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DMIS5.0键槽对称度评价2023

文章详细阐述了一种使用DMIS软件进行对称度测量的过程,包括设置基准轴线、测量圆柱、构建对称点、投影到轴线、构造平面以及评价对称度。通过对点的测量和处理,确定对称度公差带,并计算最大偏差的两倍作为对称度结果。该方法强调了点对点评价和对称点距离基准平面的计算,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中心线)的共面(或共线)性误差。

对称度是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之间对称于中心平面的共面性要求(或对称于中心线、轴心线的共线性要求。)对称度公差带是指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轴线、轴心线)对称配置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公差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首先测量圆柱,并把圆柱轴线设置成 Z 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DE/MAN
DID(D2L40)=DEVICE/STOR,'D2L40'
OPEN/DID(D2L40),SNS
S(A0B0)=SNSDEF/PROBE,INDEX,POL,0.0,0.0,0.0000,0.0000,1.0000,189.6500,2.0000
SNSLCT/SA(A0B0)
SNSET/RETRCT,2.0000
SNSET/APPRCH,2.0000
F(圆柱1)=FEAT/CYLNDR,INNER,CART,0,0,1.0000,0,0,1.00000000,30.0000,-15.0000
CALL/EXTERN,DMIS,M(NETDMIS_AUTO_CYLINDER_1007),AUTOFIGURE,F(圆柱1),CYLNDR,CART,INNER,LSTSQR,0,0,0,0,0,1.00000000,$
30.0000,FALSE,FALSE,FALSE,10.0000,"",FALSE,FALSE,1.00000000,0,0,-180.0000,180.0000,1.0000,1.0000,4,2,$
TOUCH,CIRCLE,0.3000,XYPLAN,"",'9,-15.00000000,0,0,0,0,3.0000,0,0,0.0000',"EXT2","EXT3",ENDCAL
DATDEF/F(圆柱1),DAT(A_圆柱1)
D(坐标系1_S)=DATSET/DAT(A_圆柱1),ZDIR
SAVE/DA(坐标系1)

2.在键槽的两个侧面各测量一个点,构造两点的对称中点。

在A面、B面各采一个点,求对称 ,得到对称点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1)=FEAT/POINT,CART,-50.0000,15.0000,-3.0000,0,-1.00000000,0
CALL/EXTERN,DMIS,M(NETDMIS_AUTO_POINT_1007),AUTOFIGURE,F(1),POINT,CART,DME,-50.0000,15.0000,-3.0000,$
0,-1.00000000,0,0,0,0,FALSE,FALSE,FALSE,10.0000,"",FALSE,FALSE,0,FA(VECBLD),10.0000,2.5000,3,XYPLAN,"",$
"EXT1","EXT2","EXT3",ENDCAL
F(2)=FEAT/POINT,CART,-50.0000,-15.0000,-3.0000,0,1.00000000,0
CALL/EXTERN,DMIS,M(NETDMIS_AUTO_POINT_1007),AUTOFIGURE,F(2),POINT,CART,DME,-50.0000,-15.0000,-3.0000,$
0,1.00000000,0,0,0,0,FALSE,FALSE,FALSE,10.0000,"",FALSE,FALSE,0,FA(VECBLD),10.0000,2.5000,3,XYPLAN,"",$
"EXT1","EXT2","EXT3",ENDCAL
F(3)=FEAT/POINT,CART,-50.0000,0,-3.0000,0,0,1.00000000
CONST/POINT,F(3),MIDPT,FA(1),FA(2)

3.把上面的中点垂射到圆柱轴线上。两点连线设置为 负X 轴。并把投影点设为坐标系零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4)=FEAT/POINT,CART,0,0,-3.0000,-1.00000000,0,0
CONST/POINT,F(4),PROJPT,FA(3),FA(圆柱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在键槽的两个被测侧面,各至少测量四个点。然后对应顺序
(即: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构造平面。

请使用“特征阵列”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EOALG/PLANE,LSTSQR
F(平面1)=FEAT/PLANE,CART,-52.0000,15.0000,-7.0000,0,-1.00000000,0
CONST/PLANE,F(平面1),BF,FA(5),FA(6),FA(7),FA(8)
GEOALG/PLANE,LSTSQR
F(平面2)=FEAT/PLANE,CART,-52.0000,-15.0000,-7.0000,0,1.00000000,0
CONST/PLANE,F(平面2),BF,FA(9),FA(10),FA(11),FA(12)

5.构造“ZX坐标平面”并作为基准平面,以构造的平面为被测元素,评价对称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平面3)=FEAT/PLANE,CART,0,0,0,0,1.00000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对称度的定义,此例中对称度的公差带是两个平行平面,等分在基准两侧,测量值就等于偏差最大值绝对值的2倍。即0.029*2=0.058也就是上面NETDMSI软件的计算结果。

也就是说当构造成平面时,软件把点分成了组,点对点评价了三次,并把三对点中偏差最大的一组作为了对称度的结果。

对称度需要离散矢量点最佳拟合平面是为了将特征打包起来,测量点对的目的是进行一对一的评价多次,进而获取对称位置偏差的最大值。

对称度的计算方法就是用两平面的点求出对称点后,求到基准平面的距离,最大距离的两倍(到基准面的正负值)就是对称度。(两个平面上的点对应输入(一边一个,对应位置))

点集的方式计算元素是最接近于国际标准的方式。公差计算的结果是距离值,即离测量平面或直线最远的点与它相对于理论平面或直线的对称点的距离。这种方法只有在元素是测量或通过点。

评价的原理是:把点集中点两个一组取出构造中点,分别评价这些中点到基准的距离,其中最大距离乘2就是对称度的结果。

这里所说的基准就是要通过理解对称度要求的基准,来生成的。

粗建坐标系后再精确建立坐标系,主要是保证点元素测头半径修正方向不要有大的偏差(或取消测头半径补偿后再测点)。

果子建议不要直接当面测,而采用镜像的点来测。测量一组镜像点,构造它们的中点;依次测量若干组(依据工件的具体情况而言),利用中点参加计算,取其中偏差最大的一个值出报告。面的计算是以质心参加的,对于整个配合面而言,单用一个点不够严谨。用快规测量时,也应该对称测量。

软件在评价对称度时,会从点集中,取出第一、第二个点构造中点,求这个点到基准的距离。之后会按照这个顺序取后面两个点进行上面计算,最后软件会找出最大距离乘2,就是两面对称度的值。这就是软件评价对称度的计算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心诚的文字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