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地图设计——任意两点间的算法优化流程与while搭配switch语句的bug解读

建议大家看着篇文章之前,先把我的校园地图设计那篇文章了解一下,这篇文章是阐述程序设计中存留的优化问题

话不多说,先上代码

/输出任一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与长度
void Dispath(int dist[], int path[], int vv,int ee,Graph g)//输出从源点v出发的所有最短路径
{
	int i, j, k;
	int  d;//存放一条最短路径(逆向)及其顶点个数
	string apath[MAXVEX];
	for (i = 0; i < g.numVertexes; i++)//n为顶点个数,循环n次,输出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和路径长度
	{
		if (i == ee){
			cout << "从" << g.vexs[vv].name << "到" << g.vexs[ee].name << "的路径长度为:" << dist[i] << "\t路径为:";

			d = 0; apath[d] = g.vexs[i].name;//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上的终点为i,终点i存放在apath[0]
			k = path[i];//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上,顶点i的前一个顶点为k
			if (k == -1)
				//没有路径的情况
				cout << "无路径\n";
			else//存在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时输出该路径
			{
				while (k != vv)//当k值等于源点编号时,循环结束
				{
					d++; apath[d] = g.vexs[k].name;//将源点v到i的最短路径上所经过的顶点编号,逆序存放在apath[d] 
					k = path[k];
				}
				d++; apath[d] = g.vexs[vv].name;//存储源点v到i的最短路径上的起点v

				cout << apath[d];//先输出起点
				for (j = d - 1; j >= 0; j--)//再输出其他顶点
				{
					cout <<"->"<< apath[j];
				}

			}
		}
	}
}
//求任一两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和长度
void shortestPath(Graph g, int v,int e)

{
	int vv = v;
	int ee = e;
	int dist[MAXVEX], path[MAXVEX];
	int F[MAXVEX];
	int mindis, i, j, u;
	for (i = 0; i<g.numVertexes; i++)
	{
		dist[i] = g.arc[v][i];	 //距离初始化
		F[i] = 0;			 //F[]置空
		if (g.arc[v][i]<INF) //路径初始化 等价于如果有边
			path[i] = v;		 //顶点v到i有边时
		else
			path[i] = -1;		 //顶点v到i没边时
	}
	F[v] = 1;	 		 //源点v放入S中
	for (i = 0; i<g.numVertexes; i++)	 	//循环n次
	{
		mindis = INF;
		for (j = 0; j<g.numVertexes; j++)
			if (F[j] == 0 && dist[j]<mindis)
			{
				u = j;
				mindis = dist[j];
			}
		
		F[u] = 1;				//顶点u加入S中
		for (j = 0; j<g.numVertexes; j++)		//修改不在s中的顶点的距离
			if (F[j] == 0)
				if (dist[u] + g.arc[u][j]<dist[j])
				{
					dist[j] = dist[u] + g.arc[u][j];
					path[j] = u;
				}
	}
	Dispath(dist, path, vv,ee,g);		//输出最短路径
	cout << endl;
}

快速回顾一下,shortestPath函数中的内容其实就是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具体实现,而Dispath这个函数是用来“美观”地输出最短路径的(本质上不用这个函数也可以实现输出,只不过有点不美观),那我呢就把这些输出的冗余代码做了一个封装

优化思路

其实明眼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做了许多不必要的判断与循环操作,那么在哪里呢?我这里找出了三个不必要的地方

  1. shortestPath函数中不需要将全部顶点的最短路径都求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盯准了F[u]=1;这个操作的时候,可以知道当F[终点]=1 时,那么便不需要继续循环下去,此时可以用break语句跳出外层的for循环(F数组代表着顶点是否已完成最短路径的求解,如果完成值为1,未完成时值为0)
  2. Dispath函数中冗余的for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很明显这个for循环是不必要的,可能是因为当时赶着交课设,脑子发热…,因为我们已经拥有最终的dist和path数组,是不需要这个循环的;如果要说循环存在的唯一意义,那就是输出起始点至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来用的,显然我们的题目需求只需要求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就可以了
  3. Dispath函数中冗余的if判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失误是因为第二点的连锁反应所导致的(可能当时总是想着要求全部顶点最短路径的原因),咕咕在这里给大家道歉了,所以这个if语句也应当去掉

