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显示技术的春天?!

Mini LED,显示技术的春天?!

近几年Mini LED和Micro LED似乎成为显示技术的新宠。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研讨会层出不穷、行业各大巨头斥巨资进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尝试对几种主流的显示技术作对比分析,特别针对Mini LED在LCD显示领域以及在直显领域做一定的分析,对Mini LED的未来发展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欢迎行业同仁一起讨论。


前言

显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手机、电子穿戴显示设备、电视以及商场、车站、码头、机场大屏幕显示等等。总结起来所涉及到的主流技术有LCD显示、LED显示、OLED显示等。我们对这几种技术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并且从市场应用的角度来看,做一些对比。

毋庸置疑,从市占率来说LCD当之无愧的牢牢占据主流显示市场。小到1寸的可穿戴设备,大到110寸的电视,无不见到LCD的影子。即使当年号称液晶杀手的OLED冲击,LCD还是以其无可比拟的显示柔性,捍卫着显示霸主的地位。

OLED显示,在20年前开始就进入人们的视野。记得03年,在我第一份工作,接触到1.5寸的OLED模组的设计工作,当时是用于MP3播放器的,在那个时候是很高精尖的技术。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OLED技术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市场占有率也是逐步上升。但是从应用领域来看,中小尺寸依然是它主要出海口,即便是某厂商近几年在国内掀起的声势浩大的OLED电视普及风暴,但从结果来看,还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成本是根本问题。工艺问题导致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发光材料信赖性问题,也有整机功耗问题以及发光材料色衰减问题,另外OLED普遍采用白光加滤色膜做彩色化的手段,其主动发光的天然优势依然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因此,OLED在中小尺寸和大尺寸高端TV应用上有用武之地,但是想进一步扩大,面临着Mini LED背光源加持LCD和Mini LED及未来的Micro LED显示的多面夹击,看起来也是困难重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上述的缺点,OLED在车载显示市场的表现欠佳,要知道,车载显示市场可是为数不多的高利润领域之一。

LED显示,相信大家也很熟悉,我们经常在商场、车站、机场等很多户内、户外看到的大屏幕显示,都是采用LED的显示技术,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显示亮度特别高,比如在户内显示亮度在500-1000nits,在户外显示场合亮度要求就更大了。亮度高的要求也带来功耗大,另外普遍应用在大尺寸显示并且显示屏体积也大是LED显示的特点。另外LED显示普遍采用PM驱动方式,这有利于大大减少驱动电路的规模,当然采用扫描的驱动方式也因此带来一些与生俱来的问题,这里就不做深入的探讨。

现在,Mini LED也加入显示行列,在参与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LCD显示的背光源,另一种是用于直接显示。后者也是属于LED显示的一种,只不过是显示单元由原来比较大的LED封装改为Mini LED的形式。即采用个体尺寸微米级的倒装LED芯片与基板采用COB(Chip On Board)的结合方式做为LED显示单元。更直观来讲就是能做到更小像素间距的LED显示。

一、Mini LED是什么?

Mini LED的定义,各家不尽相同,一般认为Mini LED有下面几个特点:

  1. 芯片尺寸在250微米以下,注意要和前几年比较热门的CSP芯片区分开来。
  2. 是倒装芯片,有红绿蓝三色芯片选择。
  3. 应用在背光上普遍使用量子点膜片进行白光转换。
  4. 使用在直显时直接采用红绿蓝三色芯片,并做覆膜工艺。

二、Mini LED的两个主要应用方向

1.LCD的显示背光源,提升LCD显示品质

目前LCD背光源的从光源排布方式区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侧入式,另一种是直下式。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直下式还需要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成本的直下式,一种是高端直下式。目前低成本直下式主要用在中低端显示产品,尤其是TV被广泛使用,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 LED功率特别高,比如EMC3030单颗功率可达3W。
  2. 为了减少LED颗数的同时需要达到一定的光面均匀度,需要增加二次光学透镜对LED做扩光处理。
  3. 单显示器件使用较少的LED,同时减少透镜和SMT费用以期到达减少成本的目的。
  4. 产品对显示亮度只能做整体的调整,无法对显示局部做针对性的亮度调整。
  5. 显示的品质一般,比如说动态对比度、色域覆盖率等都表现一般。
  6. 整体背光源的成本低,但是整机的厚度较大,显得比较笨重。

另外一种直下式结构,是类似“满天星”排布方式,有下面几个特点:

  1. LED颗数很多,根据显示尺寸的不同,可以到达数万颗LED。
  2. 这些LED按照一定的方式做有规律的排布,若干个LED形成一个单元组。以TV为例,背光LED分组数可到数千分区。
  3. 以增加颗数的方式增加背光源的均匀度进而降低整体厚度,一般不加二次光学透镜。
  4. LED驱动采用区域动态调光技术(Local Dimming),即动态地根据显示信息调整对应的LED单元亮度,实现了LCD的HDR及低功耗的目的。
  5. 往往采用蓝光LED芯片,并使用量子点膜片进行白光转换,以期够获得更高的色域覆盖率,如可以超过100%的NTSC色域覆盖率。
  6. 因为加入算法驱动、以及整面背板覆盖PCB基板等,往往成本比较高,一般只用在高端机种。

