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束团3D10ms波形采集处理系统报告总结

  1. 机器学习等高级手段争取未来能早些学起来并用起来,如果能从波形的分析上,即使定性得到纵向和横向的束团尺寸震荡的信息也是有意义的。组内和组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跟进系统建设和数据分析。
  2. 长直线段中没有磁铁元件的两个BPM,同时盯住一个束团测到逐束团3D位置,可以计算出束流入射的角度,这样可以得到逐束团3D的相空间分布信息,两个BPM离得越远,角度测量的精度越好。
  3. 组里正在调试逐束团6D光路,等调试好可以利用现有程序继续搭建逐束团6D测量系统。最有意义的是在同一个光源点测出逐束团6D分布,3个方向至少要分出3路光来测量,分的多会影响信噪比,希望未来新光源不能用来供光的直段尽量能预留一条线专用做逐束团6D系统的建设。
  4. 束流状态的大数据分析以后束测组和物理以及其他感兴趣的组可以利用起来分析,比如逐束团数据提取出的各种物理量每天、每月、每季、每年的变化规律,结合四季的温度以及地基常年的沉降也许都会产生关联。
  5. 束测组要存的波形、图像以及逐束团信息等数据,常年积累大数据存储的话会比控制系统需存的容量需求多1、2个量级,但是这些数据对稳定性要求并不像控制系统要求那么苛刻,系统宕机了没存上也不影响光源运行,如果按控制系统数据库要求的高稳定性来建的话,花费估计也要1个量级的提升吧?所以单独搭建会更经济些。
  6. 束测后台的服务器需求,现在的合肥光源在线的已经6台了,以后新光源规模大1、2倍还是保守估计,资源池多机协同管理模式在束测组也是有强烈的需求的,希望领导们能够考虑束测对这类管理license购买预算的需求。
  7. 国产仪器稳定性和精度完全能满足束流测量领域对仪器的严苛使用要求,可以在未来的光源中大规模应用,光源其他部门少有束测这么高的要求,都可放心使用。未来500Mrf带宽需求更高,到时自主品牌也会及时推出可适用的新型号示波器。
  8. 束测一直紧随仪器领域能达到的最好指标,现在10G采样率下10ms的4组波形的获取分析已经达到了仪器容量以及单台服务器配置资源需求的极限,未来仪器和服务器处理能力在量级的提升后,期待从更宏观的长波形能看到更多的信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USTC-lup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