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n寒假日更_04——损失函数与优化_02

Eden寒假日更_04——损失函数与优化_02

softmax损失

除了多类别SVM损失函数之外,深度学习中另外的一个流行选择是多项逻辑斯蒂回归,现如今它通常将
softmax函数作为他的损失函数。这个损失函数在深度学习领域可能使用得更为广泛。

回顾之前提到的SVM损失函数,我们并没有对通过函数后的得分做过多的解释,我们知识希望正确分类的得分比不正确分类的得分要高才好,但是在逻辑斯蒂回归的损失函数中,我们将赋予得分一些额外的含义,而且这些分数还会用来针对我们的类别,去计算概率分布。通过softmax函数后,每个变量针对不同类别的得分将被归一化,所有得分将分布在0-1之间,这就代表着归为某类的概率,且所有得分之和恒为1

这里直接贴出一张给猫做三分类的softmax损失值计算过程:
softmax计算过程
通过softmax的计算公式可知,其最大值为正无穷,其最小值为0。

一般监督学习的方法已经差不多梳理完了,这里贴出一张总结图:
监督学习通用过程

优化

cs231n中对块儿介绍较少,这里只给出几个概念:

梯度:损失函数对w或b进行求导的偏导数列向量。

优化目的:使损失函数不断下降,最终找到合适的w和b。

优化手段:梯度下降,使损失函数的值延负梯度方向不断减小,同时w和b及其梯度也将实时更新。

这些概念非常基础,但是也是深度学习的核心,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与练习中加深体会,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每日面试(葫芦书)

CH01卷积基础知识与变种

Q1:简述卷积层操作,并说出它与全连接层相比较最突出的几个特征。

A1:简单来说,卷积层是通过特定数目的卷积核(滤波器)对输入的多通道特征图进行扫描和运算,从而得到多个拥有更高层语义信息的输出特征图。扫描方式由认为自设卷积核尺寸移动步长决定,运算方式为相乘相加。

其最突出的特征如下:

  • 局部链接
    卷积核尺寸一般小于输入特征图的尺寸,这就意味着输出层上的节点都只与输入层的部分节点连接,这里存在一个感受野的概念。与之不同的是,全连接层之间,节点的连接时稠密的,输出层中所有节点与输入层中所有节点都存在关联。

  • 参数共享:
    由于卷积核窗口滑动机制,输出层中的节点与输入层中的连接权值完全相同(因为共用一个卷积核),在全连接层之间,不同节点的连接权重都是不一样的。

  • 结构化输入输出
    如果将二维图片或者三维视频(多个连续帧二维图片)作为卷积层的输入,那么输出层特征图中的不同节点仍然会保留和原图基本一致的空间、时间信息。若是将这种结构化信息输入全连接层,其输出数据将会被拉伸为一维数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并不具备空间乃至时间的分布特点。

Q2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如何计算各层的感受野大小?

A2:假定卷积核尺寸为axa,移动步长为b,第i层卷积层输输出尺寸为cxc,则第(i-1)层中感受野尺寸为:(c+2b)x(c+2b),再往前一层推的时候,把卷积核相关的数据带进去就行,这个太简单就不做推导了,画画图就明白了。

Q3:卷积层的输出尺寸、参数量和计算量。

A3

  • 输出尺寸
    个人认为,卷积层输出尺寸的计算和前置层感受野大小的计算互逆,所以没必要给出例子来说明了。
  • 参数量
    总参数量=输入层通道数 * 输出层特征图数 * 卷积核参数量(尺寸决定)
  • 计算量
    计算量由滑动次数和参数量决定,所以计算量=总参数量 * 输出层特征图尺寸

Q4:请简述分组卷积转置卷积空洞卷积可变形卷积工作原理及其适用场景。

A4

  • 分组卷积
    普通卷积中,输入层通道数和卷积核通道数相等,所以一个输出特征图中包含了原输入层每个通道的信息(相乘累加,在通道这个维度上等于全连接),分组卷积则不然,每个卷积核只保留设定的层数,用于提取特定层数的信息,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小总体计算量,多被用来构建用于移动设备的小型网络模型,例如深度可分离卷积,但是其减少计算量却不能减少对内存的访问频繁程度,所以效果也没那么好。

这里贴出一张普通卷积和分组卷积的对比图
普通卷积分组卷积对比

  • 转置卷积
    转置卷积又称反卷积,,它可以看作是普通卷积的一个对称操作,我们可以把卷积看作是一种矩阵相乘的运算,设原卷积过程为:Y1(输出特征)=W(卷积核)X(输入特征),那么反卷积的过程就是:Y2(输出特征)=W转置(反卷积的卷积核)*Y1(输入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反卷积并不能恢复所有的数据,只能恢复原特征图的尺寸,它主要用于对特征图进行扩张或者上采样,所以一般还会配合各种插值方法进行工作,在语义分割、实例分割,自编码器等场景下有着广泛的运用。
  • 空洞卷积
    空洞卷积,顾名思义,就是在卷积核内部数据点之间进行挖空操作,这样能增加卷积核的感受野,同时不用进行下采样等降低信息的操作。这里贴出两张经典动图对比一下普通卷积和空洞卷积。

普通卷积

空洞卷积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空洞卷积利用了空洞结构扩大了卷积核尺寸, 不经过下采样操作即可增大感受野,同时还能保留输入数据的内部结构,通常被用于语义分割等任务的特征提取环节。

  • 可变形卷积
    普通的卷积操作是在固定的、规则的网格点上进行数据采样,这就对网络的感受野形状产生了束缚,限制了网络对于几何形变的适应能力,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可变性卷积应运而生,他在卷积核的每个采样点上添加了一个可学习的偏移量(offset),让采样点不再局限于规则的网格点,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介绍的空洞卷积也是可变形卷积的一种特殊形式,这里贴出一张可变形卷积的示意图。
    可变形卷积示意图
    适应物体在不同图片或图片不同位置的复杂几何形变(如尺度变化、形态变化、刚性形变等),一直都是物体检测与识别领域一个难点,可变形卷积可以端到端的学习几何形变的偏移量,不需要额外的监督信息,并且知识增加了少许的计算量,最终却能显著提升同一物体的识别效果。
    可变形卷积效果
    如上图可以看到,可变形卷积的采样点数量不变,但可以通过学习偏移量offset,实现针对物体形变的自适应调整,采样点针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形态,能够呈现不同的分布(密度、位置),这样大大提升了物体检测与识别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PS:明日更新中会加入重学Python数据整理的板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不知名社会盲流Ede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