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常用命令总结

1、docker常用命令

#启动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停止docker:

systemctl stop docker

#重启docker: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禁用docker开机自启:

systemctl disable docker

#设置docker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查看docker运行状态命令:

systemctl status docker

#查看docker版本:

docker -v

#显示docker系统的信息:

docker info

#查看docker镜像:

docker images

#镜像添加一个新的标签:

docker tag id imageName:标签

#查看所有docker容器:

docker ps -a

#查看正在运行的docker容器:

docker ps

#删除镜像:

docker rmi 镜像名:标签  
或
docker rmi 镜像id

#启动、停止、重启、容器:

docker start/stop/restart name/id

#杀掉容器:

docker kill redis

#删除容器:

#删除未运行的容器
docker rm name/id
#删除正在运行的容器
docker rm -f name/id

#进入容器:

docker exec -it name/id /bin/bash

#保存/导出镜像:

docker save -o image.tar imageName:标签
或
docker export 镜像id/name > /路径/imageName.tar

#加载/导入镜像:

docker load < /路径/imageName.tar
或
docker import /路径/imageName.tar

#从容器创建一个新的镜像:docker commit

语法:docker commit [OPTIONS] CONTAINER [REPOSITORY[:TAG]]
OPTIONS说明:
-a :提交的镜像作者;
-c :使用Dockerfile指令来创建镜像;
-m :提交时的说明文字;
-p :在commit时,将容器暂停。
例如:
docker commit  a404c6c174a2  mymysql:v1

#宿主机容器之间拷贝文件:

#宿主机—容器:
docker cp 宿主机目录 容器id/容器名称:容器路径
#容器—宿主机:
docker cp 容器id/容器名称:容器路径  宿主机目录

#查看镜像或者容器详细信息:

docker inspect id/name

-f :指定返回值的模板文件。
-s :显示总的文件大小。
–type :为指定类型返回JSON。

docker run 命令参数
-d, --detach=false           指定容器运行于前台还是后台,默认为false    
-i, --interactive=false      打开STDIN,用于控制台交互   
-t, --tty=false		         分配tty设备,该可以支持终端登录,默认为false   
-u, --user=""                指定容器的用户   
-a, --attach=[]              登录容器(必须是以docker run -d启动的容器) 
-w, --workdir=""	         指定容器的工作目录  
-c, --cpu-shares=0	         设置容器CPU权重,在CPU共享场景使用   
-e, --env=[]                 指定环境变量,容器中可以使用该环境变量   
-m, --memory=""              指定容器的内存上限   
-P, --publish-all=false      指定容器暴露的端口Docker 会随机映射一个 49000~49900   
-p, --publish=[]             指定容器暴露的端口  
-h, --hostname=""            指定容器的主机名   
-v, --volume=[]              给容器挂载存储卷,挂载到容器的某个目录   
--volumes-from=[]            给容器挂载其他容器上的卷,挂载到容器的某个目录 
--cap-add=[]                 添加权限,权限清单详见:http://linux.die.net/man/7/capabilities   
--cap-drop=[]                删除权限,权限清单详见:http://linux.die.net/man/7/capabilities   
--cidfile=""                 运行容器后,在指定文件中写入容器PID值,一种典型的监控系统用法   
--cpuset=""                  设置容器可以使用哪些CPU,此参数可以用来容器独占CPU   
--device=[]                  添加主机设备给容器,相当于设备直通   
--dns=[]                     指定容器的dns服务器   
--dns-search=[]              指定容器的dns搜索域名,写入到容器的/etc/resolv.conf文件   
--entrypoint=""              覆盖image的入口点   
--env-file=[]                指定环境变量文件,文件格式为每行一个环境变量   
--expose=[]                  指定容器暴露的端口,即修改镜像的暴露端口   
--link=[]                    指定容器间的关联,使用其他容器的IP、env等信息   
--lxc-conf=[]                指定容器的配置文件,只有在指定--exec-driver=lxc时使用   
--name=""                    指定容器名字,后续可以通过名字进行容器管理,links特性需要使用名字   
--net="bridge"               容器网络设置: 
                             bridge 使用docker daemon指定的网桥      
                             host    //容器使用主机的网络   
                             container:NAME_or_ID  >//使用其他容器的网路,共享IP和PORT等网络资源   
                             none 容器使用自己的网络(类似--net=bridge),但是不进行配置  
--privileged=false           指定容器是否为特权容器,特权容器拥有所有的capabilities   
--restart="no"               指定容器停止后的重启策略: 
                             no:容器退出时不重启   
                             on-failure:容器故障退出(返回值非零)时重启  
                             always:容器退出时总是重启   
--rm=false                   指定容器停止后自动删除容器(不支持以docker run -d启动的容器)   
--sig-proxy=true             设置由代理接受并处理信号,但是SIGCHLD、SIGSTOP和SIGKILL不能被代理

