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长期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激励自己,一晚却觉不对劲。认为其主旨中对人本身角色的体现不足,现实中忧患未必使人成长。作者重新解读,指出‘忧患’应是主观的,身处逆境主动思考突破才是‘生于忧患’的关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用来激励自己的。可是有一晚在默默念叨这篇文章的时候,却让我感到很不对劲。

一篇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以致于其中心论点已经达到老生常谈的文章,我却突然觉得我从来没有读懂过其真正的含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虑敌患让人成长茁壮,安逸享乐让人颓废止步。乍一看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真的是再清楚不过了。可是事实是这样吗?想想我们现实生活之中,因为天灾人祸、贫富不均、资本压榨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很少吗?如若忧患磨砺人的心性,那么为什么会阶级固化呢?那我们怎么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呢?那么出生在底层的人民,为什么越难越有所成就呢?说好的于忧患而生呢?

即便不看如今的社会,即使是作者自己论述的框架以内,也还是有说不通的地方。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之中只有舜一人而已吗?为何只有一个舜呢?版筑鱼盐之间又何止傅说胶鬲两人而已呢?

这篇文章让我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是在其主旨之中,人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似乎不那么重要。似乎若你是天选之人,那么你就等着吧,你做什么都不顺利,等你把这一切都承受了,你自然而然有能力去做大事了。

细细想来也许是这种简单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是错误的。在这种理解之下,后文的“人恒过,······而后喻”这一段显得异常的突兀,作者为什么突然开始论述这些?“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觉得这篇文章之中有一些隐含的意思。人本身的作用并不是sit there and wait 那么简单。畎亩之中万千人却只有一个舜,我想“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才是关键。

身处逆境之中却把逆境当成对自身的考验。时时刻刻思考如何突破逆境,如何战胜敌患,你的苦恼会展现在你的脸上,你的念念不忘会在你不经意之间透露出来,你会吸引到和你一样想要突破逆境的人,你会不由自主和他们合作,而这些才是所谓的“生”。

所谓生于忧患,“忧患”不是客观的忧患,而是主观的忧患。不是外在的苦难,而是你主动思考想要突破逆境之时,你自身所经历的苦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