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之三大集群模式—详解(3)

1、standalone集群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铁子话不多说,开整 ↓↓↓↓↓↓

1.1 集群角色介绍

standalone独立集群模式–开发测试使用

Spark是基于内存计算的大数据并行计算框架,
实际中运行计算任务肯定是使用集群模式,
那么我们先来学习Spark自带的standalone集群模式了解一下它的架构及运行机制。

Standalone集群使用了分布式计算中的master-slave模型,
master是集群中含有master进程的节点
slave是集群中的worker节点含有Executor进程

●Spark架构图如下(先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集群规划
node01:master
node02:slave/worker  
node03:slave/worker
1.3 修改配置并分发

●修改Spark配置文件

cd /export/servers/spark/conf

mv spark-env.sh.template spark-env.sh
vim  spark-env.sh

#配置java环境变量(如果之前配置过了就不需要动了)
export JAVA_HOME=/export/servers/jdk1.8 
#指定spark Master的IP
export SPARK_MASTER_HOST=node01
#指定spark Master的端口
export SPARK_MASTER_PORT=7077
mv slaves.template slaves

vim  slaves 

node02
node03

●配置spark环境变量 (建议不添加,避免和Hadoop的命令冲突)
将spark添加到环境变量,添加以下内容到 /etc/profile

export SPARK_HOME=/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

export PATH=$PATH:$SPARK_HOME/bin

注意:
hadoop/sbin 的目录和 spark/sbin 可能会有命令冲突:

start-all.sh stop-all.sh

解决方案:
1.把其中一个框架的 sbin 从环境变量中去掉;

2.改名 hadoop/sbin/start-all.sh 改为: start-all-hadoop.sh

●通过scp 命令将配置文件分发到其他机器上

scp -r /export/servers/spark node02:/export/servers
scp -r /export/servers/spark node03:/export/servers
scp /etc/profile root@node02:/etc
scp /etc/profile root@node03:/etc

source /etc/profile 刷新配置

1.4 启动和停止

●集群启动和停止
在主节点上启动spark集群

/export/servers/spark/sbin/start-all.sh 

在主节点上停止spark集群

/export/servers/spark/sbin/stop-all.sh

●单独启动和停止

在 master 安装节点上启动和停止 master:

start-master.sh
stop-master.sh

在 Master 所在节点上启动和停止worker(work指的是slaves 配置文件中的主机名)

start-slaves.sh
stop-slaves.sh
1.5 查看web界面

正常启动spark集群后,查看spark的web界面,查看相关信息。

http://node01:8080/

1.6 测试

●需求
使用集群模式运行Spark程序读取HDFS上的文件并执行WordCount

●集群模式启动spark-shell

/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bin/spark-shell --master spark://node01:7077

●运行程序

sc.textFile("hdfs://node01:8020/wordcount/input/words.txt")
.flatMap(_.split(" ")).map((_, 1)).reduceByKey(_ + _)
.saveAsTextFile("hdfs://node01:8020/wordcount/output2")

●SparkContext web UI

http://node01:4040/jobs/

●注意

集群模式下程序是在集群上运行的,不要直接读取本地文件,应该读取hdfs上的 因为程序运行在集群上,具体在哪个节点上我们运行并不知道,其他节点可能并没有那个数据文件

2、standalone-HA高可用模式

2.1 原理

Spark Standalone集群是Master-Slaves架构的集群模式,和大部分的Master-Slaves结构集群一样,存在着Master单点故障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单点故障的问题,Spark提供了两种方案:

1.基于文件系统的单点恢复(Single-Node Recovery with Local File System)--只能用于开发或测试环境。
2.基于zookeeper的Standby Masters(Standby Masters with ZooKeeper)--可以用于生产环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配置HA

