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海里、24海里、200海里的意义及名称

本文介绍了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概念,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划定基点及基线,并概述了各国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权利。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基点

基点是计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始点,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宣誓主权的重要标志。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基线为测量沿海国领海起点,一般是沿海国大潮低潮线,可是在一些海岸线曲折的地方,或者是在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岛屿时,便使用直线基线划分方式,就是各海岸或岛屿确定各自的适当点,以直线连接这一些点,划定基点,这些点就称为领海基点,这一些直线就是这一海域的领海基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海里有个规定如下,领海以外基线:

2)12海里以内是领海

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过”〔innocent passage〕之权。而军事船舶在领海国许可下,也可以进行“过境通过”。


3)12-24海里内是毗连区

在领海之外的12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称为毗连区。在本区中,沿岸国可以执行管辖领海的反走私、反偷渡法律。


4)24-200海里内是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370.4公里〕的海域,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这一概念原先发源于渔权争端,1945年之后随着海底石油开采逐渐盛行,引入专属经济区观念更显迫切。技术上,早在1970年代,人类已可钻探4,000米深的海床。

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它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5)200海里以内统称近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