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鸿蒙操作系统。
人们依旧习惯性地将鸿蒙视为安卓替代品。
但鸿蒙的意义却不止于此,”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
鸿蒙OS关注点在于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连接。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融入我们的生活,物联网络必将越来越庞大。但原本中心化的物联网系统仍有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物联网设备硬件计算能力差距大,智能水表、智能摄像头、智能手环、汽车上的Tbox之类的计算能力差距实在是太大。物联网设备网络带宽需求差距大,智能水表只需要低带宽高延时的网络就能工作,但是摄像头需要高带宽低延时。物联网中大量设备只需要点对点计算,比如两辆自动驾驶的汽车之间互相通讯并不需要中心化结构。又如,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类型纷繁复杂,这对中心化网络的中心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华为的设想之中,未来将是「全场景智慧时代」,用户需要一个完全突破物理空间的跨硬件、跨平台、无缝的全新体验。移动互联网很重要,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与连接同样重要。秉持这一理念,鸿蒙系统采用分布式物联网架构,在向上兼容互联网系统之外,更是将海量的汽车、电子屏、音箱、汽车、穿戴设备等物联设备囊括进来。
鸿蒙系统的最底层是内核层,其上是基础服务层、程序框架,以此支撑各种不同类型物联网设备。通过鸿蒙OS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以弹性部署,无论硬件能力强弱,均可统一在不同硬件平台上加载部署,真正意义上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
鸿蒙OS的设计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CPChain不谋而合。虽然CPChain是一个物联网公链,在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同时,其目标也是降低整个物联网系统互联互通成本,提高数据开放共享价值和确保用户隐私与系统安全。
CPChain致力于构建面向物联网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提供数据从获取、存储、分享到应用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突破区块链应用于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底层技术,为物联网数据的共享与交易提供基础设施。整个CPChain系统也呈模块化解耦,其中区块链作为底层设施控制层对数据的交互进行监管,将系统的控制层、数据层和功能层甚至应用层做更多的分离。
物理层是CPChain物联网系统数据获取的基础,主要包含智能手机、传感器、数据网关等, 加入CPChain网络的智能设备需运行一个区块链节点或与区块链网络进行通信, 同时也作为去中心化应用的运行环境,处理加密、共识等操作。
数据层处理主要的数据,针对不同的应用设计不同的数据结构与压缩算法,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原始数据无需上链,仅上传哈希值作为数据的唯一标识以及完整性与正确性的凭证,原始数据在用户侧加密后存储在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中。
合约层是系统功能的核心,由于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合约规则难以更改,因此,合约的设计应当基础且简洁,将更多的交互功能放在应用层。
应用层是用户与合约交互的接口,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应用。在应用层面,CPChain正与众多物联网行业开展关于区块链应用落地的研究,比如在智能充电与无感停车领域:CPChain打造基于硬件钱包所构建的汽车、基础设施(例如充电桩)等多方身份体系,利用PUF和trust zone等技术可以确保设备私钥安全,该解决方案中,新能源车与充电桩可实现自主身份认证、授权与支付,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避免大量数据外泄。又如,在驾培领域,CPChain与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现驾培记录实时上链,并且每天批量比较历史数据和链上数据,对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及时预警,防止驾校对用户的学时进行造假。在此基础之上,该套解决方案还将应用于驾驶模拟、驾驶培训、网约车安全主动监控等方面,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合作。
最终,整个系统通过模块化来实现一个扩展、高效的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的体系。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开放的数据分享功能,采用分布式存储方案,将用户数据加密上传云端,降低区块链的存储负担,同时又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