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期末复习笔记(一)绪论

目录

  1. 概述
  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3. CISC和RISC结构的微处理器
  4. 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发展简况

1. 概述

1.1 微处理器、为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微型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没有本质区别,都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不同在于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

  •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又因为CPU已经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即微处理器(微处理机)——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

  • 微型计算机是由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1. CPU:性能决定了整个计算机的各项关键指标
    2. 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
    3.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外部设备微型计算机之间传送信息的部件
    4. 系统总线:CPU和其他部件之间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
  • 总线结构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结构特点。

  • 总线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1. 字长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2. 主频
    CPU的时钟频率,主频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单位MHz
  3. 主存容量
    计算机主存能够存储的信息量
  4. 存储速度
    存储速度由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来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运算速度
    普遍采用单位时间内指令执行的平均条数来衡量,并用MIPS作为计量单位——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2.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 计算科学
  2. 信息处理
  3. 检测及控制系统与装置
  4. 通信
  5. 数字多媒体技术
  6. 计算机辅助系统

3.CISC和RISC结构的微处理器

3.1 CISC and RISC

计算机指令系统是CPU能够直接识别的计算机最底层机器指令
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 区别: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 微处理器的发展:
    1. 四位微处理器
    2. 八位微处理器
    3. 十六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6(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20位)/8088(外部数据总线8位,地址总线20位)
    4. 三十二位微处理器
      Pentium处理器标志着处理器完成从CISC向RISC的过渡
    5. 六十四位微处理器
  • 微处理器的发展趋势:
  1. 高性能化
    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不断增钱
  2. 形式多样化
  3. 多媒体化
    对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微处理器
  4. 网络化
  5. 多核结构
    提高整体指令执行速度;多个独立任务可以由不同的处理单元执行;减少任务之间切换浪费的CPU资源
  6. 嵌入式应用
  7. 智能化
  • 2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