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测试用例?
写成非常清晰的步骤 这样的步骤能够引导不熟悉这个业务的人根据步骤执行下去,从而完成测试的目的
之前公司怎么设计用例的,有没有什么框架?

  1. 正例反例分开写
  2. 正例优先级高、反例低
  3. 正例使用连贯式写作风格,一般最后的1-2个步骤和测试目的上下呼应;连贯式的写作风格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设计好的用例交给不熟悉业务的人,也可以顺利执行。
  4. 反例使用一个步骤,一个反向场景的方式去书写
  5. 为什么要正反拆分,为了QA数据统计,以及回归测试的优先级选取。

要素:测试编号、前置条件、名称、日期、作者、优先级、 步骤描述、预期结果

所属模块、所属模块、测试步骤、测试数据、

边界值用来缩小测试范围,无效边界一定要测
等价类用来分类确定有效等价和无效等价,在有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取一个有效等价和两个无效等价
场景法:很常用
错误推断:头脑风暴

用例设计

模块化设计
美观、快速定位测试用例位置、对业务逻辑梳理的一种良好表现,如何划分:

  1. 系统大功能划分
  2. 产品怎么分你就怎么分
  3. 在大功能划分好之后对二级模块进行划分
  4. 细分子功能的业务场景
  5. 至少把正常流和异常流区别开来

eg
网盘_上传_上传文件夹
网盘_离线下载_新建BT_任务下载成功
网盘_离线下载_新建BT_任务中途取消(下载失败)

用例颗粒度

1.粗颗粒度:
优势:维护简单,节省时间
劣势:不熟悉功能的人没法执行设计的测试用例
2.细颗粒度:
与粗相反

用例执行

执行结果:

  1. Pass

  2. Failed

    写实际结果
    提交缺陷并在实际结果中标注缺陷编号

  3. N/A

  4. Blocked

测试报告

一、测试周期

  1. 测试设计:yyy/mmm/ddd~yyy/mmm/ddd
  2. 测试执行:yyy/mmm/ddd~yyy/mmm/ddd

二、测试轮次

截止发布日,测试一共执行了n轮测试

三、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1. 测试用例个数:100
  2. 测试执行率(case execution rate)100%
  3. 测试通过率 (case passed rate) 95%
  4. 测试通过率 = 通过的用例数量 / 总用例数量 * 100%

四、缺陷一览

  1. 本次测试我一共发现了n条缺陷,其中,严重程度高的有x条,中y条,低z条
  2. 本次缺陷的模块分布图如下:(禅道饼图或者excel)

五、本次还有以下列表中的缺陷未修复

eg:

缺陷ID1
缺陷描述xxxxx
严重程度
提交缺陷人张三
当前指派人开发1
未修复原因优先级不高
计划修复时间

缺陷ID 缺陷描述 未修复原因
计划修复时间

六、风险评估(免责)