优化之后的代码

//输出任一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与长度
void Dispath(int dist[], int path[], int vv,int ee,Graph g)//输出从源点v出发的所有最短路径
{
	int i,k;
	//存放其顶点个数
	int  d;
	//存放一条最短路径(逆向)
	string apath[MAXVEX];
		
	cout << "从" << g.vexs[vv].name << "到" << g.vexs[ee].name << "的路径长度为:" << dist[ee] << "\t路径为:";

	d = 0; apath[d] = g.vexs[ee].name;//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上的终点为i,终点i存放在apath[0]
	k = path[ee];//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上,顶点i的前一个顶点为k
	if (k == -1)
		//没有路径的情况
		cout << "无路径\n";
	else//存在源点到i的最短路径时输出该路径
	{
		while (k != -1)//当k值等于源点编号时,循环结束
		{
			d++; apath[d] = g.vexs[k].name;//将源点v到i的最短路径上所经过的顶点编号,逆序存放在apath[d] 
			k = path[k];
		}
		
		cout << apath[d];//先输出起点
		for (i = d - 1; i >= 0; i--)//再输出其他顶点
		{
			cout <<"->"<< apath[j];
		}
	}	
}
//求任一两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和长度
void shortestPath(Graph g, int v,int e)

{
	int vv = v;
	int ee = e;

	//dist数组用来存储顶点v到顶点e的最短路径的长度,path数组用来存储初始点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上的前驱顶点
	int dist[MAXVEX], path[MAXVEX];
	//F数组用来表示顶点是否已求出最短路径,如果求出置为1,未求出置为0
	int F[MAXVEX];

	int mindis, i, j, u;

	//对dist、path、F数组进行初始化
	for (i = 0; i<g.numVertexes; i++)
	{
		//将起始点v到各个顶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初始化
		dist[i] = g.arc[v][i];

		//F数组各个元素均置为0,均未求出最短路径
		F[i] = 0;			 

		if (g.arc[v][i]<INF) //路径初始化 等价于如果有边
			path[i] = v;		 //顶点v到i有边时
		else
			path[i] = -1;		 //顶点v到i没边时
	}
	F[v] = 1;	 		 //源点v放入F中

	for (i = 0; i<g.numVertexes; i++)	 	//循环n次
	{
		mindis = INF;
		for (j = 0; j<g.numVertexes; j++)
			//找出未求出最短路径中的顶点中距离源点v最近的点
			if (F[j] == 0 && dist[j]<mindis)  
			{
				u = j;
				mindis = dist[j]; //令mindis存储dist数组中的最小值
			}
			
		//顶点u加入S中,因为此时u是距离源点最近的点,代表已求出最短路径
		F[u] = 1;				

		//优化思路:如果F[ee]=1,那么就不用再更新dist数组和path数组的值了,也就是说终点的最短路径已求出
		if (F[ee] != 1) {
			for (j = 0; j < g.numVertexes; j++)		//修改不在s中的顶点的距离
				if (F[j] == 0)
					if (dist[u] + g.arc[u][j] < dist[j])
					{
						dist[j] = dist[u] + g.arc[u][j];
						path[j] = u;
					}
		}else{
			break;
		}
	}
	Dispath(dist, path, vv,ee,g);		//输出最短路径
	cout << endl;
}

我们可以看到改动并不是很大,并且也不改变算法原本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养成优化程序的习惯总是好的,至少在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也更加对自己的程序更加地了解

bug解读

这里我要说一个我在调试整个系统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while搭配switch语句会发生死循环或者出现程序输出失去控制(意料之外)的情况

先上出现bug的代码:

//功能实现
int function(){
	Graph g;
	Graph *ptr = &g;
	createGraph(ptr); //邻接矩阵创建图
	int  v, e;
	int chose;
	string str, start, end;
	while (true) {
		menum();
		cout << endl;
		cout << "请输入相应的数字编号" << endl;
		cin >> chose;
		switch (chose) {
		case 1:
			printGraph(g);
			break;
		case 2:
			cout << "请输入待查地点的名称:";
			cin >> str;
			if (locates(ptr, str) == -1) {
				cout << "查询地点发生错误,请重新操作!!!!" << endl;
				break;
			}
			else {
				find(g, str);
			}
			break;
		case 3:
			cout << "请输入任意两地的名称,名称之间用空格隔开,以回车结束:" << endl;
			cin >> start >> end;
			v = locates(ptr, start);
			e= locates(ptr, end);
			if (v == -1 || e == -1) {
				cout << "查询地点发生错误,请重新操作!!!!" << endl;
				break;
			}
			else {
				shortestPath(g, v, e);
			}
			cout << endl;
			break;
		case 4:
			cout << "感谢您的光临!" << endl;
			return 0;
		default:
			cout << "操作数输入错误,请重新操作!" << endl;
			break;
		}
		//cin.ignore(100, '\n');
	}
}

