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流水线(习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结构相关(资源冲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对于寄存器(Reg)的访问也有可能引发资源冲突,解决的方法就是给寄存器开两个口,一个用来读,另一个用来写。
(2)数据相关(数据冲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种解决办法:后一个相关指令暂停一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种解决办法:数据旁路技术
(3)控制相关(控制冲突)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水CPU是以时间并行性为原理构造的处理器。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手机、PC、平板都用的通用CPU,而很多通用CPU也采用的流水线,所以流水CPU不一定是多媒体CP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的图中,左边的是普通的流水线(也叫标量流水线),右边的是超标量流水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是流水线,就一定要把指令分成多段,分别用不同的电路单元来完成。
在超标量流水线中,不仅运算操作并行,取指、译码、执行、回写也在并行,故D选项太过于片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超标量:一次可以发射多条指令。这样就要配置相应的多个功能部件,并且要这样发射指令,必须保证一次性发射的这几条指令之间没有数据相关。这就需要有动态调度技术的支持。
(2)超标量流水线提高计算机工作速度的原理是配置了多个重复的功能部件,而不是缩短了流水线功能端的处理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流水线与动态流水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说明静态流水线与动态流水线之间的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使用层次(使用级别)划分,流水线可分为以下类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此可见:操作流水线相当于“运算操作并行”;指令流水线相当于“指令步骤并行”;宏流水线相当于“程序步骤并行”;而动态流水线与静态流水线是按照同一时间段内各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前三者分别属于对流水线不同的分类,是“牛头不对马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道题干脆到时候背下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单周期、多周期与流水线处理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题目中所说的“吞吐能力”是要用“吞吐率”来衡量的
(2)题目所说的“稳定时”,指的是所有的程序已经被装入了CPU,开始稳定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上图中画红圈的地方,此后每过一个时钟周期流水线处理机就会完成一条指令。因此m段流水线的吞吐率应该等于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度为4的超标量流水线”意味着它可以4条指令同时执行,这其实相当于我们采用普通的标量流水线同时处理五条指令

10.(巨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道题有点坑,因为指令的分段是不均匀的。所以下面的这个图其实不准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还是以视频讲解老师在右边手画的草图为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超标量技术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长指令字的特点就是长,所以至少对指令寄存器是有要求的,因此说“无其他硬件要求”显然是不对的。
简单介绍一下RAW、WAR、WA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流水线技术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流水线技术相当于将流水线再分段,从而提高每个周期内功能部件的使用次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
从指令的角度和高级语言的角度分别看待引发控制相关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入若干空操作”可以说是一个万金油,不论是控制冲突、数据冲突、资源冲突都可以这样来应对。
(1)采用转发(旁路)技术,是用来解决数据相关问题而不是控制相关问题的。
(2)利用编译器调整指令顺序只能解决一部分控制相关问题而不是全部的控制相关问题,比如说循环语句,再循环执行的过程中跳转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增加硬件资源解决的是结构相关(硬件冲突);
(2)采用旁路技术解决的是数据相关;
(3)采用分支预测技术解决的是控制相关(控制冲突)
注:
结构相关(资源冲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面的图中,指令Load和指令Instr3因同时访问存储器而产生了数据冲突,前者是要取数据,而后者则是要取指令。
利用资源重复配置解决资源冲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读写寄存器的冲突的办法是给寄存器开两个口,一个用来读,一个用来写。
数据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后续指令用到了前序指令的计算结果,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控制冲突的办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需要等数据通路复习之后再回头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数据的基本操作有两个:读和写。所以数据冲突的基本类型有三种:RAW(写后读)、WAR(读后写)、WAW(写后写)。在本题当中,(本来应该)I2要先写到R5当中,然后I3再去利用R5当中的数据,因此属于写后读。
“读后写”是由于乱序发射产生的。
“写后写”的主要原因是多个功能部件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本题中,1G个时钟周期相当于10的9次方个周期,CPU的主频有多少,每秒就有多少个时钟周期
关于单位“赫兹”及其换算:
赫兹简写为Hz。物理上频率的测量单位,指每秒发生周期波动的次数。高频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kHz(即1000Hz)、MHz(即1000kHz)、GHz(即1000MHz)、THz(即1000GH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7
    点赞
  • 5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