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练习赛1-C-圈圈题解


链接:https://ac.nowcoder.com/acm/contest/2/C
来源:牛客网

题目描述

shy有一个队列a[1], a[2],…,a[n]。现在我们不停地把头上的元素放到尾巴上。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得到n个不同的队列,每个队列都是a[k],a[k+1],…,a[n],a[1],…,a[k-1]的形式。在这些队列中,我们可以找到字典序最小的。

shy无聊的时候会给队列的每个元素加一玩。但是为了使得游戏不这么无聊,shy加一以后会给每个元素模m,这样子字典序最小的序列就会变了,生活就变得有趣。

很显然这样子加m次以后,序列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所以现在shy想知道,在他没有加一前,加一时,加二时,….,加m-1时字典序最小的序列的第k(和上面的k没有关系)个元素分别是几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三个整数n,m,k表示序列长度,取模的数和要求的序列的第几个元素。
接下来一行n个整数表示初始序列。

输出描述

m个整数表示答案。

输入

5 6 3
1 2 1 2 3

输出

1
2
3
5
5
0

备注

对于30%的数据,1≤n,m≤100;
对于100%的数据,1≤n,m≤50000, 1≤k≤n, 0≤a[i]<m;

算法分析

这道题第一眼看上去,就动不了手,想了半天,看了题解才明了

这道题目的关键点在于:只有某一个数字出现了对于m的溢出时,序列才会发生改变

但怎么对初始序列和改变以后的序列进行重新组合排序呢?

这里就用到了**二分**,二分去寻找LCP(最长公共前缀),并且比较LCP后的那个数字,如果数字更小,那么这个数字就应该放在队首。

这个解题思路成立的关键点在于**不停地把头上的元素放到尾巴上** ,因此可以把序列看作一个循环队列。

解题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t long long

const int N=20;
const int base=1e9+7;
int n,m,k,l,r,ans,mid,a[N],ha[N],p[N];
vector<int>v[N];

int bj(int x,int y,int add)
{
    l = 0;r = n;

    while(l<r)
    {
        mid = (l + r + 1) / 2;
        
        //以x为起点,和以y为起点的长度为mid的子序列,是否相等
        if(ha[x + mid - 1] - ha[x - 1] * p[mid] == ha[y + mid - 1] - ha[y - 1] * p[mid])
            l = mid;    //相等就把可能想等的子序列的长度扩大。
        else
            r = mid - 1;    //不等就把可能的想等的子序列的长度缩小
    }

    //l实际上是 以x为起点,和以y为起点相等的最大长度
    //如果l==n,就意味着x和y实际上是相同的位置,得到的长度为n的序列
    if(l == n)
        return x;
    
    //因为以x为起点,和以y为起点的序列相同的,那么就比较这两个串后的那个不同的数字,
    //将小的字符的下标返回,作为序列的排头元素
    //(以x为起点和以y为起点的长度为l的串是等价的,因此可以将这之后的更小的字典的数字替换到第一个位置)
    if((a[x + l] + add) % m <= (a[y + l] + add) % m)
        return x;
    else{
        //否则返回y
        return y;
    }
}

signed main()
{
    scanf("%lld%lld%lld",&n,&m,&k);
    for(int i = 1; i <= n; i++)
    {
        scanf("%lld",&a[i]);
        v[m-a[i]].push_back(i); //记录的是加i次后会改变的数字集
        a[i + n] = a[i];	//多存一轮在末尾,类似于尾首相连
    }
    
    //一维字符串hash
    for(int i = 1; i <= n + n; i++)
        ha[i] = ha[i - 1] * base + a[i];
    p[0] = 1;
    for(int i = 1; i <= n + n; i++)
        p[i] = p[i-1] * base;
    //一维字符串hash
    
    //反复寻找可以作为排头的数字的下标
    ans = 1;
    for(int i = 2; i <= n; i++)
        ans = bj(ans, i, 0);
    
    printf("%lld\n",a[ans + k - 1]);
    
    for(int i = 1; i < m; i++)
    {
        //如果加第i次时,有数字会发生对m的溢出,那么这个序列就会发生变化
        //那么就需要重新计算序列的排序顺序
        //如果没有,那么就是原排序顺序,则还是那个位置
        if(v[i].size())
        {
            //否则就以这个发生改变的数字为序列的排头元素
            ans = v[i][0];
            //用这个排头元素去寻找 后面有可能作为排头的元素 是否比当前这个排头形成的序列字典序更小
          	//返回作为排头元素的元素下标
            for(int j = 1; j < v[i].size(); j++)
                ans = bj(ans, v[i][j], i);
        }
        printf("%lld\n",(a[ans + k - 1] + i) % m);
    }
    
    return 0;
}

代码巧妙点

一、预处理

for(int i = 1; i <= n; i++)
{
    scanf("%lld",&a[i]);
    v[m-a[i]].push_back(i); //记录的是加i次后会改变的数字集
    a[i + n] = a[i];	//多存一轮在末尾,类似于尾首相连
}

1、vector数组v在输入时就预先存入在加i时,会发生对m溢出的数字

2、在a数组中多存一轮序列,就不用复杂的去考虑头尾移动的复杂情况(因为可以将头元素移动到尾部)

二、在加的过程中要多次寻找

    if(v[i].size())
    {
        //否则就以这个发生改变的数字为序列的排头元素
        ans = v[i][0];
        //用这个排头元素去寻找 后面有可能作为排头的元素 是否比当前这个排头形成的序列字典序更小
      	//返回作为排头元素的元素下标
        for(int j = 1; j < v[i].size(); j++)
            ans = bj(ans, v[i][j], i);
    }

因为,一次加1的操作可能导致多个数同时发生对m溢出。

所以,要在此次 发生对m溢出的数 中,通过比较去寻找真正的排头元素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省下洗发水钱买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