该HA方案使用起来很简单,首先启动一个ZooKeeper集群,然后在不同节点上启动Master,注意这些节点需要具有相同的zookeeper配置。

●先停止Sprak集群
/export/servers/spark/sbin/stop-all.sh 
 
●在node01上配置:
vim /export/servers/spark/conf/spark-env.sh
 
●注释掉Master配置
#export SPARK_MASTER_HOST=node01
●在spark-env.sh添加SPARK_DAEMON_JAVA_OPTS,内容如下:

export SPARK_DAEMON_JAVA_OPTS="-Dspark.deploy.recoveryMode=ZOOKEEPER  
-Dspark.deploy.zookeeper.url=node01:2181,node02:2181,node03:2181  
-Dspark.deploy.zookeeper.dir=/spark"


参数说明 
spark.deploy.recoveryMode:恢复模式
spark.deploy.zookeeper.url:ZooKeeper的Server地址
spark.deploy.zookeeper.dir:保存集群元数据信息的文件、目录。包括Worker、Driver、Application信息。

2.3 启动zk集群

zkServer.sh status
zkServer.sh stop
zkServer.sh start

2.4 启动Spark集群

●node01上启动Spark集群执行

/export/servers/spark/sbin/start-all.sh
 
●在node02上再单独只起个master:

/export/servers/spark/sbin/start-master.sh
●注意:

在普通模式下启动spark集群
只需要在主节点上执行start-all.sh 就可以了
在高可用模式下启动spark集群
先需要在任意一台主节点上执行start-all.sh 
然后在另外一台主节点上单独执行start-master.sh
●查看node01和node02

http://node01:8080/
http://node02:8080/

可以观察到有一台状态为StandBy


2.5 测试HA

●测试主备切换

1.在node01上使用jps查看master进程id
2.使用kill -9 id号强制结束该进程
3.稍等片刻后刷新node02的web界面发现node02为Al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集群模式提交任务

1.集群模式启动spark-shell

/export/servers/spark/bin/spark-shell --master 
spark://node01:7077,node02:7077
2.运行程序

sc.textFile("hdfs://node01:8020/wordcount/input/words.txt")
.flatMap(_.split(" ")).map((_, 1)).reduceByKey(_ + _)
.saveAsTextFile("hdfs://node01:8020/wordcount/output3")

3、 on yarn集群模式

●官方文档

http://spark.apache.org/docs/latest/running-on-yarn.html

3.1 准备工作

1.安装启动Hadoop(需要使用HDFS和YARN,已经ok)
2.安装单机版Spark(已经ok)
注意:不需要集群,因为把Spark程序提交给YARN运行本质上是把字节码给YARN集群上的JVM运行,
但是得有一个东西帮我去把任务提交上个YARN,所以需要一个单机版的Spark,
里面的有spark-shell命令,spark-submit命令
3.修改配置:
在spark-env.sh ,添加HADOOP_CONF_DIR配置,指明了hadoop的配置文件的位置

vim /export/servers/spark/conf/spark-env.sh
export HADOOP_CONF_DIR=/export/servers/hadoop/etc/hadoop

3.2 cluster模式

●说明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大部分都是cluster部署模式运行Spark应用
Spark On YARN的Cluster模式 指的是Driver程序运行在YARN集群上

●补充Driver是什么:
运行应用程序的main()函数并创建SparkContext的进程

●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示例程序

 spark-shell是一个简单的用来测试的交互式窗口
spark-submit用来提交打成jar包的任务



/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bin/spark-submit \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
--master yarn \
--deploy-mode cluster \
--driver-memory 1g \
--executor-memory 1g \
--executor-cores 2 \
--queue default \
/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1-2.2.0.jar \
10

 ●查看界面
 
http://node01:8088/clus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client模式[了解]

●说明
学习测试时使用,开发不用,了解即可
Spark On YARN的Client模式 指的是Driver程序运行在提交任务的客户端

●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示例程序

/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bin/spark-submit \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
--master yarn \
--deploy-mode client \
--driver-memory 1g \
--executor-memory 1g \
--executor-cores 2 \
--queue default \
/export/servers/spark-2.2.0-bin-2.6.0-cdh5.14.0/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1-2.2.0.jar \
10

