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网络层与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网络层主要任务

(1)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2)网络层使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等基本功能,向传输层的端一端传输连接提供服务。

互联网络

利用网桥、路由器等互联设备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理网络相互连接起来构成的系统。

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数据包服务

网络随时接受主机发送的分组(即数据报)。网络为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
网络尽最大努力地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但网络对源主机没有任何承诺。(不可靠)
网络不保证所传送的分组不丢失,也不保证按源主机发送分组的先后顺序,以及在时限内必须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
当网络发生拥塞时,网络中的结点可根据情况将一些分组丢弃
数据报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它不能保证服务质量。实际上“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就是没有质量保证的服务。

虚电路服务

主机 H1 先向主机 H5 发出一个特定格式的控制信息分组,要求进行通信,同时寻找一条合适路由。若主机 H5 同意通信就发回响应,然后双方就建立了虚电路。
在虚电路建立后,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就好像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了一对穿过网络的数字管道。所有发送的分组都按顺序进入管道,然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沿着此管道传送到目的站主机。
到达目的站的分组顺序就与发送时的顺序一致,因此网络提供虚电路服务对通信的服务质量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有较好的保证。

思路来源

虚电路服务的思路来源于传统的电信网。
电信网负责保证可靠通信的一切措施,因此电信网的结点交换机复杂而昂贵。
数据报服务力求使网络生存性好和使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
可靠通信由用户终端中的软件(即TCP)来保证。

服务的对比
对比的方面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思路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连接的建立必须有不要
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每个分组都有目的站的全地址
分组的转发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当结点出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故障结点可能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分组交换网负责也可以由用户主机负责由用户主机负责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协议
IP协议的特点

I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协议 ;
IP协议是点-点的网络层通信协议 ;
IP协议向传输层屏蔽了物理网络的差异 。

IP地址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类的IP地址

IP地址长度为32位,点分十进制(dotted decimal)地址;
根据不同的取值范围,IP地址可以分为五类;
IP地址中的前5位用于标识IP地址的类别:
A类地址的第一位为0;
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
C类地址的前三位为110;
D类地址的前四位为1110;
E类地址的前五位为11110。

点分十进制记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类IP地址

A类IP地址的网络号长度为7位,主机号长度为24位;
A类地址是从:1.0.0.0~127.255.255.255;
网络号长度为7位,从理论上可以有2^7=128个网络;
网络号为全0和全1(用十进制表示为0与127)的两个地址保留用于特殊目的,实际允许有126个不同的A类网络;
由于主机号长度为24位,因此每个A类网络的主机IP数理论上为2^24=16777216;
主机IP为全0和全1的两个地址保留用于特殊目的,实际允许连接16777214个主机;
A类IP地址结构适用于有大量主机的大型网络。

B类IP地址

B类IP地址的网络IP长度为14位,主机IP长度为16位;
B类IP地址是从:128.1.0.0~191.255.255.255;
由于网络IP长度为14位,因此允许有2^14-1=16383(减128.0.0.0,不指派)个不同的B类网络,;
由于主机IP长度为16位,因此每个B类网络可以有2^16=65536个主机或路由器,实际一个B类IP地址允许连接65534个主机或路由器;
B类IP地址适用于一些国际性大公司与政府机构等中等大小的组织使用。

C类IP地址

C类IP地址的网络号长度为21位,主机号长度为8位;
C类IP地址是从:192.0.1.0~223.255.255.255;
网络号长度为21位,因此允许有2^21 -1=2097151(192.0.0.0是不指派的)个不同的C类网络;
主机号长度为8位,每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数最多为2^8=256个,实际允许连接254个主机或路由器;
C类IP地址适用于一些小公司与普通的研究机构。

特殊IP地址形式

1.直接广播地址
A类、B类与C类IP地址中主机号全1的地址为直接广播地址;
用来使路由器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只能作为分组中的目的地址;
物理网络采用的是点-点传输方式,分组广播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
2.受限广播地址
网络号与主机号的32位全为1的地址为受限广播地址;
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网的所有主机;
分组将被本网的所有主机将接受该分组,路由器则阻挡该分组通过
3.回送地址
回送地址是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信;
TCP/IP协议规定:
a.含网络号为127的分组不能出现在任何网络上;
b.主机和路由器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址信息。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为什么不用硬件地址直接通信?

