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扣LeetCode第26题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该博客详细解析了如何在O(1)额外空间复杂度下解决LeetCode第26题,即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元素。通过使用双指针技巧,可以在原地修改数组并保持元素的相对顺序。具体步骤包括初始化两个指针i和j,然后遍历数组,当遇到重复元素时,j指针后移,否则将j指向的值放入i的下一个位置,并同时移动i和j。最后返回i+1作为新数组长度。这种方法有效地删除了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力扣LeetCode第26题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题目:
给你一个 升序排列 的数组 nums ,请你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每个元素 只出现一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元素的 相对顺序 应该保持 一致 。

由于在某些语言中不能改变数组的长度,所以必须将结果放在数组nums的第一部分。更规范地说,如果在删除重复项之后有 k 个元素,那么 nums 的前 k 个元素应该保存最终结果。

将最终结果插入 nums 的前 k 个位置后返回 k 。

不要使用额外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move-duplicates-from-sorted-array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思路:
1、使用双指针,一个指针i始终指着已经排好的结果的数组的最后一位,一个指针j始终往后移动。
2、初始时第一位是不用去判断重复的,那么第一位就是已经排好的最后一个位置,初始i的下标就是0,从第二才开始要去判断是否和前面的相同,所以移动的指针j下标为1.
3、如果i所指向的元素和j所指向的元素相同,j继续往后走一个,如果j所指向的值和i所指向的值不同,此时j指向的值应该排到i所指向的值的后面,由于i始终指向已经排好的数组的最后一个数组所以i也需要加1,i的位置到j的位置这中间的相同的值是不需要的,j加1继续下一轮判断,直到j到达了数组末尾结束,最终i也是指向已经排好的数组的最后一个值的下标,那么返回的个数就是i+1。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
        if(nums==null||nums.length==1){
            return nums.length;
        }
        int i=0,j=1;
        while(j<nums.length){
            if(nums[i]==nums[j]){
                j++;
            }else{
                i++;
                nums[i]=nums[j];
                j++;
            }
        }
        return i+1;
    }
}

图解:
例如一个有序数组[1,1,2,3,3] 他的结果应该是3且最终数组是[1,2,3,,]
初始指针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轮循环过后
此时i和j所对应的值相同,j往后移动一个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轮循坏过后
此时i的值和j不同,j的值需要放到i所对应的后面并且i也需要往后移动一个位置,j也需要往下移动一个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轮循环过后
此时j所指向的值与i指向的值不同,j的值需要放到i的后面,i往后移动一个,j也继续往下移动一个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j=4小于数组的长度5进行最后一次循环,此时j指向的值等于i指向的值,i不动,此时i的下标为2,输出的长度为3即i+1。

算法专题:力扣LeetCode算法专题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找到在LeetCode上关于顺序表的练习。首先,我得明确顺序表在数据结构中的定义和特点。顺序表通常指的是用数组实现的线性表,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支持随机访问。常见的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扩容等。 接下来,我需要回想LeetCode上有哪些目涉及这些操作。用户提到的“数据结构顺序表练习”可能包括数组的基本操作,比如插入删除元素、合并数组、动态扩容等问。虽然LeetCode没有直接以“顺序表”命名的标签,但很多数组相关的目都可以视为顺序表的应用。 然后,我需要查阅之前的引用资料。例如,引用[1]提到有一个整理好的刷顺序,可能包含数组相关目。引用[3]建议抓住重点刷,特别是面试常考的目。而引用[4]中提到了堆排序、图遍历等算法,可能和数组操作相关。 接下来,我应该列举具体的目。例如: 1.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LeetCode 26):这涉及原地删除重复元素,保持顺序表的有序性,考察双指针的应用。 2. 合并两个有序数组LeetCode 88):合并操作是顺序表的基本操作,需要处理数组的插入和移动。 3. 移除元素(LeetCode 27):同样是原地修改数组,练习删除操作。 4. 移动零(LeetCode 283):将零移到末尾,保持其他元素顺序,考察元素移动和双指针。 5. 数组拆分(LeetCode 561):可能需要先排序再处理,涉及数组排序和元素访问。 6. 最大连续1的个数(LeetCode 485):遍历数组,统计连续元素,属于基础操作。 此外,动态数组的实现目如设计可变数组(LeetCode 706?不确定,可能需要确认),或者像“设计循环队列”(LeetCode 622)这样的目,可能更直接涉及顺序表的结构设计。 然后,我需要确保这些目在LeetCode上确实存在,并且符合用户的需求。可能需要检查号是否正确,比如LeetCode 26、88等是否对应所述的问。 最后,生成相关问,引导用户进一步练习,比如如何优化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或者动态扩容的策略等。 注意,回答中需要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比如引用[1]和[3]关于刷顺序和重点的内容,但用户给出的引用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些目,所以可能需要调整引用标记的位置,确保正确关联。例如,在推荐按顺序刷时引用[1],在提到面试重点时引用[3]。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考整理成符合用户要求的结构:先回答推荐的练习,给出目和解析,然后生成相关问。同时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表达,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在这个问中可能涉及的数学内容较少,可能不需要太多公式。代码部分用代码块包裹,但用户提供的示例中没有代码,所以可能需要根据情况添加。</think>### 数据结构顺序表练习推荐(LeetCode平台) 顺序表(数组实现)的核心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和动态扩容,以下是LeetCode上相关经典目及解析: --- #### 1.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LeetCode 26) **要求**:原地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元素,返回新长度。 **关键点**:双指针法,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1)$[^1]。 **示例代码**: ```python def removeDuplicates(nums): if not nums: return 0 slow = 0 for fast in range(1, len(nums)): if nums[fast] != nums[slow]: slow += 1 nums[slow] = nums[fast] return slow + 1 ``` --- #### 2. **合并两个有序数组**(LeetCode 88) **要求**:将两个有序数组合并到第一个数组中,保持有序。 **关键点**:逆序双指针,避免覆盖原数据,时间复杂度$O(m+n)$[^3]。 --- #### 3. **移除元素**(LeetCode 27) **要求**:原地删除所有等于特定值的元素。 **解析**:与LeetCode 26类似,双指针覆盖操作,空间复杂度$O(1)$。 --- #### 4. **移动零**(LeetCode 283) **要求**:将数组中的零移动到末尾,保持非零元素顺序。 **关键点**:双指针法,先处理非零元素再补零。 --- #### 5. **设计循环队列**(LeetCode 622) **要求**:基于数组实现循环队列,支持入队、出队等操作。 **核心难点**:利用取模运算处理队列头尾指针,避免假溢出[^4]。 --- #### 6. **动态扩容实践** LeetCode虽无直接考察动态数组实现的目,但以下目隐含扩容思想: - **加一**(LeetCode 66):处理数字数组的进位,可能涉及扩容。 - **螺旋矩阵**(LeetCode 54):遍历时需控制边界,类似动态调整容量。 --- ### 刷建议 1. 按照目难度从简单到中等逐步练习,例如先完成LeetCode 26、27,再挑战循环队列设计。 2. 面试重点练习双指针和原地操作类目,如合并数组、删除元素。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