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组

1 篇文章 0 订阅
1 篇文章 0 订阅

1,什么是数组?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有序集合

“相同数据类型” “有序集合”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
数组不是基本类型  -》属于构造类型
-》需要我们自己定义数组

2,定义一维数组的语法

元素数据类型 数组名[整型常量或者整型常量表达式];//现在很多编译器支持[]写变量

元素数据类型:可以是任意c语言合法类型
数组名:    数组的名字,要符合标识符的规定
[] 里面指定该数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
例如:
    int a[5];
    定义了一个数组,名字叫做a,有5个元素,所有元素都是int类型,该数组总共占 5*4=20字节内存,
    -》定义该数组时,操作系统会分配20个字节的空间,并且和a关联起来
​
    double b[6];
    定义了一个数组,名字叫做b,有6个元素,所有元素都是double类型,该数组总共占 6*8=48字节内存,
    -》定义该数组时,操作系统会分配48个字节的空间,并且和b关联起来

3,一维数组初始化

初始化:不是普通的赋值语句,而是在定义的时候给初始值

数组的初始化用 {},元素的初始值写在{}内部

3.1 所有元素都初始化
    有多少个元素,{}内部就写多少个初始值,以逗号隔开
    int a[5] = {4,7,2,4,9};
​
3.2 部分元素初始化
    {}里面的初始值的个数少于数组元素个数
    int a[5] = {5,6};
        5,6给前两个元素进行初始化,后面的三个元素会采用默认值(int类型的默认值为0,double类型的默认值
        为0.0,char类型的默认值为 '\0')
​
3.3 如果[]内的数字省略,那么数组元素的个数就是{}内部初始值的个数
    int a[] = {1,2,3};//数组a有3个元素,分别初始化为1,2,3

4,有序集合的有序怎么理解?

数组的各个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是连续并且有序的

int a[5]; //这5个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并且有序的

数组中的各个元素怎么表示?
两种方法:下标法和指针法
    数组名[下标]        -> 下标是一个整数 范围是 [0,n-1] (n是数组元素的个数)
​
比如:
    int a[5];
    5个元素分别怎么表示?
    a[0]  a[1] a[2] a[3] a[4] 
    没有a[5]这个元素,代码中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否则就是错误的(注意:编译的时候可能检测不到)
​
数组元素的访问:
和普通变量的访问方式完全一样,分为两种:读访问/写访问
​
//以普通变量a为例
int a;
a = 10; //写访问
int b;
b = a;  //读访问
printf("%d\n",a);//读访问
scanf("%d",&a);//写访问
​
数组元素的访问
int a[5];
a[0] = 1;//写访问
a[1] = 2;
...
a[4] = 5;
​
printf("%d\n",a[0]);//读访问
...
printf("%d\n",a[4]);
​
scanf("%d",&a[0]);//写访问
...
scanf("%d",&a[4]);
练习:
1,定义一个数组,然后依次从键盘输入各个元素的值,最后依次打印输出各个元素的值
​
2,定义一个数组并初始化,求这个数组所有元素之和
​
3,定义一个数组并初始化,求这个数组所有元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擂台法"
    假设某个元素(一般是第一个元素)是最大的,然后其它元素一个一个进行笔记,永远保留最大值
    全部比完之后,保存的就是最大值
4, 假设一对小兔子的成熟期是一个月,如果每对成熟的小兔子成熟之后的每个月都可以生下一对小兔子,
    第一个月有一对小兔子,求前10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对小兔子
    第一个月出生,第二个月成熟,第三个月开始生小兔子
​
    1 1 2 3 5 8 13 ....     ->斐波拉契数列
    sn = sn-1 + sn-2    n>=3

5,数组排序(以升序进行讲解)

