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栅格影像地理坐标转投影坐标

1. 基本概念

地理坐标系:

概念: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使用三维球面来定义地球表面位置,以实现

通过经纬度对地球表面点位引用的坐标系

球面坐标系,参考平面地是椭球面,使用经纬度坐标来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坐标系坐标经度范围:经度(-180-180),纬度(-90-90)

单位:度

投影坐标系:

概念:投影坐标系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 ,也称非地球投影

坐标系统(notearth),或者是平面坐标。

使用基于X,Y值得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这个坐标系是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

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或者是平面直角坐标。

投影坐标系由以下两项参数确定:

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决定(北京54、西安80、WGS84)

投影方法:(高斯克吕格、Lambert投影)

关键点:平面坐标;参考平面地是水平面;坐标单位:米、千米等;

地理坐标转换到投影坐标的过程可理解为投影。(投影:将不规则的地球曲面转换为平面)

2. 地理坐标系转投影坐标系

转换过程其实就是球面坐标系向投影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NVI操作方法:

工具栏检索:project raster
project raster
选择待操作影像
选择待操作影像
配置输出投影参数、重采样方式、输出格式等信息

以WGS84转UTM为例,根据现有经纬度地理坐标系统,计算投影带信息。
投影带 = (经度/6 ) + 31 = (114/6)+ 31 = 50 北半球,则为50N

配置输出投影参数
输出结果对比:

输出结果对比描述

### ENVI栅格数据重投影的方法教程 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ENVI 是一款强大的工具,能够完成多种复杂的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任务。以下是关于如何在 ENVI 软件中对栅格数据进行重投影的具体说明。 #### 工具栏操作流程 通过 ENVI 的工具栏可以轻松启动项目所需的栅格数据重投影功能。具体而言,用户可以在工具栏中找到并点击 **Project Raster** 功能按钮[^1]。这一过程会引导用户加载目标影像,并配置一系列必要的参数以完成重投影工作。 #### 参数设置详解 当选择待操作的栅格影像后,需进一步设定以下重要参数: - **输出投影参数**: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义新的坐标系或投影类型。这一步骤通常涉及指定目标投影系统的 EPSG 编码或者手动输入 WKT 字符串描述。 - **重采样方式**: 这一选项决定了像素值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映射策略。常见的重采样方法包括最近邻法 (Nearest Neighbor)、双线性插值 (Bilinear Interpolation),以及三次卷积插值 (Cubic Convolution)[^3]。其中,三次卷积因其平滑效果而常用于连续变化的地表特征分析。 - **输出格式**: 支持多种标准文件格式的选择,如 GeoTIFF 或者 ERDAS Imagine 文件 (.img) 等。这种灵活性使得最终成果能更方便地与其他 GIS 平台集成使用。 #### 实际案例演示 假设当前有一幅原始分辨率为 30 米的空间参考为 UTM Zone 50N(WGS84) 的 Landsat 影像需要换至 Albers Equal Area Conic 投影下以便后续区域统计计算,则按照上述指导依次填写对应字段即可达成目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场景比如基于矢量边界裁切后的栅格回新坐标体系时可能还需要额外借助 QGIS 类第三方桌面应用辅助完成初步预处理步骤后再导入 ENVI 继续执行核心变换逻辑[^4]。 ```python # 示例 Python 脚本调用 IDL 接口实现自动化批量重投影 pro batch_reproject_rasters, input_folder, output_folder, target_srs compile_opt idl2 ; 获取目录内的所有 TIFF 文件列表 file_list = file_search(input_folder + '*.tif', /recursive) foreach filename, file_list do begin raster = e.openRaster(filename) ; 创建一个新的 SRS 对象表示目标空间参照系统 new_srs = spatialref.create(target_srs) ; 执行重投影操作 reprojected = raster.reproject(new_srs=new_srs, resample_method='cubic') ; 构造输出路径名 base_name = file.basename(filename, '.tif') out_path = strjoin([output_folder, base_name, '_reproj.tif'], '/') ; 存储结果到磁盘 reprojected.export(out_path, 'geotiff') endforeach end ``` 以上脚本展示了如何利用 ENVI 和 IDL 结合的方式构建自定义解决方案来应对更加复杂的大规模生产环境中的重复性任务需求。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志行千里9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