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之磁盘管理命令

查看磁盘或者目录的容量:

  • df命令(disk filesystem):用于查看已挂载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等,可不加任何参数,默认以KB为单位显示。格式为:df [选项] [文件]
    参数:
    -a 全部文件系统列表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使用适合的单位显示
    -H 等于“-h”,但是计算式,1K=1000,而不是1K=1024
    -i 显示inode信息,使用状况
    -k 区块为1024字节,以KB为单位
    -l 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m 区块为1048576字节,以MB为单位
    –no-sync 忽略 sync 命令
    -P 输出格式为POSIX
    –sync 在取得磁盘信息前,先执行sync命令
    -T 文件系统类型
  • du命令(disk useage):用来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占空间的大小,格式为du [-abckmsh] [文件或者目录名],如果后面不加任何选项和参数,则只会列出目录(包括子目录)的大小,默认以KB为单位。
    参数:
    -k:以KB为单位,和默认输出的值一样
    -m:以MB为单位
    -b:以字节为计数单位,以B为单位输出
    -a:对所有文件与目录的大小都列出来
    -c: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大小总和,最后加总
    -h:系统自动调节单位(KB/MB/GB)
    -s:仅显示总大小
    -l:重复计算硬链接文件大小
    -D:显示符号链接指向的源文件大小
    -L:显示符号链接所指向文件的大小
    -S:显示目录大小时,不包含子目录大小
    –max-depth n: 显示的最大层数
    –time [ctime/atime/mtime]:显示[创建/访问/更新]时间

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首先是要有一个可操作的虚拟磁盘。

  • fdisk命令:只能划分小于2TB的分区,格式为fdisk [-l] [设备名称]。
    1.# fdisk <硬盘设备名>
    进入fdisk的交互操作方式,对指定的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只有-l选项。选项-l后面不加设备名称,会直接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设备以及分区表;加上设备名称,自会列出改设备的分区表。
    2.# fdisk –l <硬盘设备名>
    在命令行方式下显示指定硬盘的分区表信息。
    不加-l选项,则会进入另一个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fdisk命令参数
    p 打印分区表
    n 新建一个新分区
    d 除一个分区
    q 退出不保存
    w 分区写进分区表,保存并退出
    m 列出所有命令

格式化磁盘分区:

  • mke2fs、nkfs.ext2、mkfs.ext3、mkfs.ext4命令:用于创建磁盘分区上的“etc2/etc3”文件系统,4个命令是一样的,是同一个帮助文档,格式为:mke2fs [选项] 参数]
    选项
    -b 表示分区时设定每个数据区快占用的空间大小。目前,每个数据块支持1024B,2048B以及4096B
    -m 指定空间预留大小
    -i 表示设定inode的大小,默认一个inodes对应四个blocks
    -N 表示设定inode的数量。有时默认的inode数不够用,所以要自定义inode的数量
    -c 表示在格式化前先检测一下磁盘是否有问题。加上这个选项后,运行速度会非常慢
    -L 表示预设该分区的标签(label)
    -j 表示建立ext3格式的分区。如果使用mkfs.ext3格式,就不用加这个选项了
    -t 用来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可以是ext2,ext3,也可以是ext4
  • e2lable命令:用于查看或修改区分的标签,它只支持ext格式的文件系统,而不支持XFS文件系统。
  • blkid命令:用于查看挂载的分区。

挂载/卸载磁盘:

  • mount命令:用于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加载点。此命令的最常用于挂载cdrom,使我们可以访问cdrom中的数据,因为你将光盘插入cdrom中,Linux并不会自动挂载,必须使用Linux mount命令来手动完成挂载。格式为:mount [选项] [参数]
    选项:
    -V:显示程序版本
    -l: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列表
    -h: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v:冗长模式,输出指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n:加载没有写入文件“/etc/mtab”中的文件系统
    -r:将文件系统加载为只读模式
    -a:加载文件“/etc/fstab”中描述的所有文件系统
  • /etc/fstab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设备/UUID等]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参数] [dump] [fsck]
    1.分区的标识,可以写分区的LABEL、UUID,也可以写分区名(/dev/sda1)
    2.挂载点
    3.分区的格式
    4.mount的一些挂载参数。一般写defaults
    5.数字表示是否被dump备份。1表示备份,0表示不备份
    6.开机时是否自检磁盘。1和2表示检测,0表示不检测。自检时1比2高级,先检测1,再检测2,2会同时检测。
    ro:表示按只读权限挂载
    rw:表示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 blkid命令:查看分区的UUID号,查询或查看磁盘设备的相关属性,以免插错磁盘。
  • umount命令:后面可以跟挂载点、分区名,但不可以跟LABEL和UUID。
    遇到不能卸载的情况是因为当前目录还在卸载的分区上。
    解决:
    1.进入到其他目录
    2.使用umount -l 强行卸载
  • 建立一个swap文件增加虚拟内存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