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关于 MPLS 基础的文章中,我们了解了 MPLS 的基本概念、术语以及它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 MPLS 转发的原理与流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MPLS 是如何在实际网络中工作的。
一、MPLS 转发概述
MPLS 转发的本质是将数据归到对应的 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并按照提前建立好的 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进行转发。
- 对于整个 MPLS 域,LSP 是某一给定的 FEC 进入域和离开域的路径,可以看作是 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标签交换路由器)的有序集合。
- 对于单台 LSR,需要建立标签转发表,用标签来标识 FEC,并绑定相应的标签处理和转发等行为。
- 同一个FEC,若进入MPLS域的Ingress LSR(入站LSR)不同,转发时的LSP也不相同。
- 同一个FEC,LSR的处理方式相同,不论这个FEC来自哪里(进入设备的接口)。
- LSR的转发动作决定了LSP,而标签转发表确定转发动作,所以建立标签转发表也可以理解为建立LSP。
- 如图所示,因为有着相同的目的地,所以这三份数据属于同一个转发等价类FEC1。同时由于入站LSR不同,这些数据将分别在LSP1、LSP2和LSP3上被转发。因为标签仅具有本地意义,所以每台LSR上给同一FEC分配的标签,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简单理解就是对于去往目的网络4.4.4.4,MPLS域内的LSR都有明确的路径规划,也就是FEC或者说LSP。
二、MPLS 体系结构
MPLS 的体系结构由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和转发平面(Forwarding Plane) 组成。
- 控制平面:负责产生和维护路由信息以及标签信息。它包括 IP 路由协议和路由信息表,标签分发协议和标签信息表。
- 转发平面:也称数据平面(Data Plane),负责普通 IP 报文的转发以及带 MPLS 标签报文的转发。它包括 IP 转发信息表和标签转发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