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结构类设计模式

Python、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结构类设计模式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Wrapper)。适配器模式既可以作为类结构型模式,也可以作为对象结构型模式。
缺省适配器模式(Default Adapter Pattern):当不需要实现一个接口所提供的所有方法时,可先设计一个抽象类实现该接口,并为接口中每个方法提供一个默认实现(空方法),那么该抽象类的子类可以选择性地覆盖父类的某些方法来实现需求,它适用于不想使用一个接口中的所有方法的情况,又称为单接口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有三种角色,分别是目标接口、待适配的类和适配器。

适配器模式的示例

# 类适配器模式使用示例:
from abc import ABCMeta, abstractmethod


class Payment(object, metaclass=ABCMeta):
    # 目标接口
    @abstractmethod
    def pay(self, money):
        pass


class Alipay(Payment):
    def pay(self, money):
        print('支付了%d' % money)


class BankPay():
    # 待适配的类
    def cost(self, money):
        print('银联支付了%d' % money)


class PaymentAdapter(Payment, BankPay):
    # 类适配器
    """
    把不兼容cost转换成pay
    """

    def pay(self, money):
        self.cost(money)


p = PaymentAdapter()
p.pay(100)
"""
银联支付了100
"""

# 类适配器模式使用示例:


class Payment(object, metaclass=ABCMeta):
    # 目标接口
    @abstractmethod
    def pay(self, money):
        pass


class Alipay(Payment):
    def pay(self, money):
        print('支付了%d' % money)


class BankPay():
    # 待适配的类
    def cost(self, money):
        print('银联支付了%d' % money)


class ApplePay():
    # 待适配的类
    def cost(self, money):
        print('苹果支付了%d' % money)


class PaymentAdapter(Payment):
    # 对象适配器
    def __init__(self, payment):
        self.payment = payment

    def pay(self, money):
        self.payment.cost(money)


p = PaymentAdapter(ApplePay())
p.pay(100)
p = PaymentAdapter(BankPay())
p.pay(100)
"""
苹果支付了100
银联支付了100
"""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1) 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无须修改原有结构。
(2)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业务实现过程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而言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同一个适配者类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复用。
(3) 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具体来说,类适配器模式还有如下优点:
由于适配器类是适配者类的子类,因此可以在适配器类中置换一些适配者的方法,使得适配器的灵活性更强。

对象适配器模式还有如下优点:
(1) 一个对象适配器可以把多个不同的适配者适配到同一个目标;
(2) 可以适配一个适配者的子类,由于适配器和适配者之间是关联关系,根据“里氏代换原则”,适配者的子类也可通过该适配器进行适配。

适配器模式的缺点

(1) 对于Java、C#等不支持多重类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不能同时适配多个适配者;
(2) 适配者类不能为最终类,如在Java中不能为final类,C#中不能为sealed类;
(3) 在Java、C#等语言中,类适配器模式中的目标抽象类只能为接口,不能为类,其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缺点如下:
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要在适配器中置换适配者类的某些方法比较麻烦。如果一定要置换掉适配者类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先做一个适配者类的子类,将适配者类的方法置换掉,然后再把适配者类的子类当做真正的适配者进行适配,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适配器模式的适用场景

(1) 系统需要使用一些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如方法名)不符合系统的需要,甚至没有这些类的源代码。
(2) 想创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的定义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

桥接模式的示例

from abc import ABCMeta, abstractmethod


class Shape(metaclass=ABCMeta):
    # 抽象
    def __init__(self, color):
        self.color = color