冒泡排序

假设n个元素

总共进行n-1轮比较,每一轮比较都会把未被排序中的最大值放在最后面

int a[5] = {9,7,5,3,1};
int n = 5;//元素个数
int i,j;
int temp;//用来进行交换的临时变量
第1轮排序:
    把n个元素中的最大值放在最后面 a[n-1]
    怎么实现?
    从前往后,两两比较,前面的元素大,就交换他们的值
    9,7,5,3,1
        7,9,5,3,1
        7,5,9,3,1
        7,5,3,9,1
        7,5,3,1,9
    可以看出第一轮要比较 n-1次 
​
    for(j=0;j<n-1;j++)
    {
        if(a[j] > a[j+1])//比较a[j]和a[j+1]
        {
            //前面的比后面的元素大,进行交换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
​
第2轮排序: 
    把n-1个元素中(因为上一轮已经排好了一个)的最大值放在最后面 a[n-2]
    7,5,3,1,9
        5,7,3,1,9
        5,3,7,1,9
        5,3,1,7,9
​
        可以看出第2轮要比较 n-2次 
​
    for(j=0;j<n-2;j++)
    {
        if(a[j] > a[j+1])//比较a[j]和a[j+1]
        {
            //前面的比后面的元素大,进行交换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
.....
->
    for(i=0;i<n-1;i++)
    {
        for(j=0;j<n-1-i;j++)
        {
            if(a[j] > a[j+1])//比较a[j]和a[j+1]
            {
                //前面的比后面的元素大,进行交换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
    }
选择排序:
    进行n-1轮,每一轮都会找出未排序中元素的最大值,然后把它和未排序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

    int a[6] = {4,1,8,5,9,6};
    第一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大值9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1]进行交换
            temp = a[index];
            a[index] = a[n-1];
            a[n-1] = temp;

        4,1,8,5,6,9
        int max_index,temp;
        int j;

        max_index = 0;//假设下标为0的元素是最大的
        for(j=0;j<n;j++)
        {
            if(a[j]>a[max_index])
            {
                max_index = j;
            }
        }

        //交换 a[max_index] 和 a[n-1]的值
        if(max_index != n-1)
        {
            temp = a[max_index];
            a[max_index] = a[n-1];
            a[n-1] = temp;
        }

    第二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大值8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2]进行交换
            temp = a[index];
            a[index] = a[n-1];
            a[n-1] = temp;

        4,1,6,5,8,9

        max_index = 0;//假设下标为0的元素是最大的
        for(j=0;j<n-1;j++)//由于第一轮已经把最后一个排好了,所以第二轮不需要考虑它了
        {
            if(a[j]>a[max_index])
            {
                max_index = j;
            }
        }

        //交换 a[max_index] 和 a[n-2]的值
        if(max_index != n-2)
        {
            temp = a[max_index];
            a[max_index] = a[n-2];
            a[n-2] = temp;
        }

    第三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大值6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3]进行交换
        4,1,5,6,8,9

    第四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大值5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4]进行交换
        4,1,5,6,8,9

        可以发现,有时候, 要交换的两个元素的下标是相等的(是同一个元素),不需要交换
        -》在交换之前进行判断

    第5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大值4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5]进行交换
        1,4,5,6,8,9
    ->
    int i,j,temp;
    int max_index;

    for(i=0;i<n-1;i++)
    {
        max_index = 0;//假设下标为0的元素是最大的
        for(j=0;j<n-i;j++)
        {
            if(a[j]>max)
            {
                max_index = j;
            }
        }

        //交换 a[max_index] 和 a[n-1-i]的值
        if(max_index != n-1-i)
        {
            temp = a[max_index];
            a[max_index] = a[n-1-i];
            a[n-1-i] = temp;
        }
    }
换一种写法实现选择排序(升序):每一轮把最小的元素和前面的元素交换
int i,j;
int temp;
int a[10] = {....};
int n=10;
int min_index;
第一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小值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0]进行交换

    min_index = 0;
    for(j=0;j<n;j++)
    {
        if(a[j]<a[min_index])
        {
            min_index = j;
        }
    }
    //交换 a[min_index] 和 a[0]
    if(min_index != 0)
    {
        temp = a[0];
        a[0] = a[min_index];
        a[min_index] = temp;
    }

第二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小值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1]进行交换
    min_index = 1;
    for(j=1;j<n;j++)
    {
        if(a[j]<a[min_index])
        {
            min_index = j;
        }
    }
    //交换 a[min_index] 和 a[1]
    if(min_index != 0)
    {
        temp = a[1];
        a[1] = a[min_index];
        a[min_index] = temp;
    }

