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开发进阶篇系列 22 磁盘I/O问题(从linux操作系统上优化)

31 篇文章 0 订阅

1. 使用Symbolic Links分布I/O

         mysql的数据库名和表名是与文件系统的目录名和文件名对应的,默认情况下,创建的数据库和表都存放在参数datadir定义的目录下。如果不使用RAID或逻辑卷,所有的表都放在一个磁盘设置上,无法发挥多磁盘并行读写的优势。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符号连接(Symbolic Links)将不同的数据库或表,索引指向不同的物理磁盘,从而达到分布磁盘I/O的目的。

-- 查看文件路径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datadir%";

  

-- 查看mysql下文件目录
[root@xuegod64 ~]# cd /var/lib/mysql

  

  (1) 将一个数据库指向其他物理磁盘

           其方法是先在目标磁盘上创建目录,然后再创建从mysql数据目录到目标目录的符号连接:使用mkdir 创建目录


    然后再创建从mysql数据目录到目标目录的符号连接

  (2) 将myisam (其它存储引擎的表不支持) 表的数据文件或索引文件指向其他物理磁盘。

                   对于新建的表,可以通过在create table语句中增加 data directory 和index directory选项来完成例如 :


  对于已有的表,可以先将其数据文件(.MYD)或索引文件(.MYI)转移到目标磁盘,然后再建立符号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表定义文件(.frm)必须位于mysql数据文件目录下,不能用符号连接。

2. 禁止操作系统更新文件的atime属性

  atime是linux/unix系统下的一个文件属性,每当读取文件时,操作系统都会将读操作发生的时间回写到磁盘上。 对于读写频繁的数据库文件来说,记录文件的访问时间一般没有任何用处,去会增加磁盘系统的负担,影响I/O的性能。通过设置文件系统的mount属性,阻止操作系统写atime信息。具体做法是修改文件系统配置文件/etc/fstab,指定noatime选项。

3. 用裸设备(Raw Device)存放innodb的共享表空间

         在innodb缓存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Raw Device来存放Innodb共享表空间。如果将其表和索引存储在裸设备(Raw Device)上,从而绕过了文件系统的高速缓存和缓冲器而直接访问磁盘,那么将大大降低Linux文件系统的负担,使系统性能获得显著改善。需要设置 innodb_data_file_path。
  转载: 为MySQL数据库的InnoDB引擎配置裸设备(Raw Device)
  总结:本章从操作系统的角度介绍了如何对mysql数据库进行优化,主要是讨论i/o的优化问题,文件系统分布的优化问题。由于涉及到操作系统,待以后在去深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