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包现象和HTTP协议

黏包现象

什么是黏包

  • 当发送网络数据时,tcp协议会根据Nagle算法将时间间隔短,数据量小的多个数据包打包成一个数据包,先发送到自己操作系统的缓存中,然后操作系统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程序所对应操作系统的缓存中,最后将目标程序从缓存中取出,而第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应用程序并不知道,所以会直接取出数据或者取出部分数据,留部分数据在缓存中,取出的数据可能第一个数据包和第二个数据包粘到一起
  • 下面通过代码来说明黏包现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端其实是发了两条信息,而服务端将这两条信息合并为了一条信息,这就是黏包现象,因为应用程序并不知道第一个数据的长度,是从缓存中直接抽取一部分数据,所以可能会出现这种,两次的信息黏在一起的现象。

解决方案

  • 接下来讨论上述黏包现象的解决方案,在这之前先引入一个模块,叫做struct模块,struct模块中最重要的两个函数为pack和unpack
  • pack函数:作用是将数据以一定的方式打包成二进制格式。
  • unpack函数:作用是从写好的二进制文件中读出文件。
  • 引入struct模块以后,我们解决黏包的思路就有了,因为黏包现象是因为不知道第一个数据的长度引起的,故而我们可以在发送真正的数据之前,先发送第一个数据的长度给服务端,而pack函数固定将数据打包成4个长度的二进制文件使得我们可以将第一次接收的长度设为固定的4,从而很好的阻止接收长度时出现黏包现象,有了长度之后不但可以解决黏包现象,还可以解决由于数据过大,超过接收的最大值导致数据一次不能接收完成的问题。
  • 具体的代码如下:
  •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def main():
    clien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27.0.0.1', 7890))

    # 1.先接收报头
    header = client.recv(4)
    # 2.从报头中解析出数据长度
    data_size = struct.unpack('i', header)[0]

    # 3.接收真实的数据
    recv_size = 0
    total_data = b''
    while recv_size < data_size:
        data_recv = client.recv(1024)
        total_data += data_recv
        recv_size += len(data_recv)

    print(total_data.decode('utf-8'))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