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原理

Synchronized

线程安全的主要诱因:

  • 存在共享数据(临界资源)

  • 存在多条线程共同操作这些共享数据,读写操作时发生指令交错

  • 例如:两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i++和i–操作,因为每一个操作都会被编译为多条字节码,字节码运行完之后,再回写到主内存的变量中,而多线程的指令会被CPU交错执行导致线程不安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安全分析

成员变量和静态变量线性安全?

  • 非共享,则线程安全
  • 共享,读操作线程安全、读写操作则需考虑线程安全

局部变量线性安全?

  • 局部变量线程安全,局部变量在每个线程的栈帧中,不存在共享
  • 局部变量引用对象(对象在堆中可能会被共享),对象未在方法体作用域外(即每个线程都会new一个对象,则都是操作的各自堆中的对象)线程安全、否则(多个线程操作同一个对象,有临界区域)需考虑线程安全

常见线程安全类

一下方法都加了Synchronized因此单个操作都是线程安全,但是组合起来不是原子的不能保证线程安全。

  • String
  • Integer
  • StringBuffer
  • Random
  • Vector
  • Hashtable
  • JUC并发包下的类
  • 不可变类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根本方法:

  • 同一时刻有且只有一个线程操作共享数据,其他线程必须等到该线程处理完数据后再对堆共享数据进行操作。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具体方法:

  • 阻塞式的解决方案:synchronized(俗称对象锁,对象锁保证了临界区代码的原子性,临界区内的代码是不可分割的、不会被线程切换所打断)、Lock
  • 非阻塞式的解决方案:原子变量

synchronized实现的互斥锁的特性:

  • 互斥性,即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线程持有某个对象锁,通过这种特性来实现多线程的协调机制,这样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对需要同步的代码块(复合操作)进行访问,互斥性也称为操作的原子性。
  • 可见性,必须确保在锁被释放之前,对共享变量所做的修改,对于随后获得该锁的另一个线程是可见的(即在获得锁时应获得最新共享变量的值),否则另一个线程可能是在本地缓存的某个副本上继续操作,从而引起不一致。同volatile的特性一致。
  • Synchronized锁的不是代码,锁的是对象。

同步与互斥

  • java中同步和互斥都采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完成,但是还是有区别
  • 互斥是保证临界区竞态条件发生,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临界区代码
  • 同步是由于线程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同,需要一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运行到某个点

获取的锁的分类:获取对象锁和获取类锁

  • 获取对象锁

    • 1.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this),synchronized(实例对象),锁是小括号中的实例对象)。
    • 2.同步非静态方法(synchronized method),锁是当前对象的实例对象。
  • 获取类锁,每个类只有一个类锁

    • 1.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类.class)),锁是小括号中的类的对象(Class对象)。
    • 2.同步静态方法(synchronized static method),锁是当前对象的类对象(Class对象)。

类锁和对象锁的总结

  • 有线程访问对象的同步代码块时,另外的线程可以访问该对象的非同步代码块。

  • 若锁住的是一个对象,一个线程在访问对象的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时,另一个访问对象的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的线程会被阻塞

  • 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锁互不干扰

  • 类锁由于是一种特殊的对象锁,因此特性和对象锁类似,而由于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锁,所以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使用类锁将会是同步的

  • 类锁和对象锁互不干扰

    package com.Interview.javabasic.thread;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Syn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f (threadName.startsWith("A")){
                async();
            }else if(threadName.startsWith("B")){
                synObjectBlock();
            }else if(threadName.startsWith("C")){
                synObjectMethod();
            }else{
                synClassBlock();
            }
        }
    
        /**
         * 异步方法
         */
        private void async(){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_Async_Start_"+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_Async_End_"+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this)
         */
        private void synObjectBlock()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ObjectBlock"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synchronized (this)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ObjectBlock_Start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ObjectBlock_End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同步非静态方法(synchronized method)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synObjectMetho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ObjectMethod"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ObjectMethod_Start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ObjectMethod_End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类.class))
         */
        private void synClassBloc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ClassBlock"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synchronized (SynThread.class)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ClassBlock_Start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ClassBlock_End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同步静态方法(synchronized static method)
         */
        private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syncClassMetho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cClassMethod"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cClassMethod_Start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_syncClassMethod_End_"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format(new Dat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线程八锁-实例