    @abstractmethod
    def draw(self):
        pass


class Color(metaclass=ABCMeta):
    # 实现
    @abstractmethod
    def paint(self, shape):
        pass


class Rectangle(Shape):
    # 细化抽象
    name = '长方形'

    def draw(self):
        self.color.paint(self)


class Circle(Shape):
    # 如果要扩展形状,只需要添加形状类
    name = '圆形'

    def draw(self):
        self.color.paint(self)


class Red(Color):
    # 细化实现
    def paint(self, shape):
        print('画红色的%s' % shape.name)


class Green(Color):
    # 如果要扩展颜色,只需要添加颜色类
    def paint(self, shape):
        print('画绿色的%s' % shape.name)


class Blue(Color):
    # 如果要扩展颜色,只需要添加颜色类
    def paint(self, shape):
        print('画蓝色的%s' % shape.name)


rectangle = Rectangle(Red())
rectangle.draw()
circle = Circle(Blue())
circle.draw()
"""
画红色的长方形
画蓝色的圆形
"""

桥接模式的优点

(1)分离抽象接口及其实现部分。桥接模式使用“对象间的关联关系”解耦了抽象和实现之间固有的绑定关系,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沿着各自的维度来变化。所谓抽象和实现沿着各自维度的变化,也就是说抽象和实现不再在同一个继承层次结构中,而是“子类化”它们,使它们各自都具有自己的子类,以便任何组合子类,从而获得多维度组合对象。

(2)在很多情况下,桥接模式可以取代多层继承方案,多层继承方案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复用性较差,且类的个数非常多,桥接模式是比多层继承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法,它极大减少了子类的个数。

(3)桥接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在两个变化维度中任意扩展一个维度,都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符合“开闭原则”。

桥接模式的缺点

(1)桥接模式的使用会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由于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一开始就针对抽象层进行设计与编程。

(2)桥接模式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因此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正确识别两个独立维度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桥接模式的适用场景

(1)如果一个系统需要在抽象化和具体化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避免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静态的继承关系,通过桥接模式可以使它们在抽象层建立一个关联关系。

(2)“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以继承的方式独立扩展而互不影响,在程序运行时可以动态将一个抽象化子类的对象和一个实现化子类的对象进行组合,即系统需要对抽象化角色和实现化角色进行动态耦合。

(3)一个类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或多个)维度都需要独立进行扩展。

(4)对于那些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的系统,桥接模式尤为适用。

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的定义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组合多个对象形成树形结构以表示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即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即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组合模式又可以称为“整体—部分”(Part-Whole)模式。
组合模式的关键是定义了一个抽象构件类,它既可以代表叶子,又可以代表容器,而客户端针对该抽象构件类进行编程,无须知道它到底表示的是叶子还是容器,可以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同时容器对象与抽象构件类之间还建立一个聚合关联关系,在容器对象中既可以包含叶子,也可以包含容器,以此实现递归组合,形成一个树形结构。

透明组合模式中,抽象构件Component中声明了所有用于管理成员对象的方法,包括add()、remove()以及getChild()等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所有的构件类都有相同的接口。在客户端看来,叶子对象与容器对象所提供的方法是一致的,客户端可以相同地对待所有的对象。
透明组合模式的缺点是不够安全,因为叶子对象和容器对象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叶子对象不可能有下一个层次的对象,即不可能包含成员对象,因此为其提供add()、remove()以及getChild()等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这在编译阶段不会出错,但在运行阶段如果调用这些方法可能会出错(如果没有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代码)。

安全组合模式中,在抽象构件Component中没有声明任何用于管理成员对象的方法,而是在Composite类中声明并实现这些方法。这种做法是安全的,因为根本不向叶子对象提供这些管理成员对象的方法,对于叶子对象,客户端不可能调用到这些方法
安全组合模式的缺点是不够透明,因为叶子构件和容器构件具有不同的方法,且容器构件中那些用于管理成员对象的方法没有在抽象构件类中定义,因此客户端不能完全针对抽象编程,必须有区别地对待叶子构件和容器构件。在实际应用中,安全组合模式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在Java AWT中使用的组合模式就是安全组合模式。

装饰模式的示例

from abc import ABCMeta, abstractmethod


class Graphic(metaclass=ABCMeta):