第三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小值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2]进行交换
    min_index = 2;
    for(j=2;j<n;j++)
    {
        if(a[j]<a[min_index])
        {
            min_index = j;
        }
    }
    //交换 a[min_index] 和 a[2]
    if(min_index != 0)
    {
        temp = a[2];
        a[2] = a[min_index];
        a[min_index] = temp;
    }
.....
第n-1轮(最后一轮):
    找出未排序中最小值并且记录它的下标 index,和a[n-2]进行交换
找到规律:每一轮都是类似的代码
->
for(i=0;i<n-1;i++)
{
    min_index = i;
    for(j=i;j<n;j++)
    {
        if(a[j]<a[min_index])
        {
            min_index = j;
        }
    }
    //交换 a[min_index] 和 a[i]
    if(min_index != 0)
    {
        temp = a[i];
        a[i] = a[min_index];
        a[min_index] = temp;
    }

}

6,一维字符数组

数组元素类型为char

前面讲的所有关于一维数组的语法都适用于一维字符数组

如:

char c[5] = {'a','b','c','d','e'};

char c[5] = {'x','y'};//后面三个元素默认为字符 '\0'

char c[] = {'x','y','z'};//3个元素

下标法访问数组元素
printf("%c\n",c[0]);
printf("%c\n",c[1]);
...
printf("%c\n",c[n-1]);

c[0] = 'X';
...
c[n-1] = 'Y';

scanf("%c",&a[0]);
...
scanf("%c",&a[n-1]);
但是字符数组和其它类型的数组有一些独有的语法:
1,初始化可以用双引号
    char c[5] = {'x','y','z'};
    char c[5] = "xyz";
    两种写法效果一样,都是前三个元素为 'x','y','z',后面两个为 '\0'

    char c[] = {'x','y','z'};//只有3个元素
    char c[] = "xyz";//有4个元素,除了 'x','y','z',还有一个'\0'
                    //所有用 "" 引起来的字符串都包含一个 '\0'

2,用 printf打印数组元素的时候,可以用 %s一次性打印
    char c[5] = {'x','y','z'};
    int i;
    for(i=0;i<5;i++)
    {
        printf("%c",c[i]);
    }

    printf("%s\n",c);//等价 printf("%s\n",&c[0]);
    这个打印的底层的具体实现过程: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字符打印,直到遇到'\0'('\0'被称之为字符串结束标志)
    也就是说,使用%s打印字符串/字符数组时,必须保证该数组中有一个 '\0',否则可能发生错误(内存越界)
3,用 scanf输入数组元素的时候,可以用 %s一次性输入
    char c[6];
    int i;
    for(i=0;i<6;i++)
    {
        scanf("%c",&c[i]);
    }
    -------
    scanf("%s",c);//从键盘获取一串字符保存在数组中,并且最后自动添加一个'\0'(前提是空间足够)

作业:
    1,逆置数组的所有元素
        1 2 3 4 5
        以中间元素为轴,对称交换,交换n/2次就行
        int a[10] = {......};
        int n = 10;
        int i;
        for(i=0;i<n/2;i++)
        {
            //交换 a[i] 和 a[n-1-i]
            temp = a[i];
            a[i] = a[n-1-i];
            a[n-1-i] = temp;
        }
    2,三个数组(元素都是int类型)
        数组a有5个元素,并且是从小到大排序好了的
        数组b有8个元素,并且是从小到大排序好了的

        现在合并这两个数组,保存到数组c中(合并的过程中要保持数组c有序)

        1 4 7 9 10
        -1 0 7 12 90 100 102 120
        -1 0 1 4 7 7 10 12 90 100 102 120

    3,完成插入排序
        把这个数组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是排序好的,右边部分是未排序的

        14      10 -23 25 234 100 1
        初始时:左边部分(排好序的)只有一个元素,开始进行排序,需要进行 n-1轮插入
        每一轮都会把右边的(未排序部分)第一个元素插入到左边,并使之有序

        每次插入的时候,都会从右到左依次拿左边排好序的数据和当前要插入的数据x作比较
        如果比x大,则往右挪动一个位置,比x小则不需要挪动(x就插入到这个元素的后面)

    1:     10    14   -23 25 234 100 1
    2:    -23    10   14  25 234 100 1    
    3:     -23    10   14  25 234 100 1 
    4:     -23    10   14  25 234 100 1  
    5:     -23    10   14  25  100  234  1 
    6:      -23   1   10   14   25  100  234   

