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的header头解析

#HTTP请求的header头解析

关键字作用举例
Accept浏览器端可以接受的媒体类型1.Accept: text/html 代表浏览器可以接受服务器回发的类型为 text/html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tml文档,如果服务器无法返回text/html类型的数据,服务器应该返回一个406错误(non acceptable)
2.Accept: */* 代表浏览器可以处理所有类型(一般浏览器发给服务器都是发这个)。通配符 * 代表任意类型
Accept-Encoding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编码方法,通常指定压缩方法,是否支持压缩,支持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注意:这不是只字符编码)Accept-Encoding: zh-CN,zh;q=0.8
Accept-Language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语言
语言跟字符集的区别:中文是语言,中文有多种字符集,比如big5,gb2312,gbk等等;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表示是否连接Connection:keep-alive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Connection: close代表一个Request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会关闭, 当客户端再次发送Request,需要重新建立TCP连接
Host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例如: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hzau.edu.cn,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Host:www.hzau.edu.cn
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则变成:Host:指定端口号
Referer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服务器籍此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用于处理。比如从我主页上链接到一个朋友那里,他的服务器就能够从HTTP Referer中统计出每天有多少用户点击我主页上的链接访问他的网站。
User-Agent告诉HTTP服务器, 客户端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CIBA;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0.4506.2152; .NET CLR 3.5.30729; .NET4.0C; InfoPath.2; .NET4.0E)
Cache-Control我们网页的缓存控制是由HTTP头中的“Cache-control”来实现的,常见值有private、no-cache、max-age、must-revalidate等,默认为private。这几种值的作用是根据重新查看某一页面时不同的方式来区分的:
(1)打开新窗口:值为private、no-cache、must-revalidate,那么打开新窗口访问时都会重新访问服务器。而如果指定了max-age值(单位为秒),那么在此值内的时间里就不会重新访问服务器,例如:Cache-control: max-age=5(表示当访问此网页后的5秒内再次访问不会去服务器)
(2)在地址栏回车:值为private或must-revalidate则只有第一次访问时会访问服务器,以后就不再访问。值为no-cache,那么每次都会访问。值为max-age,则在过期之前不会重复访问。
(3)按后退按钮:值为private、must-revalidate、max-age,则不会重访问,值为no-cache,则每次都重复访问
(4)按刷新按钮:无论为何值,都会重复访问
CookieCookie是用来存储一些用户信息以便让服务器辨别用户身份的(大多数需要登录的网站上面会比较常见),比如cookie会存储一些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登录后就会在客户端产生一个cookie来存储相关信息,这样浏览器通过读取cookie的信息去服务器上验证并通过后会判定你是合法用户,从而允许查看相应网页。当然cookie里面的数据不仅仅是上述范围,还有很多信息可以存储是cookie里面,比如sessionid等。
If-Modified-Since把浏览器端缓存页面的最后修改时间发送到服务器去,服务器会把这个时间与服务器上实际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对比。如果时间一致,那么返回304,客户端就直接使用本地缓存文件。如果时间不一致,就会返回200和新的文件内容。客户端接到之后,会丢弃旧文件,把新文件缓存起来,并显示在浏览器中.Mon, 17 Aug 2015 12:03:33 GMT
If-None-MatchIf-None-Match和ETag一起工作,工作原理是在HTTP Response中添加ETag信息。 当用户再次请求该资源时,将在HTTP Request 中加入If-None-Match信息(ETag的值)。如果服务器验证资源的ETag没有改变(该资源没有更新),将返回一个304状态告诉客户端使用本地缓存文件。否则将返回200状态和新的资源和Etag. 使用这样的机制将提高网站的性能If-None-Match: W/“3119-1437038474000”

源引自https://www.cnblogs.com/printN/p/6534529.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