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 多线程 关于pthread_exit
Linux C 多线程 pthread_exit理解
一个线程的结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函数结束,调用它的线程也就结束,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函数pthread_exit 来实现。
linux线程执行和windows不同,pthread有两种状态joinable状态(默认)和unjoinable状态。如果线程是joinable状态,当线程函数自己返回退出时或pthread_exit时都不会释放线程所占用堆栈和线程描述符。只有调用了pthread_join之后这些资源才会被释放。若是unjoinable状态的线程,这些资源在线程函数退出时或pthread_exit时自动会被释放。
unjoinable属性可以在pthread_create时指定,或在线程创建后在线程中pthread_detach自己, 如: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将状态改为unjoinable状态,确保资源的释放。或者将线程置为 joinable,然后适时调用pthread_join.
简单的说就是在线程函数头加上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的话,线程状态改变,在函数尾部直接 pthread_exit线程就会自动退出,省去了给线程清理的麻烦。
注意,pthread_exit是linux线程库POSIX底下的一个结束线程【自身】的函数,在多线程环境中,pthread_exit只会清理本线程的资源,不会影响其他并行的线程,而exit(0),return(0)则不同,将终止内存中其他线程。
可以在main中调用pthread_exit(),这样进程就必须等待所有的线程终止后才能退出。如果你希望初始线程终止时,其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