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本文参考自cys大佬的总结:链接


一、物理层

1.通信方式

  1. 全双工通信:
  • 值的是通信双方可以随时发送和接收信号
  • 类似打电话;
  1. 半双工通信:
  • 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信号,但是同一时刻只有一方能够接收,另一方发送
  • 类似对讲机。
  1. 单工通信:
  • 只有一方只能发送,另一方只能接收;
  • 如广播。

2. 调制与解调

  • 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只能采用0-1的离散信号,但是要在线路上传输就需要转为模拟信号(连续的信号)。
  • 调制就是将离散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就是反向过程。

二、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
  • 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加上mac首部和帧首帧尾等控制信息,封装成数据帧在链路上传输;
  1. 透明传输
  • 帧需要特殊的开始与结束符,若用户数据中出现这些信息可能会造成传输错误,因此需要对开始、结束符进行转义,同时,这些转义字符本身也需要处理,而不需要用户去解决特殊字符的问题;
  1. 差错校验
  • 负责对传输数据进行校验,但不负责纠错,纠错交由上层处理
  • 目前常用crc校验;

2. 信道种类

  1. 广播信道
  • 一台主机发出信号,连接到同一网络的其他计算机都能同时收到;
  • 以太网是典型的广播信道。
  1. 点对点信道
  • 两台主机一对一的通信信道。需要封装为帧,提供通信双方的信息。
  • 常使用PPP协议进行点对点通信。

信道与通信方式不是一回事:
如:广播信道其实也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当其他主机接到点对点的帧时,如果发现数据的MAC地址不是给自己的,就丢弃他,也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

3. 广播通信

  1. 主要协议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collision setection)
  • cs:载波监听,一边发帧,一边监听有没有发生碰撞;
    + 若发生碰撞,电压会有变化;
  • ma:多点接入,多台主机同时连接到一根总线上;
  • cs:碰撞检测,一旦发现碰撞,自己的数据会因为碰撞出现差错,因此要重传;
  1. 使用广播通信的主要是局域网,而当前局域网技术基本上被以太网垄断:
  • 以太网帧:
  • 以太网帧
  • 以太网采取交换机作为设备:
  • 交换机具有自学习能力:第一次传递帧时,他不知道目标在哪个端口,就发送广播信号,交换机之后会根据目标返还的物理地址发送帧,并将这个地址对应的端口写在自己的表中,下次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进该端口

4. PPP协议

  1. PPP协议是用的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规定了主机与ISP之间传输的数据帧格式
  2. 这个协议的作用太抽象,暂时没弄明白。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信道复用

信道复用技术是为了提高传输信道的使用率:原本一条信道上只有一对通信方可以通信,其他人不能占据,可以使用下面技术来使得一条信道上使用的用户数量增多。

  1. 时分复用:不同用户分时间段使用传输信道;
  2. 频分复用: 按照不同信号的频率将同时传递的信号区分开;
  3. 统计时分复用:时分复用的时间分配不划分死,而是统计用户使用较多的时间段灵活分配时间;
  4. 波分复用:对应光载波信号,频分划分较困难,使用波长划分;
  5. 码分复用:使用一种数学处理方法(正交),将处理好地好几个用户的数据同时发送出去,每个用户经过反处理会发现这其中只有部分是对他有意义的,其他都是“乱码”。

7. 物理地址

每个网络适配器(网卡)都有一个物理地址,这是全球唯一的。
移动设备(如笔记本)一般有两个适配器:一个是无线,一个是有线的。因此就有两个MAC地址。

参考:
https://blog.csdn.net/michealoven/article/details/107850366?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Baidu-2.control&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Baidu-2.control

如果想看更详细的数据链路层内容,可以参考这个大佬的博客,很赞!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数据链层和网络层是构成OSI参考模型的三个重要层级。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数据链层在物理层的基础上为网络层提供服务,主要是将网络层交付的数据报可靠地传输到对方主机的网络层。而网络层则负责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地。 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比特,通过物理连接来提供可靠的传输。数据链层位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负责数据链的建立、维护和拆除,并实现帧的包装、传输、同步、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以太网是最常用的数据链层协议。网络层则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负责将数据从源端通过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地。<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408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数据链层](https://blog.csdn.net/JiangNan_1002/article/details/124369273)[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33.333333333333336%"] - *2*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物理层与数据链层](https://blog.csdn.net/qq_45927266/article/details/120955930)[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33.333333333333336%"] - *3* [一文看懂数据链层和网络层的区别](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731385/14831340)[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33.333333333333336%"]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