3.4 两种模式的区别

Cluster和Client模式最本质的区别是:Driver程序运行在哪里

运行在YARN集群中就是Cluster模式,
运行在客户端就是Client模式

当然还有由本质区别延伸出来的区别,面试的时候能简单说出几点就行

●cluster模式:生产环境中使用该模式

1.Driver程序在YARN集群中
2.应用的运行结果不能在客户端显示
3.该模式下Driver运行ApplicattionMaster这个进程中,如果出现问题,yarn会重启ApplicattionMaster(Driver)
●client模式:

1.Driver运行在Client上的SparkSubmit进程中
2.应用程序运行结果会在客户端显示

4、 Spark参数详解

4.1 spark-shell

spark-shell是Spark自带的交互式Shell程序,方便用户进行交互式编程,用户可以在该命令行下可以用scala编写spark程序,适合学习测试时使用!

●示例

spark-shell可以携带参数
spark-shell --master local[N] 数字N表示在本地模拟N个线程来运行当前任务
spark-shell --master local[*] *表示使用当前机器上所有可用的资源
默认不携带参数就是--master local[*]
spark-shell --master spark://node01:7077,node02:7077 表示运行在集群上

4.2 spark-submit

spark-submit命令用来提交jar包给spark集群/YARN
spark-shell交互式编程确实很方便我们进行学习测试,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是使用IDEA开发Spark应用程序打成jar包交给Spark集群/YARN去执行。
spark-submit命令是我们开发时常用的!!!

示例:计算π

cd /export/servers/spark
/export/servers/spark/bin/spark-submit \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
--master spark://node01:7077  \
--executor-memory 1g \
--total-executor-cores 2 \
/export/servers/spark/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1-2.2.0.jar \
10

4.3 参数总结

●Master参数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参数示例

--master spark://node01:7077    指定 Master 的地址
--name "appName"                 指定程序运行的名称
--class                           程序的main方法所在的类
--jars  xx.jar                    程序额外使用的 jar 
--driver-memory 512m             Driver运行所需要的内存, 默认1g
--executor-memory 2g             指定每个 executor 可用内存为 2g, 默认1g
--executor-cores 1               指定每一个 executor 可用的核数
--total-executor-cores 2         指定整个集群运行任务使用的 cup 核数为 2 
 --queue default  					指定任务的对列
--deploy-mode						指定运行模式(client/cluster)

●注意:

如果 worker 节点的内存不足,那么在启动 spark-submit的时候,就不能为 executor分配超出 worker 可用的内存容量。
如果–executor-cores超过了每个 worker 可用的 cores,任务处于等待状态。
如果–total-executor-cores即使超过可用的 cores,默认使用所有的。以后当集群其他的资源释放之后,就会被该程序所使用。
如果内存或单个 executor 的 cores 不足,启动 spark-submit 就会报错,任务处于等待状态,不能正常执行。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Spark 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是Spark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一个不可变的分布式对象集合,可以在集群中进行并行处理。RDD可以从Hadoop文件系统中读取数据,也可以从内存中的数据集创建。RDD支持两种类型的操作:转换操作和行动操作。转换操作是指对RDD进行转换,生成一个新的RDD,而行动操作是指对RDD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RDD具有容错性,因为它们可以在节点之间进行复制,以便在节点故障时恢复数据。 Spark RDD的特点包括: 1. 分布式:RDD可以在集群中进行并行处理,可以在多个节点上进行计算。 2. 不可变性:RDD是不可变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只能通过转换操作生成新的RDD。 3. 容错性:RDD具有容错性,因为它们可以在节点之间进行复制,以便在节点故障时恢复数据。 4. 惰性计算:RDD的计算是惰性的,只有在行动操作时才会进行计算。 5. 缓存:RDD可以缓存到内存中,以便在后续操作中快速访问。 Spark RDD的转换操作包括: 1. map:对RDD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生成一个新的RDD。 2. filter:对RDD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返回一个布尔值,将返回值为true的元素生成一个新的RDD。 3. flatMap:对RDD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生成一个新的RDD,该函数返回一个序列,将所有序列中的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RDD。 4. groupByKey:将RDD中的元素按照key进行分组,生成一个新的RDD。 5. reduceByKey:将RDD中的元素按照key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分组中的元素进行reduce操作,生成一个新的RDD。 Spark RDD的行动操作包括: 1. count:返回RDD中元素的个数。 2. collect:将RDD中的所有元素收集到一个数组中。 3. reduce:对RDD中的所有元素进行reduce操作,返回一个结果。 4. foreach:对RDD中的每个元素应用一个函数。 5. saveAsTextFile:将RDD中的元素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以上就是Spark RDD的详细介绍。 ### 回答2: Apache Spark是一款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Spark中的RDD(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是Spark中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一种类似于数组的分布式数据集,可以被分割成多个分区,并在集群中的多个节点间进行并行计算。RDD是Spark提高执行效率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Spark中,RDD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弹性、不可变和可分区。弹性指RDD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分区和容错,即使节点出现故障,也能够自动从故障的节点中复制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并行计算的效率。不可变指RDD一旦创建就不能够被改变,可以进行转换操作生成新的RDD,也可以被缓存到内存中以供重复使用。可分区则指RDD中可以被分成多个分区,实现并行计算。 Spark中RDD的API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方法,常见的操作包括:转换操作和动作操作。转换操作指对RDD进行转换操作,返回一个新的RDD对象,例如map()、filter()等;动作操作指对RDD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例如reduce()、collect()等。 值得注意的是,RDD是一种惰性求值的数据结构,即当对RDD进行转换操作时并不会立即进行计算,而是当需要对RDD进行动作操作时才会进行计算,这种惰性求值的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Spark的效率。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使用RDD的持久化(缓存)功能,将RDD持久化到内存中,以便复用。 总之,RDD是Spark中的核心数据结构,其弹性、不可变和可分区的特点以及丰富的API操作方法,为Spark实现高效计算和数据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回答3: Spark RDD是Spark的核心抽象,代表分布式的元素集合,支持多种操作和转换。RDD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可变的分布式内存数据集合,由一些分布式的partition(分区)组成。 1. RDD的特性: - 分布式的数据集,可以跨越多个节点进行计算 - 可以并行处理,充分利用集群计算资源 - 不可变的数据集,任何对数据集的操作都会生成新的数据集 - 支持多种类型的转换操作,如map、filter、reduce、groupByKey等 2. RDD的创建: - 通过外部数据源创建RDD:从HDFS或其他存储系统中读取数据创建 - 通过程序中的数据结构创建RDD:从内存中的数据结构中创建 - 通过其他RDD转换创建RDD:通过对已有的RDD进行转换操作创建 3. RDD的转换: RDD支持多种类型的操作和转换,如map、filter、reduce、groupByKey等。这些转换操作不会立即执行,而是记录下来,等到需要输出结果时才会真正执行。 4. RDD的行动: 行动操作是指对RDD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的操作,如count、collect等。行动操作会立即触发RDD的计算过程。 5. RDD的缓存: RDD支持缓存操作,将一个RDD的结果缓存在内存中,提高后续对该RDD的计算效率。缓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多次使用,通过unpersist清理缓存。 6. RDD的持久化: 当RDD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时,可以将计算过程中得到的RDD进行持久化以便后续使用。持久化可以选择将RDD保存在磁盘中或者内存中,也可以将RDD复制到多个节点上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7. RDD的checkpoint: RDD的checkpoint是指将RDD的计算结果保存在HDFS或其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以便后续查询和还原数据集。在计算复杂的RDD时,使用checkpoint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数据丢失的问题。 总的来说,Spark RDD是Spark分布式计算的核心特性,其提供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分布式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操作和转换方式,使得程序员可以轻松地处理海量数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纹身的big数据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