synchronized的基础

  • Java对象头
  • Monitor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龙果 java并发编程原理实战 第2节理解多线程并发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免费观看] 00:11:59分钟 | 第3节解析多线程与多进程的联系以及上下文切换所导致资源浪费问题 [免费观看] 00:13:03分钟 | 第4节学习并发的四个阶段并推荐学习并发的资料 [免费观看] 00:09:13分钟 | 第5节线程的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转换详解00:21:56分钟 | 第6节线程的初始化,中断以及其源码讲解00:21:26分钟 | 第7节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一)带返回值的方式00:17:12分钟 | 第8节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二)使用线程池00:15:40分钟 | 第9节Spring对并发的支持:Spring的异步任务00:11:10分钟 | 第10节使用jdk8提供的lambda进行并行计算00:14:22分钟 | 第11节了解多线程所带来的安全风险00:13:16分钟 | 第12节从线程的优先级看饥饿问题00:18:42分钟 | 第13节从Java字节码的角度看线程安全性问题00:25:43分钟 | 第14节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理论层面)00:13:59分钟 | 第15节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jvm层面)00:25:03分钟 | 第16节单例问题与线程安全性深入解析00:27:15分钟 | 第17节理解自旋锁,死锁与重入锁00:24:58分钟 | 第18节深入理解volatile原理与使用00:28:30分钟 | 第19节JDK5提供的原子类的操作以及实现原理00:27:10分钟 | 第20节Lock接口认识与使用00:19:54分钟 | 第21节手动实现一个可重入锁00:26:31分钟 | 第22节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详解00:49:04分钟 | 第23节使用AQS重写自己的锁00:31:04分钟 | 第24节重入锁原理与演示00:12:24分钟 | 第25节读写锁认识与原理00:18:04分钟 | 第26节细读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00:30:38分钟 | 第27节ReentrantReadWriteLock锁降级详解00:13:32分钟 | 第28节线程安全性问题简单总结00:15:34分钟 | 第29节线程之间的通信之wait/notify00:32:12分钟 | 第30节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理解等待唤醒机制00:20:50分钟 | 第31节Condition的使用及原理解析00:17:40分钟 | 第32节使用Condition重写wait/notify案例并实现一个有界队列00:22:05分钟 | 第33节深入解析Condition源码00:21:15分钟 | 第34节实战:简易数据连接池00:24:53分钟 | 第35节线程之间通信之join应用与实现原理剖析00:10:17分钟 | 第36节ThreadLocal 使用及实现原理00:17:41分钟 | 第37节并发工具类CountDownLatch详解00:22:04分钟 | 第38节并发工具类CyclicBarrier 详解00:11:52分钟 | 第39节并发工具类Semaphore详解00:17:27分钟 | 第40节并发工具类Exchanger详解00:13:47分钟 | 第41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源码解析00:29:57分钟 | 第42节提前完成任务之FutureTask使用00:11:43分钟 | 第43节Future设计模式实现(实现类似于JDK提供的Future)00:19:20分钟 | 第44节Future源码解读00:29:22分钟 | 第45节Fork/Join框架详解00:28:09分钟 | 第46节同步容器与并发容器00:18:44分钟 | 第47节并发容器CopyOnWriteArrayList原理与使用00:15:52分钟 | 第48节并发容器ConcurrentLinkedQueue原理与使用00:31:03分钟 | 第49节Java中的阻塞队列原理与使用00:26:18分钟 | 第50节实战:简单实现消息队列00:11:07分钟 | 第51节并发容器ConcurrentHashMap原理与使用00:38:22分钟 | 第52节线程池的原理与使用00:42:49分钟 | 第53节Executor框架详解00:36:54分钟 | 第54节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一)00:55:34分钟 | 第55节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二)00:24:36分钟 | 第56节JDK8的新增原子操作类LongAddr原理与使用00:17:45分钟 | 第57节JDK8新增锁StampedLock详解00:29:37分钟 | 第58节重排序问题00:23:19分钟 | 第59节happens-before简单概述00:15:17分钟 | 第60节锁的内存语义00:13:54分钟 | 第61节volatile内存语义00:12:04分钟 | 第62节final域的内存语义00:34:07分钟 | 第63节实战:问题定位00:07:48分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敲代码的胖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