    # 抽象组件
    @abstractmethod
    def draw(self):
        pass


class Point(Graphic):
    # 叶子组件
    def __init__(self, x, y):
        self.x = x
        self.y = y

    def __str__(self):
        return '点(%s,%s)' % (self.x, self.y)

    def draw(self):
        print(self)


class Line(Graphic):
    # 叶子组件
    def __init__(self, p1, p2):
        self.p1 = p1
        self.p2 = p2

    def __str__(self):
        return '线段[(%s,%s)]' % (self.p1, self.p2)

    def draw(self):
        print(self)


class Picture(Graphic):
    # 复合组件
    def __init__(self, iterable):
        self.children = []
        for g in iterable:
            self.add(g)

    def add(self, graphic):
        self.children.append(graphic)

    def draw(self):
        for g in self.children:
            g.draw()


# 简单图形
print('------简单图形------')
p = Point(1, 2)
l1 = Line(Point(1, 2), Point(3, 4))
l2 = Line(Point(5, 6), Point(7, 8))
print(p)
print(l1)
print(l2)
print('------复合图形(p,l1,l2)------')
# 复合图形
pic = Picture([p, l1, l2])
pic.draw()

组合模式的优点

(1) 组合模式可以清楚地定义分层次的复杂对象,表示对象的全部或部分层次,它让客户端忽略了层次的差异,方便对整个层次结构进行控制。

(2) 客户端可以一致地使用一个组合结构或其中单个对象,不必关心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组合结构,简化了客户端代码。

(3) 在组合模式中增加新的容器构件和叶子构件都很方便,无须对现有类库进行任何修改,符合“开闭原则”。

(4) 组合模式为树形结构的面向对象实现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通过叶子对象和容器对象的递归组合,可以形成复杂的树形结构,但对树形结构的控制却非常简单。

组合模式的缺点

在增加新构件时很难对容器中的构件类型进行限制。有时候我们希望一个容器中只能有某些特定类型的对象,例如在某个文件夹中只能包含文本文件,使用组合模式时,不能依赖类型系统来施加这些约束,因为它们都来自于相同的抽象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在运行时进行类型检查来实现,这个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组合模式的适用场景

(1) 在具有整体和部分的层次结构中,希望通过一种方式忽略整体与部分的差异,客户端可以一致地对待它们。

(2) 在一个使用面向对象语言开发的系统中需要处理一个树形结构。

(3) 在一个系统中能够分离出叶子对象和容器对象,而且它们的类型不固定,需要增加一些新的类型。

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的定义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

在透明装饰模式中,要求客户端完全针对抽象编程,装饰模式的透明性要求客户端程序不应该将对象声明为具体构件类型或具体装饰类型,而应该全部声明为抽象构件类型。对于客户端而言,具体构件对象和具体装饰对象没有任何区别。

透明装饰模式的设计难度较大,而且有时我们需要单独调用新增的业务方法。为了能够调用到新增方法,我们不得不用具体装饰类型来定义装饰之后的对象,而具体构件类型还是可以使用抽象构件类型来定义,这种装饰模式即为半透明装饰模式,也就是说,对于客户端而言,具体构件类型无须关心,是透明的;但是具体装饰类型必须指定,这是不透明的。

装饰模式的示例

class Beverage():
    name = ""
    price = 0.0
    type = "BEVERAGE"

    def getPrice(self):
        return self.price

    def setPrice(self, price):
        self.price = price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coke(Beverag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coke"
        self.price = 4.0


class milk(Beverag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milk"
        self.price = 5.0


class drinkDecorator():
    def getName(self):
        pass

    def getPrice(self):
        pass


class iceDecorator(drinkDecorator):
    def __init__(self, beverage):
        self.beverage = beverage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beverage.getName()+" +ice"

    def getPrice(self):
        return self.beverage.getPrice()+0.3


class sugarDecorator(drinkDecorator):
    def __init__(self, beverage):
        self.beverage = beverage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beverage.getName()+" +sugar"

    def getPrice(self):
        return self.beverage.getPrice()+0.5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ke_cola = coke()
    print("Name:%s" % coke_cola.getName())
    print("Price:%s" % coke_cola.getPrice())
    ice_coke = iceDecorator(coke_cola)
    print("Name:%s" % ice_coke.getName())
    print("Price:%s" % ice_coke.getPrice())

