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法和位移法是结构力学求解超静定结构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前言
力法和位移法是结构力学求解超静定结构最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对两者的基本概念和区别进行简单总结。
一、力法是什么?
力法是以结构的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来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状态。
1.力法的基本结构
将原超静定结构结构基础上撤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
2.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多余约束中的未知力(多余未知力)。
3.力法方程
根据基本结构在外荷载和多于约束力共同作用下,在解除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必须符合原结构相应位移的条件列出的方程,力法方程反映了变形协调条件。
二、位移法是什么?
位移法是以结构的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来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状态。
1.位移法的基本结构
将原超静定结构结构基础上撤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
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关键结点位移。所谓关键位移,指的是对于确定所有杆件的内力来说,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而且,关键位移是指独立的位移。
3.位移法方程
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是在荷载和关键位移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并且,真实的内力必定满足平衡方程。对应每一个关键位移都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节点或截面的平衡方程,这些方程称之为位移法方程。
总结
力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历史最悠久的基本方法,他是直接建立在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力法不仅为超静定受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而且又为发展超静定结构的其他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力法暴露了在求解刚架等高次超静定结构计算是工作量大的缺点。
位移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缺点。同时基于位移法的矩阵位移法,为有限元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