.0,1.0定义在RFC2326中,2.0定义在RFC7826。2.0是2016年由IETF发布的RTSP新标准,不过现在基本使用的都是RTSP1.0,就算有使用2.0的,也会兼容1.0,该系列都是围绕RTSP1.0进行讲解的。
RTSP属于应用层协议,和HTTP类似,使用TCP传输,RTSP主要完成媒体信息交互,确认媒体传输方式和媒体传输控制,即RTSP负责上层控制,底层音视频传输使用的是其他的协议(RTP协议),RTSP交互过程中会把媒体信息告知对端,这个媒体信息就放在RTSP的payload(负载)中,和HTTP中的payload是一样的,在RTSP中媒体信息,也就是这个payload使用的是SDP协议,SDP协议就是规定了怎么描述媒体源(网络摄像头)包含哪些媒体流(主要是音频和视频)以及这些媒体流参数是怎么样的(音视频编解码参数等)。所以从IPC(网络摄像头)中获取音视频涉主要及到三个协议:RTSP、SDP、RTP。RTSP负责媒体控制,协商(确定传输方式,使用TCP还是UDP以及传输通道-TCP和传输端口-UDP);SDP负责描述媒体信息;RTP负责传输音视频。此外还有RTCP协议,是传输过程中对媒体质量进行控制(统计丢包,时延等),和RTP是一起使用的,不过RTCP协议是可选的,在具体应用中可以不实现RTCP协议。
RTSP的请求和响应报文格式如下:
二、RTSP信令
RTSP报文格式和HTTP完全一样,只不过里面的值不一样,使用的错误码也是一样,比如200表示请求成功,40x表示客户端错误,50x表示服务端错误,这样RTSP就很好理解了。HTTP有GET、POST等方法,同样RTSP也有自己的方法,RTSP1.0包含如下方法:
方法 | 方向 | 是否必须 | 含义 |
OPTIONS | C->S | 否 | 获在取服务器支持的方法。 |
DESCRIBE | C->S | 否 | 向服务器获取URL指定的媒体对象的描述,其中Accept字段指定了描述格式 |
ANNOUNCE | C->S S->C |
否 |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时,表示的是将通过请求 URL 识别的表示描述或者媒体对象提交给服务器 当服务器向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