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心网?为何这么难

原文链接 https://www.eefocus.com/communication/419759

大家好,今天来说说核心网。

核心网的英文叫Core Network(核心网络),简称CN,嗯,没错,就和我们伟大祖国的英文简称是一样的。

关于核心网的定义,大家前往不要去看百度百科,里面的说法要么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要么不是人话,完全看不懂。

那究竟应该怎么定义呢?

说实话,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能让人满意的回答。

不是我故弄玄虚,而是这个概念真的很难定义——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很难划定边界,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又没有任何一个实体准确与之对应。

它实际是一个集合,是很多“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的统称。

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把核心网视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加强版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用网络的三大组成部分: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入网是“窗口”,负责把数据收上来;承载网是“卡车”,负责把数据送来送去;核心网呢,就是“管理中枢”,负责管理这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拣,然后告诉它,该去何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对数据的处理和分发,其实就是“路由交换”,这是核心网的本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如果你立志要从事核心网,恭喜你,《电磁场和电磁波》可以扔了!不过,请去隔壁计算机那边,借一本《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网之所以复杂,其实是认为造成的。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用户产生欲望,市场制造欲望,欲望越多,需求越多,需求越多,业务越多。业务越多,设备越多,接口越多,网络越复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个通信,亦是如此。

最早的时候,固定电话网的核心,说白了就是把电话两头的电话连接起来,这种交换,非常简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来,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多,网络范围越来越大,开始有了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架构也复杂了,有了网元。网元就是Net Element(网络单元),简称NE,是具有某种功能的网络单元实体。

同时,我们要识别和管理用户了——不是任何一个用户都允许用这个通信网络。只有被授权的合法用户,才能使用。

于是,多了一堆和用户过有关的设备(网元)。简而言之,他们的核心业务只有三个:认证、授权、记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认证,就是看你是不是合法的用户,有没有秘钥。

授权,就是看你有权限做什么事情,哪些服务可以用,哪些服务不能用。

记账,就是看你做了那些事,然后记录下来,收你的钱。

再后来,有了无线通信,连接用户的方式变了,从电话线变成了无线电波,无线接入网诞生了。接入网变了,核心网也要跟着变,于是有了无限核心网。

再再后来,有了2G,3G,4G。

每一代通信标准,每一项具体制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架构,自己的硬件平台,自己的网元,自己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件平台随时代发展(以某厂家为例)

于是这个网络就变得空前复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张图,只是一个LTE而已。

为什么每一代新通信标准出现,都要换新的设备呢?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因为用户数量激增,无线速率激增,所以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必须随之激增。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激增,设备单板端口数量和带宽激增(电口变光口),内部线路(总线)的贷款激增。

就像我们的电脑一样,以前是586,1M网卡,后来是奔腾处理器,100M网卡,现在是酷睿处理器,1000M网卡。

这就是升级换代,速度和性能的提升。

第二,就是我前面说的,业务变的务必复杂。

最开始是打电话,后来多了发短信,再后来,多了上网(数据业务)。

你以为就这三种简单的业务?细究起来,远远不止啊:

以前是后付费,你打电话,我记账,月底给你账单。后来,有了预付费,你先存钱,你打电话的同时,我随时盯着你,只要你的余额一用完,我立刻掐掉你的电话。为了实现“预付费”这个功能,我们多了“智能网”设备。

以前要发文本,现在要发彩信。

以前电话振铃就是嘟嘟嘟,后来有了彩信。

以前电话号码是正常位数,现在多了短号码,多了集团用户,多了特服号码(110,119)。更别说还有变态的一卡双号和一号双卡。

以前上网就是统一按流量收费,现在有了定向免流量(向腾讯大王卡那样)。

等等

所有这些特殊的业务,都带来了新网元,新设备,新功能。从而导致整个核心网,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要看了,会抑郁的。

作者仔细思考过无线和核心网的难点。

我个人认为,无线的难,难在空中接口、信道。站在研发的角度,编解码方式的设计、调制调节方式的设计、天线的设备、算法、仿真等,都难。然后,网络的性能指标、参数设置、手机状态、阈值、兼容问题等,也难(尤其是对网优工程师)。

但是,这终究是围绕空口这一个接口转,标准流程并不算复杂,设计的网元也不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且,对于一线工程师来说,理论部分都是顶层设计好的,不需要改动(例如前面说的编码方式、信道设计、物理层结构),所以,实际工作中,这一方面要好一些。更多的工作难度,是来源于基站的数量。一个项目,几千个站,需要把他们都照顾好,经常要下站点,是体力上的考验、困难。

但是,核心网恰好相反。核心网,就是路由交换,打包发包,围着协议栈、TCP/IP、OSI模型、报文转,没有空间波那些高深的理论,而不需要想破头去考虑如何突破速率瓶颈和对抗干扰。

但是,它涉及的功能网元种类多,网元与网元之间的接口非常多。不同的接口,使用的是不同的协议。要记住的协议细节很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不清的接口

而且,核心网有各种业务,例如短信,智能网,VoLTE等,业务的流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网元的配合,甚至跨网络类型(例如同时接入3GPP无线和Non-3GPP无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网业务流程举例。

所以,核心网的一线工程师之所以难当,就是难在业务流程、业务对接和协议参数上。此外,就是各种网元的各种数据配置项,非常复杂,再有一个,复杂的网络,一旦出问题,排查起来非常困难。

不过和无线相比,核心网有一点优势,就是 KPI 指标。无线非常关注指标,而核心网对指标其实并不是特别 care。不是指标不重要,而是说,核心网,要么就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一旦能接通,就每次都能,不存在说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而无线空口的话,就说不准了。

除了技术难度的压力外,核心网因为承载动辄百万千万的用户,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所以精神压力会远远大于无线工程师,这是另话。

正是因为核心网的技术难度,加上责任艰巨,使得核心网工程师在同行面前,拥有相当不错的“江湖地位”。

不过,这个地位仅限于精神上,至于说经济地位,很抱歉,这是不存在的,你就不要想太多了……

  • 16
    点赞
  • 14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SDN/NFV核心网的演进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根据业务需求来实现。中国联通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实施SDN/NFV技术,通过实现基于SDN的多租户虚拟网络、业务链管理系统,以及IMS、EPC等NFV原型系统来实现网络演进。同时,他们还试点基于NFV的GGSN下沉,开展基于SDN的IPRAN控制承载分离,以及实现基于SDN/NFV的vCPE网关和vOLT/智能ONT验证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降低成本。 然而,在电信网络中全面引入SDN/NFV功能也面临着挑战。保护现有网络投资和保持网络的稳定性是其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因此,SDN/NFV的引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SDN的引入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和局域性传输网络中,实现了基于传输与控制分离的网络资源灵活调度。此外,在新建网络和新业务中引入SDN也相对较容易实现。 随着5G、IoT、大视频等新技术的出现,运营商网络需要更加灵活的资源分配机制、更高效的网络利用率以及智能化的业务适配。SDN/NFV成为实现这些要求的基础。特别是对于5G网络,对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用要求更高,可以说SDN/NFV是对现有运营商网络架构的一次颠覆。在电信网络中,SDN/NFV是在颠覆和演进的平衡中探索路径。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公布了自己的网络发展计划,并根据业务需求逐步实现SDN/NFV技术。演进的重点是先易后,逐步引入SDN/NFV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这种渐进式的演进方式可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逐步实现对现有网络架构的改进和优化。<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span class="em">4</span>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