其实上述这个架构并非新鲜事物,早在09年是海信就推出过这样的电视,当时的售价不菲。各大电视机厂纷纷开发自家的产品,一时成为热门。可惜的是三星不久就主推侧入式架构TV,成本更低,厚度也可以做的更薄。一时潮流转向,高成本的直下式就此被打入冷宫。

斗转星移,随着这些年的量子点膜成熟,LED的成本逐年降低,恰逢Mini LED出现,随着显示技术推陈出新的需要,“满天星”的直下式背光源又上热门。但是在显示技术上Mini LED的加入并没有对其 做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只是采用体积更小的Mini LED替代原来的支架型LED。我认为Mini LED更主要的是由于其体积小的原因对目前SMT的工艺有颠覆性的影响,比如芯片分选、转移、焊接、检查、返修等等环节。

2.Mini LED直显

Mini LED作为直接显示,目前的情况看来也不是对显示技术的根本创新,而是在以下几点有影响:

  1. 和目前广泛应用的正装LED方案相比。包括在N合1的正装产品,有更好的抗金属迁移问题。
  2. 采用倒装的Mini LED,和正装LED比较,在同等功率下其亮度更高。
  3. Mini LED的体积更小,能够做到更小的像素间距,一般认为Mini LED用于Pitch小于1mm的场合。当然也有厂商把它在P1.2的场合。
  4. 普遍采用共阴极的驱动方案,需要多路不同电源。

和作为背光源的应用一样,由于Mini LED的体积小问题,同样是对LED直显的传统SMT工艺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三、Mini LED的机遇和挑战

Mini LED在背光源方面的应用,采用Local Dimming的驱动配置的产品越来越多,比如在电竞显示、高端TV以及在车载显示的产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在直显方面,倒装的4合1、2合1的产品也出现在LED显示屏上。真正Mini LED的COB直显产品,南北两家推广的不亦乐乎。不过看似红红火火的万里晴空上,我总感觉还是有些乌云飘过。从三个层面做些粗浅的分析:

原材料价格高

按照以往的经验,新事物投入市场,总是以初期价格高,中期逐步扩大产能推广,价格随之下调,后期红海打价格战的套路。大家看看从09年开始电视机使用的LED灯条在这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就可以体会到。
目前在Mini LED芯片、特殊的锡膏、专业的扩光硅胶、小间距显示所用的PCB基板的价格普遍较高。不过目前可以看到每年的价格下调也是挺可观的,未来还有很大下降空间。

工艺、设备昂贵

以小间距Mini LED显示为例,传统的SMT工艺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由于显示应用需要对LED芯片做亮度、波长的筛选,增加前段工序,降低了效率。
  2. Mini LED焊盘很小,并且一个显示模块的LED密度非常大,这样对转移设备的精度和效率要求非常高,这样设备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3. 配合生产所需的钢网、治具的价格,因为所需的精度要求而身价倍增。
  4. 同样,返修、AOI设备也需要特殊开发,要求比传统的更高,同时处于开始阶段,价格非常昂贵。
  5. 因为设备都是新生事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稍有不慎,前些时间买的设备,可能半年或者一年之后被新一代设备的效率更高,价格更低所替代。这样给前面的投资带来风险。

终端市场有待成长

不管是背光还是直显,采用Mini LED方案的产品还需要更长的成长时间。从现在看,在背光方面,加入Mini LED方案的LCD显示,其整体方案价格是目前的产品价格的1.3倍以上。显示尺寸越大,价格差距呈现下降的趋势,尺寸越小,这种价格差越大。价格决定市场!所以现在能够容纳高端的Mini LED背光方案的基本上集中在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和厂商。比如电竞显示、车载显示,还有近期韩国电视厂商推广Mini LED背光电视。因为有品牌号召力,卖的起这样的价格,消费者也愿意为此掏钱。

在小间距LED显示方面,以去年为例,销售额占最大的以P1.2的正装产品为主,价格也是逐年降低,甚至有的产品都用上合金线。目前P0.9的正装产品价格普遍低于7W/平方米,而一般的COB方案价格可能在10W/平方米左右。如此看来,类似P1.0/P0.9的COB产品成长还需时日。当然如果产品价格能够降低,显示产品主流间距往更小间距的发展会更快一点。

总结

综上所述,要做好Mini LED不容易,但是未来可期。目前都是大的上市公司在各个环节参与。相信只要有资金的投入就会有产出,假以时日,相信现在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会一一得到缓解。历史上,PDP因为各种专利的壁垒,参与的选手和资金不多,最终被LCD显示所替代的教训。希望Mini LED行业也像当年的LCD一样一路乘风破浪,拓展显示的美好未来!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