装饰模式的优点

(1) 对于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装饰模式比继承更加灵活性,不会导致类的个数急剧增加。

(2) 可以通过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通过配置文件可以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从而实现不同的行为。

(3) 可以对一个对象进行多次装饰,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得到功能更为强大的对象。

(4) 具体构件类与具体装饰类可以独立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具体构件类和具体装饰类,原有类库代码无须改变,符合“开闭原则”。

装饰模式的缺点

(1) 使用装饰模式进行系统设计时将产生很多小对象,这些对象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不是它们的类或者属性值有所不同,大量小对象的产生势必会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程序的性能。

(2) 装饰模式提供了一种比继承更加灵活机动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意味着比继承更加易于出错,排错也很困难,对于多次装饰的对象,调试时寻找错误可能需要逐级排查,较为繁琐。

装饰模式的适用场景

(1) 在不影响其他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2) 当不能采用继承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扩展或者采用继承不利于系统扩展和维护时可以使用装饰模式。不能采用继承的情况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系统中存在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扩展或者扩展之间的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数目呈爆炸性增长;第二类是因为类已定义为不能被继承(如Java语言中的final类)。

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的定义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引入一个抽象外观类,客户端针对抽象外观类编程,而在运行时再确定具体外观类

外观模式的示例


class CPU:
    # 子系统类
    def run(self):
        print('CPU start to run...')

    def stop(self):
        print('CPU stop to run...')


class Disk:
    # 子系统类
    def run(self):
        print('Disk start to run...')

    def stop(self):
        print('Disk stop to run...')


class Memory:
    # 子系统类
    def run(self):
        print('Memory start to run...')

    def stop(self):
        print('Memory stop to run...')


class Computer():
    # 外观
    def __init__(self):
        self.CPU = CPU()
        self.Disc = Disk()
        self.Member = Memory()

    def run(self):
        self.CPU.run()
        self.Disc.run()
        self.Member.run()

    def stop(self):
        self.CPU.stop()
        self.Disc.stop()
        self.Member.stop()


# 客户端,高层代码
c = Computer()
c.run()
c.stop()

外观模式的优点

(1) 它对客户端屏蔽了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端所需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通过引入外观模式,客户端代码将变得很简单,与之关联的对象也很少。

(2) 它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松耦合关系,这使得子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调用它的客户端,只需要调整外观类即可。

(3) 一个子系统的修改对其他子系统没有任何影响,而且子系统内部变化也不会影响到外观对象。

外观模式的缺点

(1) 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端直接使用子系统类,如果对客户端访问子系统类做太多的限制则减少了可变性和灵活性。

(2) 如果设计不当,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外观模式的适用场景

(1) 当要为访问一系列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入口时可以使用外观模式。

(2) 客户端程序与多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引入外观类可以将子系统与客户端解耦,从而提高子系统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

(3) 在层次化结构中,可以使用外观模式定义系统中每一层的入口,层与层之间不直接产生联系,而通过外观类建立联系,降低层之间的耦合度。

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的定义

享元模式以共享的方式高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重用,享元对象能做到共享的关键是区分了内部状态(Intrinsic State)和外部状态(Extrinsic State)。
内部状态是存储在享元对象内部并且不会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状态,内部状态可以共享。如字符的内容,不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在任何环境下字符“a”始终是“a”,都不会变成“b”。
外部状态是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以共享的状态。享元对象的外部状态通常由客户端保存,并在享元对象被创建之后,需要使用的时候再传入到享元对象内部。一个外部状态与另一个外部状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字符的颜色,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颜色,例如有的“a”是红色的,有的“a”是绿色的,字符的大小也是如此,有的“a”是五号字,有的“a”是四号字。而且字符的颜色和大小是两个独立的外部状态,它们可以独立变化,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客户端可以在使用时将外部状态注入享元对象中。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状态变化很小,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因此它又称为轻量级模式。

