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各领域资料分享专区(不定期更新):
一、那道解不开的“人生题”:天才少年的最后24小时
2025年4月1日,沈阳的樱花刚开,16岁的于行健从高楼坠落。
他口袋里装着国际竞赛金牌,草稿纸上写满未完成的公式,但没人知道,这个“人形解题器”为何解不开自己的心结。
坠楼前,他喊出的那句“妈妈,救我”,比任何奥数题都直白。而父亲在悼文中称他为“魔丸”,字里行间都是对儿子“叛逆”的不解:“他看不起世界,把负面情绪发泄给母亲”。
讽刺的是,这位父亲曾用《周易》为他取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却没想到,“自强”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光环下的枷锁:天才为何走向崩溃?
1. 竞赛失利:常胜将军的“第一次失败”
于行健的人生像一台精密仪器:每天12小时刷题,奖杯塞满柜子,目标是保送清北。然而,2025年3月的一次选拔赛,他排名第十,无缘国家队。
这个“失败”对普通孩子或许只是挫折,但对“从未输过”的他,却是信仰崩塌——“我到底是谁?如果不再是天才,我还值得被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