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他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
  • 传输介质可分为导向传输介质和非导向传输介质;
    • 在导向性传输介质中,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定媒体(铜线和光纤)传播;
    • 非导向传输介质可以是空气、真空或海水;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 双绞线(twisted pair,TP)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但日常生活中一般把“双绞线电缆”直接称为“双绞线”;
  • 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 学校课程做过直通线,大概过程如下:
    1. 领取实验器材:双绞线一根、水晶头两个、压线钳一个、网线测试仪一个;

    2. 利用压线钳将双绞线两端剪齐;

    3. 利用压线钳将双绞线两端的外皮剥去约2~3厘米;

    4. 将缠绕成麻花状的内部线分开捋直,按照网线制作的标准线序将线排好;(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图片1

    5. 用剪线钳将排好的线剪齐;

    6. 把剪好的线插入水晶头的后端;
      图片3

    7. 使用压线钳挤压水晶头;

    8. 重复以上步骤做好网线的另一端;

    9. 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网线是否制作成功,看测试器灯的闪烁情况;
      图片4

同轴电缆
  • 同轴电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1. 基带同轴电缆
      • 基带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通常是用铜做成的网状结构,其特征阻抗为50Ω。该电缆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常用的型号一般有RG-8(粗缆)和RG-58(细缆)。粗缆与细缆最直观的区别在于电缆直径不同。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但是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安装难度也大,因此总体造价高。相反,细缆则比较简单,造价较低;但由于安装过程中要切断电缆,因而当接头较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隐患;
      • 无论是使用粗缆还是细缆连接的网络,故障点往往会影响到整根电缆上的所有机器,故障的诊断和修复都很麻烦。因此,基带同轴电缆已逐步被非屏蔽双绞线或光缆所取代
    2. 宽带同轴电缆
      • 宽带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通常是用铝冲压而成的,其特征阻抗为75Ω。这种电缆通常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常用型号为RG-59,是有线电视网中使用的标准传输线缆,可以在一根电缆中同时传输多路电视信号。宽带同轴电缆也可用作某些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实心同轴电缆

      • 这个图有点小复杂,博主找的百度百科网图哈哈↑↑↑

光纤
  •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
  • 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 特点:
    1.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2.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在有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3.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4. 体积小,重量轻,对现有电缆管道已拥塞不堪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无线传输介质
  • 可以在自由空间利用电磁波发送和接收信号进行通信就是无线传输。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大部分无线传输提供了物理通道,就是常说的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已经利用了好几个波段进行通信。紫外线和更高的波段还不能用于通信;
  • 无线电波:
    •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 微波
    •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 红外线
    •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 优点:
      1. 不易被人发现和截获,保密性强;
      2. 几乎不会受到电气、天电、人为干扰,抗干扰性强。此外,红外线通信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它必须在直视距离内通信,且传播受天气的影响。在不能架设有线线路,而使用无线电又怕暴露自己的情况下,使用红外线通信是比较好的;
物理层接口特性
  1. 机械特性:
    •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这很像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2. 电气特性:
    •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高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速率和距离的限制等;
    • 早期的电气特性标准定义物理连接边界点上的电气特性,而较新的电气特性标准定义的都是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器特性,同时还给出了互连电缆的有关规定;
  3. 功能特性:
    • 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即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物理接口信号线一般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
  4. 规程特性:
    • 定义了再信号线上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顺序和时序,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