#加入docker组

#创建docker用户组
sudo groupadd docker
#普通用户加入docker用户组
sudo gpasswd -a 用户名 docker
#重启docker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刷新用户组
newgrp - docker

2、docker网络模式:

docker自身的4种网络工作方式,和一些自定义网络模式
安装Docker时,它会自动创建三个网络,bridge(创建容器默认连接到此网络)、 none 、host
host: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
Container: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IP、端口范围。
None:该模式关闭了容器的网络功能。
Bridge: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设置IP等,并将容器连接到一个docker0虚拟网桥,通过docker0网桥以及Iptables nat表配置与宿主机通信。
安装Docker时,它会自动创建三个网络。你可以使用以下docker network ls命令列出这些网络
Docker内置这三个网络,运行容器时,你可以使用该–network标志来指定容器应连接到哪些网络。
该bridge网络代表docker0所有Docker安装中存在的网络。除非你使用该docker run --network=选项指定,否则Docker守护程序默认将容器连接到此网络。
我们在使用docker run创建Docker容器时,可以用 --net 选项指定容器的网络模式,Docker可以有以下4种网络模式:
host模式:使用 --net=host 指定。
none模式:使用 --net=none 指定。
bridge模式:使用 --net=bridge 指定,默认设置。
container模式:使用 --net=container:NAME_or_ID 指定。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Docker的各个网络模式。

2.1、Host

相当于Vmware中的桥接模式,与宿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中,但没有独立IP地址。众所周知,Docker使用了Linux的Namespaces技术来进行资源隔离,如PID Namespace隔离进程,Mount Namespace隔离文件系统,Network Namespace隔离网络等。一个Network Namespace提供了一份独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卡、路由、Iptable规则等都与其他的Network Namespace隔离。一个Docker容器一般会分配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但如果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
例如,我们在10.10.0.186/24的机器上用host模式启动一个含有nginx应用的Docker容器,监听tcp80端口。
当我们在容器中执行任何类似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环境时,看到的都是宿主机上的信息。而外界访问容器中的应用,则直接使用10.10.0.186:80即可,不用任何NAT转换,就如直接跑在宿主机中一样。但是,容器的其他方面,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和宿主机隔离的。

2.2 Container

在理解了host模式后,这个模式也就好理解了。这个模式指定新创建的容器和已经存在的一个容器共享一个Network Namespace,而不是和宿主机共享。新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IP、端口范围等。同样,两个容器除了网络方面,其他的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隔离的。两个容器的进程可以通过lo网卡设备通信。

2.3 None

该模式将容器放置在它自己的网络栈中,但是并不进行任何配置。实际上,该模式关闭了容器的网络功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是有用的:容器并不需要网络(例如只需要写磁盘卷的批处理任务)。
overlay
在docker1.7代码进行了重构,单独把网络部分独立出来编写,所以在docker1.8新加入的一个overlay网络模式。Docker对于网络访问的控制也是在逐渐完善的。