回归测试粒度不足,方向不明确,可能存在风险

七、测试结论

所测功能,基本没有问题,且经过多轮回归测试,经综合评估,建议上线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逆变器硬件白盒测试用例的查询。用户想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示例、方法、要求以及标准。首先,我得理解用户的需求。白盒测试通常指的是基于内部结构和代码的测试,但在硬件领域,这可能涉及电路设计、组件选型、信号路径等方面。 用户提到的是逆变器硬件,所以需要聚焦在逆变器的电路设计、控制逻辑、保护机制等内部细节的测试。首先,我应该回忆或查找逆变器硬件的基本结构。逆变器一般包括直流输入、功率转换模块(如IGBT或MOSFET)、控制电路(如PWM生成)、滤波电路和输出部分。白盒测试需要覆盖这些模块的内部工作状态和交互。 接下来,测试用例的示例可能需要具体到各个模块。例如,测试驱动信号的时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者过压保护电路是否在特定条件下触发。需要确保测试用例能够验证内部逻辑的正确性,而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输入输出。 关于方法,硬件白盒测试可能包括电路仿真(如使用SPICE工具)、实时监测内部信号(如使用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代码审查(如果涉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此外,可能需要结合边界扫描测试(JTAG)来访问内部节点。 测试要求方面,应该包括覆盖率指标,比如对所有关键路径、逻辑分支的覆盖。还要考虑测试环境,比如温度、电压波动等条件下的测试。安全性也是一个重点,测试过程中需要确保不会因测试操作导致硬件损坏。 标准部分,可能涉及国际或行业标准,如IEC 62109(光伏逆变器安全标准)、UL 1741(逆变器、转换器、控制器标准)等。这些标准会规定测试项目、性能要求和安全规范,白盒测试需要符合这些标准中的相关条款。 现在需要验证这些思路是否正确。例如,逆变器的保护电路测试是否属于白盒测试范畴?是的,因为需要了解内部保护机制的触发条件和响应逻辑。另外,驱动信号时序的测试需要访问内部控制信号,这也符合白盒测试的特点。 可能还需要考虑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Verilog)编的逻辑部分的测试,这部分类似于软件的白盒测试,需要结构化的测试用例。同时,硬件故障注入测试,如模拟元件失效,观察系统反应,这也是白盒测试的一种方法。 在整理回答时,需要将示例、方法、要求、标准分门别类,并且引用相关标准,如IEC或UL的具体条款。同时,用户可能希望了解具体的测试步骤或工具,所以需要提及常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使用示波器监测波形,或者使用自动化测试脚本。 最后,确保回答符合用户的要求,结构清晰,信息准确,并且提供相关的引用来源,比如提到的国际标准。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需要明确说明或建议进一步查阅具体标准文档。</think>以下是关于逆变器硬件白盒测试用例的详细说明: ### 一、白盒测试用例示例 1. **驱动信号时序验证** 测试功率开关器件(如IGBT)的驱动信号是否符合设计时序,例如死区时间是否满足$t_{dead} \geq 1\mu s$以防止直通短路[^1]。 **方法**:使用示波器捕获PWM信号与驱动信号的实际波形。 2. **过压保护逻辑测试** 模拟直流母线电压超过阈值$V_{max}=800V$,验证保护电路是否在$10ms$内触发关断[^2]。 **方法**:注入可调直流电源并监测控制芯片的故障信号输出。 3. **控制算法代码覆盖率** 对FPGA/微控制器中的PWM生成代码进行分支覆盖测试,确保所有条件(如调制比$M < 0.9$)均被触发。 $$ \text{覆盖率} = \frac{\text{已执行代码行数}}{\text{总代码行数}} \times 100\% $$ --- ### 二、测试方法 1. **电路仿真测试** 使用LTspice/PSIM搭建逆变器拓扑模型,验证关键节点电压电流应力是否超出器件规格。 2. **边界扫描测试** 通过JTAG接口访问PCB内部信号链,检测BGA封装芯片的焊接质量与信号完整性。 3. **故障注入测试** 人为制造短路/开路故障,观察冗余电路切换响应时间,要求满足$t_{response} < 2ms$(依据IEC 61800-5-1)[^3]。 --- ### 三、核心要求 | 测试维度 | 要求 | 标准依据 | |---------|------|---------| | 电气安全 | 绝缘电阻 ≥ 100MΩ@1000VDC | IEC 62109-1 条款6.3 | | 电磁兼容 | 辐射发射 ≤ 30dBµV/m (30MHz-1GHz) | CISPR 11 Class A |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温度范围:-25℃~+60℃ | GB/T 2423.1 | --- ### 四、引用标准 1. **功能安全**:ISO 26262(汽车级逆变器) 要求对硬件随机失效概率计算,满足$PMHF < 10^{-8}/h$[^4]。 2. **电网兼容性**:IEEE 1547-2018 规定反孤岛保护动作时间$t_{island} \leq 2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