  1. 单纯享元模式
    在单纯享元模式中,所有的具体享元类都是可以共享的,不存在非共享具体享元类。

  2. 复合享元模式
    将一些单纯享元对象使用组合模式加以组合,还可以形成复合享元对象,这样的复合享元对象本身不能共享,但是它们可以分解成单纯享元对象,而后者则可以共享。

1.与其他模式的联用

享元模式通常需要和其他模式一起联用,几种常见的联用方式如下:

(1)在享元模式的享元工厂类中通常提供一个静态的工厂方法用于返回享元对象,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来生成享元对象。

(2)在一个系统中,通常只有唯一一个享元工厂,因此可以使用单例模式进行享元工厂类的设计。

(3)享元模式可以结合组合模式形成复合享元模式,统一对多个享元对象设置外部状态。

享元模式的示例

class Coffee:
    # 具体类
    name = ''
    price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在实际业务中,咖啡价格应该是由配置表进行配置,或者调用接口获取等方式得到,此处为说明享元模式,将咖啡价格定为名称长度,只是一种简化
        self.price = len(name)

    def show(self):
        print("Coffee Name:%s Price:%s" % (self.name, self.price))


class Customer:
    # 顾客类
    coffee_factory = ""
    name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ffee_factory):
        self.name = name
        self.coffee_factory = coffee_factory

    def order(self, coffee_name):
        print("%s ordered a cup of coffee:%s" % (self.name, coffee_name))
        # return Coffee(coffee_name) # 传统做法直接调用Coffee类
        return self.coffee_factory.getCoffee(coffee_name)


class CoffeeFactory():
    # 亨元工厂类
    coffee_dict = {}

    def getCoffee(self, name):
        if self.coffee_dict.get(name) is None:
            self.coffee_dict[name] = Coffee(name)
        return self.coffee_dict[name]

    def getCoffeeCount(self):
        return len(self.coffee_dict)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ffee_factory = CoffeeFactory()
    customer_1 = Customer("A Client", coffee_factory)
    customer_2 = Customer("B Client", coffee_factory)
    customer_3 = Customer("C Client", coffee_factory)
    customer_4 = Customer("C Client", coffee_factory)
    c1_capp = customer_1.order("cappuccino")
    c1_capp.show()
    c2_mocha = customer_2.order("mocha")
    c2_mocha.show()
    c3_capp = customer_3.order("cappuccino")
    c3_capp.show()
    c4_capp = customer_4.order("cappuccino")
    c4_capp.show()
    print("Num of Coffee Instance:%s" % coffee_factory.getCoffeeCount())

享元模式的优点

(1) 可以极大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使得相同或相似对象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从而可以节约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2) 享元模式的外部状态相对独立,而且不会影响其内部状态,从而使得享元对象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共享。

享元模式的缺点

(1) 享元模式使得系统变得复杂,需要分离出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这使得程序的逻辑复杂化。

(2) 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享元模式需要将享元对象的部分状态外部化,而读取外部状态将使得运行时间变长。

享元模式的适用场景

(1) 一个系统有大量相同或者相似的对象,造成内存的大量耗费。

(2) 对象的大部分状态都可以外部化,可以将这些外部状态传入对象中。

(3) 在使用享元模式时需要维护一个存储享元对象的享元池,而这需要耗费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应当在需要多次重复使用享元对象时才值得使用享元模式。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的定义

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或占位符,并由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对象的访问。
(1) 远程代理(Remote Proxy):为一个位于不同的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一个本地的代理对象,这个不同的地址空间可以是在同一台主机中,也可是在另一台主机中,远程代理又称为大使(Ambassador)。

