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GaussDB与Oracle、AWS对比有哪些优劣?
华为GaussDB与Oracle、AWS对比有哪些优劣?
数据库是计算机行业的基础核心软件,所有应用软件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都要与其进行数据交互。
数据库的开发难度,不仅体现在与其他基础器件的适配,更在于如何实现对数据高效、稳定、持续的管理。
Oracle、微软的数据库之所以能长久不衰,一方面在于其强大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迭代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其对数据库的Knowhow理解足够深,这个是其他厂商短期难以超越的。
华为在数据库领域逐步取得新的突破。2019年华为推出了新一代的数据库产品Gauss数据库,该产品已经在金融、能源、政企等国内客户得到上线应用。
华为Gauss数据库:AI原生&支持异构计算
华为在数据库领域已经有12年的开发经验,从早期的摸索到现在的产品逐步成熟,中间也是经历了很多历程。
华为的数据库产品系列命名为:GaussDB,高斯数据库。华为GaussDB是一个企业级AI-Native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采用MPP架构,支持行存储与列存储,提供PB级别数据量的处理能力。
华为Gauss数据库是全球首款AI-Native数据库,能够同时支持X86、ARM、GPU、NPU等异构计算。
华为Gauss数据库:三大产品线系列
GaussDB:三大产品线系列。目前华为已经开发有三个产品系列:GaussDB 100、GaussDB 200、GaussDB 300。
1)GaussDB 100:主要以OLTP为主。目前该产品已经应用在招商银行。
2)GaussDB 200:以OLAP为主,兼顾OATP。该产品目前已经在工商银行得到上线应用。
3)GaussDB 300:HTAP,是企业级分布式HTAP数据库。
华为Gauss数据库:华为IT生态体系不可或缺
从生态体系来看,Oracle数据库成为全球第一数据库的地位,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版本的更新升级,更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IT生态体系的逐步确立有关。
Oracle数据库世界霸主地位,是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Intel X86芯片一起建立的PC时代的IT底层生态而逐步确立的。
而AWS数据库则是适应了互联网时代新的计算场景对数据库的新需求,再加上自身的云生态体系,逐步迎来了客户使用的推广。
从华为Gauss数据库来看,华为IT架构的底层生态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这些在华为IT体系内部是高度耦合的。
风险提示:数据库技术升级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数据库产品应用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数据库应用场景拓展低于预期风险。
华为数据库分析
数据库是计算机行业的基础核心软件,所有应用软件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都要与其进行数据交互。
2008年阿里提出“去IOE”,而10年之后,我们现在来看,发现Oracle的数据库是最难替换的。
不仅是因为Oracle的数据库沉淀了大量的企业客户数据,更是因为数据库产品开发难度确实比较大。
数据库的开发难度不亚于操作系统,属于整个IT架构的基础软件。
而且数据库的开发需要与底层计算架构高度相关和耦合,是适配X86架构,还是适配ARM架构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数据库的与其他基础器件的适配,数据库难度更大的地方在于如何实现对数据高效、稳定、持续的管理。
Oracle、微软的数据库之所以能长久不衰,一方面在于其强大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迭代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其对数据库的Knowhow理解足够深,这个是其他厂商短期难以超越的。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华为数据库。华为在IT的底层架构,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基础架构,建立华为生态。我们这次把华为数据库进行讲解,并对目前主流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只有对比,才能发现不同。
华为DB开发历程
华为对数据库的开发经历了长达12年左右的时间。
2007年,华为开始着手研发内存数据库,项目代号为GMDB。这个项目的背景是,当时电信实施实时计费,电信行业对数据库有特殊的要求,有些需要定制化开发。而当时国外的数据库产品主要是标准化产品。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华为当时开始研发内存数据库。
2010年,华为开始从内存数据库向通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拓展,逐步将非内存数据库的功能融入到数据库产品中。
2012年,华为数据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GMDB开始逐步商用化,主要应用于电信计费。同时,该产品也在华为内部的部分部门开始使用。
2013年,华为OLTP数据库开始上线。
2014年,华为开发出第一个OLAP数据库版本。
2015年,华为与工商银行一起联合研发。Gauss OLAP数据库在工商银行上线,逐步替代海外的数据仓库。
2017年,华为与招商银行一起联合开发GaussDB。同时,华为启动面向事务和分析混合处理的数据库开发,即HT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