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源码分析课程总结报告

文章详细解析了Linux系统中用户态进程间切换的一般执行过程,包括中断处理、进程上下文切换和内核线程调度。此外,提到了特殊情况如内核线程调用schedule()和进程创建。同时,作者强调了通过课程学习到的Linux基础命令、远程主机连接、VSCode使用和GDB调试技能,以及对操作系统概念如汇编语言、处理器架构的理解深化。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结合虚拟化技术分析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1、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最一般的情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1)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

(2)发生中断——save cs:eip/esp/eflags(current) to kernel stack,then load cs:eip(entry of a specific ISR) and ss:esp(point to kernel stack).

(3)SAVE_ALL //保存现场

(4)中断处理过程中或中断返回前调用了schedule(),其中的switch_to做了关键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5)标号1之后开始运行用户态进程Y(这里Y曾经通过以上步骤被切换出去过因此可以从标号1继续执行)

(6)restore_all //恢复现场

(7)iret - pop cs:eip/ss:esp/eflags from kernel stack

(8)继续运行用户态进程Y

2、Linux执行过程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通过中断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时机,用户态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非常类似,只是内核线程运行过程中发生中断没有进程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2)内核线程主动调用schedule(),只有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没有发生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略简略;

(3)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在子进程中的执行起点及返回用户态,如fork;

(4)加载一个新的可执行程序后返回到用户态的情况,如execve;

3、从CPU和内存的角度看Linux系统的执行

 (1)从CPU执行指令的角度

 (2)从内存的角度来看

 

二.课程收获

        这门课程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很多关于Linux的基本命令,比如文件夹的建立,在不同文件夹之间的转换,解压缩文件,压缩文件,并且在安装不同的Linux内核时反复使用熟悉了这些命令。除此之外,由于我使用的是远程的云主机进行实验,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掌握了远程连接主机的方法。孟老师在教授我们这个课程时,让我们使用VS Code来阅读Linux源码,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VS Code使用的小技巧,以及基本的GDB调试方案。

        除了关于Linux的使用以及种种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外,我还在这门课程中再次具体地了解到了操作系统的种种概念。以前对这些概念仅限于概念上的了解,在这门课中,通过源码的讲解,可以了解到这些过程究竟是怎样的,这些过程包括:Linux的核心编译、系统调用、进城的创建(调度以及切换)、可执行程序的原理。在了解这些概念前,老师还带领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下汇编语言,向我们说明了汇编语言是与具体的处理器息息相关的,也带领我们了解到从老的16位一直到64位处理器的不同的区别、ARM处理器和x86处理器汇编语言的区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