硬件地址用于直接相连的网络(同一个二层广播网络),用于找到局域网中的主机。
互联网中很多局域网是异构的,硬件地址不同,需要复杂的地址转换。
IP地址是软件地址或逻辑地址,用于定位主机所处的网络(网络号不同的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
硬件地址与物理位置无关(身份证号码,不同国别身份证号码编码方式不同)
IP地址(非保留IP地址,用于Internet中的地址),与”物理位置"相关(通信地址)

ARP协议的作用

根据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
ARP的作用范围:直连的网络(同一二层广播网络)

ARP协议运行过程(同步)

当主机A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时)先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B的IP地址:
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VAC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如没有,ARP 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收到ARP响应分组后,将得到的中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ARP高速缓存。

注意问题

ARP用于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ARP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
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机的用户对这种地址解析过程是不知道的。

使用ARP的四种典型情况

1.主机与主机:直接交付,直连网络内
2.主机与路由器:间接交付,交付给网关
3.路由器与路由器:间接交付,路由器间转发
4.路由器与主机:直接交付,路由器直接交付目标主机
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机的用户对这种地址解析过程是不知道的

IP数据报的格式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区分服务——占 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1998 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总长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
标识(identification) 占 16 位,它是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的一个计数器,相同的标识字段使得分片后的各数据片最后能正确的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
标志(flag) 占 3 位,目前只有前两位有意义。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MF (More Fragment)。MF  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 DF (Don’t Fragment) 。只有当 D =0时才允许分片。
片偏移(13 位)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 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生存时间(8 位)记为 TTL (Time To Live)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
协议(8 位)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 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
首部检验和(16 位)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检验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各占 4 字节

IP转发分组流程
特定主机路由

这种路由是为特定的目的主机指明一个路由。采用特定主机路由可使网络管理人员能更方便地控制网络和测试网络,同时也可在需要考虑某种安全问题时采用这种特定主机路由。

划分子网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数据链路层的虛拟局域网,解决了冲突域过大的问题,解决链路层广播域太大带来的问题。
网络层划分子网,把大的广播域划分为较小的广播域,提高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基本操作

1985年起,IP 地址中增加了”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IP地址变成为三级的IP地址。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sybh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互联网的正式标准协议。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 地址是两级结构。划分子网后IP地址就变成了三级结构。

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具体方法: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subnet-id,主机号host-id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划分方法

有固定长度子网和变长子网两种子网划分方法。
在采用固定长度子网时,所划分的所有子网的子网掩码都是相同的。
划分子网增加了灵活性,但却减少了能够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总数。(每个子网减少两个主机数,全0,全1不能用)

子网掩码

路由器R1(门外路由器)必须知道子网划分情况
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计算IP地址的网络号(划分子网之后) :
子网掩码长度= 32位
子网掩码左边部分的一连串1:对应位为网络号和子网号
子网掩码右边部分的一连串0:对应位为主机号
门卫(路由器R1)如何把信件分发给单位内部各部门?
门卫必须知道来信的子网分配情况(有 哪些部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CIDR

