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写入原理流程刨析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博客目的旨在记录与分享,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Elasticsearch写入流程

  1. 写入内存缓冲区
  2. 写入文件缓存区
  3. 写入磁盘
    以上三步涉及两个操作:refresh和flush
    如图所示:
    1.1
    如上图所示,当客户端向es发起写入请求时,请求到达Coordinate nodes(协调节点),由协调节点确定将写入请求分发到索引的那个分片之中,到达指定分片之后开始写入,es会将数据先写入内存缓冲区(同时等待写入副本完毕)以及写入translog文件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一秒钟过后(默认)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段内(此时段在文件缓冲区)此阶段为refresh,这时数据变为可搜索状态,等待30分钟之后(默认),将文件缓冲区中的段flush到磁盘,同时将translog删除。

至此,es写入流程完成。

由以上我们可以找寻出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为什么es是近实时的 以及是否能调整为实时?


由上述refresh步骤时我们可得知,数据是先写入内存缓冲区,一秒钟才会被refresh到段内,当数据到达段内数据才变成可搜索状态,不能利用配置调整为实时,利用配置最快可见为百毫秒,如果想要数据立即可见,可以调用强制刷新请求
调整刷新时间命令

PUT
{
  "settings": {
    "refresh_interval": "5m"  //此时将刷新时间间隔设置为5分钟
  }
}

强制刷新请求

POST / my-index-000001 / _refresh

es如何达到数据不丢失


当写入内存缓冲区时,如果在不到refresh时间,系统断电或者宕机,此时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全局丢失,当重新启动时,会利用translog来恢复数据,在写入内存缓冲区的同时写入了translog日志。

es如何达到数据高可用


达到数据高可用是利用副本达到的,当搭建es集群时,可以给每个索引分片创建副本,默认情况下副本与分片不再同一机器上,当分片所在机器宕机时,副本会升为分片提供写入,如果分片所在的机器此时宕机恢复,则由原来的分片变为副本。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