情景如下:

情景一:
在我测试第二个功能(查询任意地点的基本信息)的时候,在程序中我写的是接收一个string类型的变量,但是当我输入带有空格的字符时,例如(“广东 中山”),此时是非法的,按程序的执行顺序来看,程序应该会跳出此循环,并再次显示菜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景二:
当我测试菜单栏功能的时候,原本按正常输入的话是输入一个数字,那么case就会对我输入的数字进行一个匹配的操作,但是当我输入的是带有空格的字符的时候,例如(“6 哈萨 ”),此时是非法的输入,按程序的执行顺序来看,程序应该会进入default分支,并跳出循环和显示菜单栏。
(这个bug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个场景,还会发生在其他的所有功能并且要求输出操作的上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

  1. 情景一
    我们仔细观察程序无限循环输出的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死循环都是输出菜单、提示输入的语句和请输入地点名称的提示,但是系统并没有让我们自行输入,而是像被自动接收了值一样!

那么回到我们测试功能二时输入的数据,“广东 中山”,很明显,程序里我只写了接收一个string类型的变量,但是输入的是两个string类型变量+一个空格+一个回车,但是系统只接收了第一个string变量“广东”,所以经过非法性判断后是非法的,应该跳出循环并继续显示菜单栏和提示输入语句。

**重点来了,为什么它没有接收我手动输入的“操作”编号呢?也没有接收我的手动输入的待查地点名称呢?而这一切完全像是系统给你演了一出剧。我的解释是:第一次输入的“ 2 ”这个值并没有被系统清除,而是保存在了数据缓存区,同理,第一次输入的“广东 中山”这个串也被保存在了数据缓存区,所以当程序在测试功能二时,进行非法判断报错之后,跳出switch语句之前,在数据缓存区是保存着“2 广东 中山”这一串数据的,所以当我们第二次进入while循环的时候,程序需要接收一个整型操作数,那么程序会自动从数据缓存区里先获取,因为这个动作比程序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的优先级更高,所以程序会从“2(回车) 广东 中山(回车)”这个串中获取了“2(回车)”,回车代表输入流结束,所以代表着接收一个整型数据结束,所以会进入第二个功能的提示页面(“请输入待查地点的名称:”),但是注意,接收完了之后系统并没有清除数据缓冲区的内容

进入第二个功能里面后,我们知道系统会要求用户输入一个string类型的变量,那我们也知道数据缓存区里面还有着“2(回车) 广东 中山(回车)”这一串的字符(系统并没有清除),那么系统也会自动地从数据缓存区里面接收数据,也就是接受了“2(回车)”,那么近经过非法性判断后的结果肯定是会报错的,所以出现了“查询地点发生错误,请重新操作!!!”这么一个语句,至此会跳出switch语句,进行第三次循环,显而易见,程序必定会一直死循环下去。

  1. 情景二
    我们也来观察一下此刻的死循环的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程序要求用户输入整型操作数,但是我们输入了“6 哈萨(回车)”这一串字符,很明显,程序会走到default分支,因为程序接受了“ 6 哈萨(回车)”这个串,所以会提出操作数错误的警告,继而跳出switch语句,进入新的while循环;那么我们知道,数据缓存区里面始终存在着“6 哈萨(回车)”这一串字符,所以程序必定进入死循环。

解决方案:

当程序输入字符串,字符串和回车会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并不会自动清空,当下次输入操作来临时,输入流内的字符会自动给cin接收,而不会让用户手动输入。所以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把数据缓存区中的字符串在下一次cin操作来临前都给清除掉。

我自己提供的方法就是在while循环最末尾、switch语句之后,加一句cin.ignore(100,’\n’),这一句话的作用就是把回车(包括回车)之前的100个字符从数据缓存区中清除出去,这样在进入新的while循环时,就不会出现数据缓存区总是残存数据的情况

总结

好啦,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

1. 任一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优化

算法优化能给我们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也会让我们更加具有创造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思考的一件事**
3. while搭配switch语句出现死循环bug的解读

这个bug我之前也看过许多解读,因为出现问题就上百度看看嘛,但是咕咕表示很多都没有讲得很详细,所以我在这里作出了我自己的见解;如果发现文中存在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呀!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