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至今,创建的联机小组也经历了有7年了。2014年是minecraft在中国最火热的年代,那时候随便发一条信息,都能引来几十上百人的加入求一起玩。服务器内的公共宿舍总是人满为患,大家经常一起交流,玩耍,仿佛没有距离。就像当时的强调免费分享的互联网一样,一个新奇的世界,所有人都在努力去融入其中。
但是后来,情况变了,玩家们在服务器中居住的位置相隔越来越远,将联机游戏玩得如同单机游戏一般,慢慢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游戏本身变得荒凉,而游戏群变得火热。但是失去了游戏支持的游戏群并不能长久,以一年为单位看,群就是变得越来越冷清了。所以作为群主,总是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影响了这一切,联机游戏玩家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游戏核心理念的变更
询问了群里其他的玩家,他们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游戏本身的变化。Minecraft在2014年左右,最成功的mod是类似暮色森林类的mod,这些mod的特点就是RPG类型,打怪升级,团队作战。所有玩家的主要玩法内容就是一起打怪,夜晚的时候共同抗敌。所以需要玩家抱团玩耍。而2014年还有另一种mod但是因为本身附属mod还不够丰富。
后来,神秘4和工业出现了大量的附属mod,于是服务器群迎来了第一波灾难,可惜当时的我too young too simple,没有意识到这种mod对群体玩家的伤害。神秘4和工业4让玩家们拥有了大量的私产,私人空间需求变得非常大,导致玩家根本不好跟别人共享房间,因为机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人操作,神秘4的内容也是类似的情况。
加上当时的另一大公害:熊孩子。这类每天的使命就是偷东西,炸别人机器,在别人家挖陷阱的。哪怕群主再努力压制,总是会有个别人不小心加错东西导致核反应堆爆炸之类的事故发生,最后玩家们开始以小群体居住,只和信任的人一起,居住的空间加上插件,只有有外人进来,就会报警。最终抓出了几个顽固的熊孩子,群关系更紧密了,但是也变得更不自由了。
尝到了大空间甜头的玩家们也不愿意再回到小空间去生活。单机久了,玩家们觉得自己一个人玩也挺好,于是不再登录服务器,在单机自己开修改器,很快就“毕业”了。直接流失。
极客geek精神的消散
联机游戏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其中的极客精神。创建服务器的玩家和加入服务器的玩家都需要有一定的代码知识。像minecraft,进服的登录和注册都是以命令行的格式:
/register 密码 密码
/login 密码 密码
/teleport 用户ID
大约有个几百条。而其他的也差不多,类似starbound等等。
在游戏中领地插件之类的都是以命令行的形式,圈地和查找熊孩子的则需要用程序划定三维空间的方式去定位。制作多线程则需要一定的编程思想。这种内容是联机游戏玩家借以区分那些小游戏玩家的方式,可以显示自己的特别。
但是游戏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相对粗糙的方式在后面逐渐变得更平易近人,操作更方便,登录起来很容易,最终让geek们的优势荡然无存。登录不再需要代码,划地盘操作可以有人代为完成。服务器有了托管公司专门做,只要点几下按钮就可以开。加入服务器也有专门的平台,复制黏贴个ip就可以随便加入。加上网易的加入搅混水。
geek们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代码与训练AI上。联机游戏不再是其宠儿。
先更这些,下次再继续,喜欢的点个关注,这样下次更新你立刻就能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