2.4 Bridge

相当于Vmware中的Nat模式,容器使用独立network Namespace,并连接到docker0虚拟网卡(默认模式)。通过docker0网桥以及Iptables nat表配置与宿主机通信;bridge模式是Docker默认的网络设置,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Network Namespace、设置IP等,并将一个主机上的Docker容器连接到一个虚拟网桥上。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此模式。、Brie模式

2.4.1、Bridge模式的拓扑

当Docker server启动时,会在主机上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此主机上启动的Docker容器会连接到这个虚拟网桥上。虚拟网桥的工作方式和物理交换机类似,这样主机上的所有容器就通过交换机连在了一个二层网络中。接下来就要为容器分配IP了,Docker会从RFC1918所定义的私有IP网段中,选择一个和宿主机不同的IP地址和子网分配给docker0,连接到docker0的容器就从这个子网中选择一个未占用的IP使用。如一般Docker会使用172.17.0.0/16这个网段,并将172.17.0.1/16分配给docker0网桥(在主机上使用ifconfig命令是可以看到docker0的,可以认为它是网桥的管理接口,在宿主机上作为一块虚拟网卡使用)。单机环境下的网络拓扑如下,主机地址为10.10.0.186/24。

2.4.2、Docker:网络模式详解

Docker完成以上网络配置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 在主机上创建一对虚拟网卡veth pair设备。veth设备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组成了一个数据的通道,数据从一个设备进入,就会从另一个设备出来。因此,veth设备常用来连接两个网络设备。
  2. Docker将veth pair设备的一端放在新创建的容器中,并命名为eth0。另一端放在主机中,以veth65f9这样类似的名字命名,并将这个网络设备加入到docker0网桥中,可以通过brctl show命令查看。
  3. 从docker0子网中分配一个IP给容器使用,并设置docker0的IP地址为容器的默认网关。
    网络拓扑介绍完后,接着介绍一下bridge模式下容器是如何通信的。
    2.4.3、bridge模式下容器的通信
    在bridge模式下,连在同一网桥上的容器可以相互通信(若出于安全考虑,也可以禁止它们之间通信,方法是在DOCKER_OPTS变量中设置–icc=false,这样只有使用–link才能使两个容器通信)。
    Docker可以开启容器间通信(意味着默认配置–icc=true),也就是说,宿主机上的所有容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相互通信,这可能导致拒绝服务攻击。进一步地,Docker可以通过–ip_forward和–iptables两个选项控制容器间、容器和外部世界的通信。
    容器也可以与外部通信,我们看一下主机上的Iptable规则,可以看到这么一条
    这条规则会将源地址为172.17.0.0/16的包(也就是从Docker容器产生的包),并且不是从docker0网卡发出的,进行源地址转换,转换成主机网卡的地址。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主机有一块网卡为eth0,IP地址为10.10.101.105/24,网关为10.10.101.254。从主机上一个IP为172.17.0.1/16的容器中ping百度(180.76.3.151)。IP包首先从容器发往自己的默认网关docker0,包到达docker0后,也就到达了主机上。然后会查询主机的路由表,发现包应该从主机的eth0发往主机的网关10.10.105.254/24。接着包会转发给eth0,并从eth0发出去(主机的ip_forward转发应该已经打开)。这时候,上面的Iptable规则就会起作用,对包做SNAT转换,将源地址换为eth0的地址。这样,在外界看来,这个包就是从10.10.101.105上发出来的,Docker容器对外是不可见的。
    那么,外面的机器是如何访问Docker容器的服务呢?我们首先用下面命令创建一个含有web应用的容器,将容器的80端口映射到主机的80端口。
    然后查看Iptable规则的变化,发现多了这样一条规则:
    此条规则就是对主机eth0收到的目的端口为80的tcp流量进行DNAT转换,将流量发往172.17.0.2:80,也就是我们上面创建的Docker容器。所以,外界只需访问10.10.101.105:80就可以访问到容器中的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自定义Docker使用的IP地址、DNS等信息,甚至使用自己定义的网桥,但是其工作方式还是一样的。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