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反射机制

什么是python的反射机制?

python的反射机制,核心就是利用字符串去已存在的模块中找到指定的属性或方法,找到方法后自动执行,基于字符串的事件驱动!这也是python强大的自省能力!在Django的类视图 和API开发中,路由的底层dispatch方法就是利用反射机制实现的,现在就来看看它的实现原理。

代码实例

我们用下面的例子:输入一个字符串,(如index、register、login),然后分别执行相应函数。

#coding:utf-8

class View:
    def index(self):
        print('这是主页面')
    def register(self):
        print('这是注册页面')
    def login(self):
        print('这是登录页面')

def main():
    view = View()
    #获得字符串#
    url = input('请输入要访问页面的url: ').strip()
    #根据字符串确定要去的网页#
    if url == 'index':
        view.index()
    elif url == 'login':
        view.login()
    elif url == 'register':
        view.register()
    else:
        print('404')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etattr、hasattr、setattr介绍

getattr

描述

getattr() 函数用于返回一个对象属性值。

语法

getattr 语法:

getattr(object, name[, default])

参数

  • object – 对象。
  • name – 字符串,对象属性。
  • default – 默认返回值,如果不提供该参数,在没有对应属性时,将触发 AttributeError。

返回值

返回对象属性值。

实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a = 1

    def index(self):
        print(self.a)

a = A()
index = getattr(a, 'index')
index()
#输出结果为:1

hasattr

描述

hasattr() 函数用于判断对象是否包含对应的属性。

语法

hasattr 语法:

hasattr(object, name)

参数

  • object – 对象。
  • name – 字符串,属性名。

返回值

如果对象有该属性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实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a = 1

    def index(self):
        print(self.a)

a = A()
print(hasattr(a, 'index'))
print(hasattr(a, 'a'))
print(hasattr(a, 'b'))
#输出结果:
#True
#True
#False

setattr

描述

setattr() 函数对应函数 getattr(),用于设置属性值,该属性不一定是存在的。

语法

setattr() 语法:

setattr(object, name, value)

参数

  • object – 对象。
  • name – 字符串,对象属性。
  • value – 属性值。

返回值

无。

实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a = 1

    def index(self):
        print(self.a)

def login():
    print("login")
a = A()
setattr(a, "login", login) ##对a增加一个login的成员函数
setattr(a, "a", 5) ##对a改变其成员变量
a.login()
a.index()
#输出:login
#5

反射机制

在我们上面搭建的Web框架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输入的url就是View模块中的方法名,如果我们直接用输入得我字符串去调用对应的方法就会省好大的事,因为如果View中有很多视图函数的话,我们在manage.py中就要一个一个去判断方法名,就很麻烦,所有用getattr()一行代码就可以轻松搞定了!这也就是Django框架中类视图 API接口底层dispatch()方法分发视图函数的反射机制,代码如下:

#coding:utf-8

class View:
    def index(self):
        print('这是主页面')
    def register(self):
        print('这是注册页面')
    def login(self):
        print('这是登录页面')

def main():
    view = View()
    #获得字符串#
    url = input('请输入要访问页面的url: ').strip()
    #根据字符串确定要去的网页#
    if hasattr(view, url):
        getattr(view, url)()
    else:
        print('404')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结果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