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属于创建对象结构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决定应该创建哪一个产品类。
产品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void use();
}
产品实现类:
public class Computer implements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 {
System.out.println("使用电脑");
}
}
public class Phone implements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 {
System.out.println("使用手机");
}
}
工厂类:
public class Factory {
public static Product getProduct(String productName) {
switch (productName) {
case "computer":
return new Computer();
case "phone":
return new Phone();
}
return new Computer();
}
}
客户端代码:通过不同的参数获得不同产品,这样就拥有了不同的行为。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duct product = Factory.getProduct("computer");
product.use();
}
}
输出结果:使用电脑
我们可以在传参数的地方优化一下,改从配置文件读取参数,这样可以在不修改的代码的情况下,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获取不同的行为。
增加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配置内容如下:
product=phone
增加获取配置文件方法:
public static Properties getProperties() {
String sysPath = System.getProperty("user.dir");
String path = sysPath + "/src/application.properties";
Properties properties = new Properties();
// 使用InPutStream流读取properties文件
try {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path));
properties.load(bufferedReader);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roperties;
}
修改后的客户端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perties properties = getProperties();
String productName = properties.getProperty("product");
Product product = Factory.getProduct(productName);
product.use();
}
这样就实现了从配置文件读取参数,获取不同的产品对象,造成不同的行为。
简单工厂的优缺点:
优点
工厂类是整个模式的关键.包含了必要的逻辑判断,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通过使用工厂类,外界可以从直接创建具体产品对象的尴尬局面摆脱出来,仅仅需要负责“消费”对象就可以了。而不必管这些对象究竟如何创建及如何组织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利,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缺点
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违反了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将全部创建逻辑集中到了一个工厂类中;它所能创建的类只能是事先考虑到的,如果需要添加新的类,则就需要改变工厂类了。
当系统中的具体产品类不断增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要求工厂类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实例的需求.这种对条件的判断和对具体产品类型的判断交错在一起,很难避免模块功能的蔓延,对系统的维护和扩展非常不利;这些缺点在工厂方法模式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