CIDR中文全称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英文全称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在平常,大家多称之为无分类编址,它也是构成超网的一种技术实现。CIDR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路由表项目过多过大的问题。CIDR之所以称为无分类编址,就是因为CIDR完全放弃了之前的分类IP地址表示法,它真正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它使用如下的IP地址表示法:
IP地址 ::= {<网络前缀>, <主机号>} / 网络前缀所占位数
CIDR仅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前缀和主机号两个部分,可以说又回到了二级IP地址的表示,不过大家要注意,最后面用“/”斜线分隔,在其后写上了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这样就不需要告知路由器地址掩码,仅需要通过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就可以得到地址掩码,为了统一,CIDR中的地址掩码依然称为子网掩码。
CIDR表示法给出任何一个IP地址,就相当于给出了一个CIDR地址块,这是由连续的IP地址组成的,所以CIDR表示法构成了超网,实现了路由聚合,即从一个IP地址就可以得知一个CIDR地址块。例如:已知一个IP地址是:128.14.35.7/20,那么这个已知条件告诉大家的并不仅仅是一个IP地址这么简单,我们来分析一下。
128.14.35.7/20 = 10000000 00001110 00100011 00000111
即前20位是网络前缀,后12位是主机号,那么我们通过令主机号分别为全0和全1就可以得到一个CIDR地址块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即
最小地址是:128.14.32.0 = 10000000 00001110 00100000 00000000
最大地址是:128.14.47.255 = 10000000 00001110 00101111 11111111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1.两个特点
a.CIDR消除了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
b.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c.将三级编址又转换成了二级编址。
d.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2.表示方法
a.把所有IP地址统一看待,不分类别,用两个值来说明一个地址块。
b.最低地址+32比特的掩码(地址掩码)
3.CIDR 地址块
a.128.14.32.0/20 表示的地址块共有 2^12 个地址(因为斜线后面的 20 是网络前缀的位数,所以这个地址的主机号是 12 位)
b.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小地址:128.14.32.0
c.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大地址:128.14.47.255
4.路由聚合
a.一个 CIDR 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很多个(例如上千个)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路由。
b.CIDR 虽然不使用子网了,但仍然使用“掩码”这一名词(但不叫子网掩码)。
c.路由聚合也称为构成超网。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1.基本概念
a.为了提高 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
b.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c.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 IP 层的协议。
d.ICMP 报文作为 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 IP 数据报发送出去。
2.ICMP报文格式(共有以下三个部分)
a.前 4 个字节是统一的格式,共有三个字段:即类型、代码和检验和。
b.接着上面三个字段的 4 个字节的内容与 ICMP 的类型有关。
c.再接着是ICMP 的数据部分(长度取决于类型)。
3.ICMP 报文的种类(共有两种)
a.ICMP 差错报告报文
b.ICMP 询问报文
4.ICMP 差错报告报文(共有5种)
a.终点不可达
b.源点抑制
c.时间超过
d.参数问题
e.改变路由(重定向)
5.不应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的几种情况
a.对 ICMP 差错报告报文不再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b.对第一个分片的数据报片的所有后续数据报片都不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c.对具有多播地址的数据报都不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d.对具有特殊地址(如127.0.0.0 或 0.0.0.0)的数据报不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内部网关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距离向量算法

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1) 先修改此 RIP 报文中的所有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 X,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 1。
(2) 对修改后的 RIP 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重复以下步骤:
若项目中的目的网络不在路由表中,则把该项目加到路由表中。
否则
若下一跳字段给出的路由器地址是同样的,则把收到的项 目 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
否则
若收到项目中的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
否则,什么也不做。
(3) 若 3 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可达路由器,即将距离置为16(距离为16表示不可达)。
(4) 返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IP的计时器

更新计时器
30s, RIP协议每隔30秒定期向外发送一次更新报文。 (为了防止同时更新,叠加一个随机变量,一般为5s之内)
无效计时器
180s,如果路由器经过6倍更新时间(180秒)内没有收到来自某一路由器的路由更新报文,则将所有来自此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标记为16跳(不可达)
刷新计时器
120/240s,无效路由若在刷新计时器时间(其后120/240秒内) 仍未被更新,则将这些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2 协议的报文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IP 协议的优缺点

优点:RIP 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缺点:1)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 15(16 表示不可达)。
2)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
3)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的慢)
(4)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自身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会形成路由环路。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为克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OSPF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较复杂。)
”开放”表明OSPF协议不是受某-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PF
采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
OSPF一个协议的名字,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

三个要点

和谁·交换信息:使用洪泛法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
”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metric,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
何时交换信息: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
器发送此信息。