(2) 虚拟代理(Virtual Proxy):如果需要创建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先创建一个消耗相对较小的对象来表示,真实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建。

(3) 保护代理(Protect Proxy):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

(4) 缓冲代理(Cache Proxy):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5) 智能引用代理(Smart Reference Proxy):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例如将对象被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等。

代理模式的示例

# 该服务器接受如下格式数据,addr代表地址,content代表接收的信息内容
info_struct = dict()
info_struct["addr"] = 10000
info_struct["content"] = ""


class Server:
    # 抽象类
    content = ""

    def recv(self, info):
        pass

    def send(self, info):
        pass

    def show(self):
        pass


class infoServer(Server):
    # 具体类
    def recv(self, info):
        self.content = info
        return "recv OK!"

    def send(self, info):
        pass

    def show(self):
        print("SHOW:%s" % self.content)


class serverProxy:
    pass


class infoServerProxy(serverProxy):
    server = ""

    def __init__(self, server):
        self.server = server

    def recv(self, info):
        return self.server.recv(info)

    def show(self):
        self.server.show()


class whiteInfoServerProxy(infoServerProxy):
    # 代理类
    white_list = []

    def recv(self, info):
        try:
            assert type(info) == dict
        except:
            return "info structure is not correct"
        addr = info.get("addr", 0)
        if not addr in self.white_list:
            return "Your address is not in the white list."
        else:
            content = info.get("content", "")
            return self.server.recv(content)

    def addWhite(self, addr):
        self.white_list.append(addr)

    def rmvWhite(self, addr):
        self.white_list.remove(addr)

    def clearWhite(self):
        self.white_list = []


if __name__ == "__main__":
    info_struct = dict()
    info_struct["addr"] = 10010
    info_struct["content"] = "Hello World!"
    info_server = infoServer()
    info_server_proxy = whiteInfoServerProxy(info_server)
    print(info_server_proxy.recv(info_struct))
    info_server_proxy.show()
    info_server_proxy.addWhite(10010)
    print(info_server_proxy.recv(info_struct))
    info_server_proxy.show()

代理模式的优点

(1) 能够协调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2) 客户端可以针对抽象主题角色进行编程,增加和更换代理类无须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代理模式也具有独特的优点,例如:

(1) 远程代理为位于两个不同地址空间对象的访问提供了一种实现机制,可以将一些消耗资源较多的对象和操作移至性能更好的计算机上,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2) 虚拟代理通过一个消耗资源较少的对象来代表一个消耗资源较多的对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系统的运行开销。

(3) 缓冲代理为某一个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缓存存储空间,以便在后续使用中能够共享这些结果,优化系统性能,缩短执行时间。

(4) 保护代理可以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权限,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

代理模式的缺点

(1) 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例如保护代理。

(2) 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而且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例如远程代理。

代理模式的适用场景

(1) 当客户端对象需要访问远程主机中的对象时可以使用远程代理。

(2) 当需要用一个消耗资源较少的对象来代表一个消耗资源较多的对象,从而降低系统开销、缩短运行时间时可以使用虚拟代理,例如一个对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加载时。

(3) 当需要为某一个被频繁访问的操作结果提供一个临时存储空间,以供多个客户端共享访问这些结果时可以使用缓冲代理。通过使用缓冲代理,系统无须在客户端每一次访问时都重新执行操作,只需直接从临时缓冲区获取操作结果即可。

(4) 当需要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时可以使用保护代理。

(5) 当需要为一个对象的访问(引用)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时可以使用智能引用代理。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m0_67155975/article/details/123452908
https://blog.csdn.net/A1342772/article/details/91349142
https://blog.csdn.net/LoveLion/article/details/17517213
https://blog.csdn.net/kobe_okok/article/details/119790437
https://blog.csdn.net/ponder008/article/details/6886039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