    --------------------------------------------------------
    初始时:左边部分(排好序的)只有一个元素,开始进行排序,需要进行 n-1轮插入
        每一轮都会把右边的(未排序部分)第一个元素x插入到左边,并使之有序
    每次插入的时候,从右到左找到左边以排好序的数据中的第一个比 x小的元素y
        找到了的话,就把这个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往后挪动一个位置,并且把x放在y的后面

    进阶:二分插入排序

    4,在一个有序的数组中查找是否存在某个元素,如果存在打印它的下标,不存在打印-1
        用两种方法实现

    5,求最大连续子数组之和
        如:
            数组 a   7 4 -1 10 -6 9
            连续子数组
                7
                7 4
                7 4 -1
                7 4 -1 10
                7 4 -1 10 -6
                7 4 -1 10 -6 9

                4 
                4 -1 
                4 -1 10 
                4 -1 10 -6 
                4 -1 10 -6 9

                .....

 二维数组

1,二维数组的定义语法

数据类型 数组名行大小;

如:

int a3 ; -> 类比数学上的矩阵,3行4列

共3*4=12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 int 类型

2,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

连续的按顺序存储

数组中的各个元素怎么表示?

下标法 :

数组名行下标;

行下标的范围 : [0,行大小-1]

列下标的范围 : [0,列大小-1]

千万不要越界

如:

int a3; 总共12个元素,按顺序分别是:

         a0 a0 a0 a0

         a1 a1 a1 a1

         a2 a2 a2 a2

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也是用 {} 具体有几种情况 (1) 给全部元素赋值 int a2 = {1,2,3,4,5,6};

(2) 给部分元素赋值
    int a[2][3] = {1,2,3}; //1->a[0][0] 2->a[0][1] 3->a[0][2]
                            //剩下三个元素都是默认值 0
(3) 给每一行的全部元素赋值
    int a[2][3] = {{1,2,3},{4,5,6}};

(4) 给某一行的部分元素赋值
    int a[2][3] = {{1,2},{4}};//1->a[0][0] 2->a[0][1]  4->a[1][0]
                             //剩下三个元素都是默认值 0
(5)可以省略行大小(列大小不能省略)
    会根据{}里面的初始值的个数和列大小计算行大小    
    int a[][3] = {1,2,3,4,5,6}; //行大小为2
    int a[][3] = {1,2,3,4,5,6,7};//行大小为3,并且最后两个元素都是默认值 0   
练习:
    1,定义一个二维数组,然后依次从键盘输入各个元素的值,最后依次打印输出各个元素的值
​
    2,定义一个二维数组,并初始化,然后求所有元素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3,打印杨辉三角的前10行
​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2 1 0 0 0 
        1 3 3 1 0 0 
        1 4 6 4 1 0 
        1 5 10 10 5 1 
        ............
​
    4,求一个二维数组“山顶元素”的个数
        “山顶元素” :比周围(上下左右)的都大
​
        注意:不要下标越界
​
        四个条件同时成立:
        当前元素 a[i][j]
        1,上面不存在元素 或者 如果上面存在元素并且比上面的元素大
            i==0 || (i>0 && a[i][j]>a[i-1][j])
            简化
            i==0 ||  a[i][j]>a[i-1][j]   不等价     a[i][j]>a[i-1][j] || i==0 (错误)
            
        2,下面不存在元素 或者 如果下面存在元素并且比下面的元素大
            i==行大小-1 || a[i][j]>a[i+1][j]
​
        3, ....
        4, .....
作业:
1,上台阶问题
​
2,定义一个字符数组,求这个字符串的长度
    字符串的长度:从第一个字符开始,到'\0'为止(不包括'\0'),总共有多少个字符
    char a[] = {'1', '2', '\0'};//这个字符串的长度为2
                                //数组的长度(数组元素个数) 为 3
​
    char a[10] = {'1','2','\0','3','4'}; 
    int i;
    int len = 0;
    for(i=0;i<10;i++)
    {
        if(a[i]!='\0')
        {
            len++
        }
        else
        {
            break;
        }
    }
​
3,占座位问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