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state database)

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它在全网范围内是一致的(这称为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OSPF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能较快地进行更新,使各个路由器能及时更新其路由表。
OSPF的更新过程收敛得快是其重要优点。

OSPF的区域(area)

为了使OSPF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 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叫做区域。
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区域也不能太大,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最好不超过200个。

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将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于每一个区域, 减少了网络上的通信量。
同一区域内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网络拓扑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上层的区域叫作主干区域,其标识符规定为0.0.0.0, 主干区域的作用是用来连通其他区域。

OSPF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

OSPF不用UDP而是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
OSPF构成的数据报很短。这样做可减少路由信息的通信量。
数据报很短的另一好处是可以不必将长的数据报分片传送。
但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只要丢失一个,就无法组装成原来的数据报,而整个数据报就必须重传。

OSPF的其他特点

OSPF对不同的链路可根据IP分组的不同服务类型IOS而设置成不同的代价。
因此,OSPF 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可计算出不同的路由。
如果到同一个目的网络有多条相同代价的路径,那么可以将通信量分配给这几条路径。这叫作多路径间的负载平衡。
所有在OSPF路由器之间交换的分组都具有鉴别的功能。
支持可变长度的子网划分和无分类编址CIDR。
每一个链路状态都带上一个32位的序号,序号越大状态就越新。
与网络规模无关:由于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涉及到与相邻路由器的连通状态,因而与整个互联网的规模并无直接关系。当互联网规模很大时,OSPF协议要比路离向量协议RIP好得多。

协议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的五种分组类型(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类型1,问候(Hello)发现邻居结点,设置到每个邻居tbmotric。
类型2,数据库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向邻居发送链路状态摘要信息。
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Link State Request)向邻居请求自已没有的链路状态信息。
类型4,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
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howledgmenti)向第1个发送更新的路由器发送确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的其他特点

OSPF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要刷新一次数据库 中的链路状态。
由于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涉及到与相邻路由器的连通状态,因而与整个互联网的规模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当互联网规模很大时,OSPF协议要比距离向量协议RIP好得多。
OSPF没有"坏消息传播得慢”的问题,据统计,其响应网络变化的时间小于100 ms。

外部网关协议BGP

互联网的规模太大,使得自治系统之间路由选择非常困难。对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要寻找最佳路由是很不现实的:
当一条路径通过几个不同AS时,要想对这样的路径计算出有意义的代价是不太可能的。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AS之间交换"可达性"信息。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
BGP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不是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BGP发言人

每一个自治系统的管理员要选择至少一个路由器作为该自治系统的"BGP发言人”(BGP speaker)。
一般说来,两个BGP发言人都是通过一个共享网络连接在一起。
和谁交换信息:与邻居AS的BGP发言人交换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交换的网络可达性的信息,即到达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一系列AS。
什么时候交换: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更新有变化的部分。

BGP协议交换信息的过程

BGP所交换的网络可达性的信息就是要到达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一系列AS。
当BGP发言人互相交换了网络可达性的信息后,各BGP发言人就根据所采用的策略从收到的路由信息中找出到达各AS的较好路由。

BGP协议的特点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量级是自治系统数的量级,这要比这些自治系统中的网络数少很多。
每一个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或边界路由器)的数目是很少。这样就使得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不致过分复杂。
BGP支持CIDR,因此BGP的路由表也就应当包括目的网络前缀、下一跳路由器,以及到达该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各个自治系统序列。
BGP刚刚运行时,BGP 的邻站是交换整个的BGP路由表。但以后只需要在发生变化时更新有变化的部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GP-4共使用五种报文

打开(OPEN)报文,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更新(UPDATE)报文,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 以及列出要撤消的多条路由。
保活(KEEPALIVE)报文,用来确认打开报文和周期性地证实邻站关系。
通知(NOTIFICATION)报文,用来发送检测到的差错。
以上四种报文在RFC4271中定义。
刷新(REFRESH),刷新报文,在RFC2918中定义。

  • 5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