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应用与硬件建立连接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DP协议的软件与硬件交互方案,包括建立连接、发送接收数据包及处理未响应的情况。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DatagramSocket和DatagramPacket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建立连接的原理

在实现软件与硬件交互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该硬件的构造,运行流程等相关操作,熟读相关的文档,知道硬件开发商那边给出了哪些接口,分别对应我们项目中的那些模块等等

就拿我这个项目的硬件来说,供应商给出的连接流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流程并不复杂。执行操作的前提是App连接上硬件的WiFi,之后就是通过 UDP协议来发送指令。这里只大概介绍一下UDP协议,具体了解可以自行百度。

UDP协议 是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举个例子,就比如送信,你写的一封信给你的朋友,你只需要将你朋友的名字、地址等信息填好,然后寄出去就可以了。而你的朋友在它的邮箱里可以收到它。你不需要一直等朋友收到信你才能走,朋友也不需要收到信才能离开。换句话来说,就是不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一直保持在线。

为什么称之为不可靠信息传输服务?因为你寄出去了之后你就无法监控它了,这封信有可能半路丢了啊,不小心被烧掉了啊之类的。你只负责发送,至于朋友能不能收到你就管不了了。

2、 “信件”和“邮递员”

UDP的底层也是使用了Socket套接字,所以我们这里用到了DatagramSocket类,你可以把它看成邮递员


	//创建 “邮递员” 13047为我们本机开放的端口,可以理解为寄件时填写的本人地址
	DatagramSocket send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13047);
	

既然邮递员有了,接下来就是写信,DatagramPacket类就可以理解为信件


	//msgs 是需要发送的数据包,通过EncodingUtil.hexToByte转换为二进制数组
	byte[] data = EncodingUtil.hexToByte(msgs);
	//创建DatagramPacket对象,用来存放发送的数据,端口和ip
    DatagramPacket 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data,data.length);
    //指定广播的范围和端口(收件地址)
    //58121 硬件指定的接收端口
    packet.setPort(58121);
    //255.255.255.255  进行全网段广播,所有在本网域中的58121端口都会收到我发出去的信息
    packet.setAddress(InetAddress.getByName("255.255.255.255"));
    
    //使用DatagramSocket的send方法,发送数据包
    sendSocket.send(packet);
    //使用完流后应该关闭,这是一个好习惯
    sendSocket.close();

既然信发出去了,那我们就等待对方回应吧。但是UDP是个不可靠的“邮递员”,对方会不会有没有收到信件的可能?这肯定是会有的,那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3、对方可能未收到如何处理

首先我去向硬件方咨询了一下,如果硬件收到了UDP广播,在1~2秒内就会有回应的。所以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等待时间,如果超时了,就重新发送一次


	//计时器是否生效标志位
	private boolean isAuto = false;
	//创建CountDownTimer 对象,设置计时器
    private static CountDownTimer timerAuto;

	//创建一个计时器  CountDownTimer(总时长,每次执行间隔时长)
	//这里给了15s的计时,如果15s内未收到硬件的回应,就执行对应的操作
    timerAuto=new CountDownTimer(1000*15,1000)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Tick(long millisUntilFinished) {
		
		}
		
		//当计时器走完总时长时执行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inish() {
		  cancel();//取消计时器
		  //关闭接收回应的监听
		  //关闭监听
          receiverListener.exit();
		  //创建线程,再次发送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执行发送UDP广播
	                  sendBroadcas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tart();		
		}
	};
	
	//如果未重新发送过,就启动计时器
	//如果已经重发过了,就不再次重发了,发了两次都没有收到,那应该是其他地方的问题了
	if(!isAuto){
        isAuto=true;//标志位状态变更
		timerAuto.start();//启动计时器
	}else{
		 // 如果多次重发都未回应,那么就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信件”的问题,检查一下发送的端口号是否正确,本地开启的端口是不是被占用,发送的数据包格式是否正确等
			//2. “道路”的问题,App与硬件通信的前提是需要App连接硬件的Wifi,检查一下连接过程中设备与硬件WiFi是否一直保持正常连接,毕竟路都不通,邮递员也走不了。
			//3. “接收方”的问题,如果我们这边都没问题,那么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硬件的问题,这个就需要和供应商那边去调解
			
		//提示:等待超时,请检查App是否与硬件WiFi保持连接...
	}
	

如果多次重发都未收到回应,那就要变更一下策略了,毕竟在某些硬性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无论你发送多少次都是无效的。

4、接收“回信”

当硬件收到我们发送过去的指令后,就会进入第二步,硬件向App发送硬件备信息。那么该如何接收回应呢

使用Runnable开启一个线程服务用来监听硬件的回应

  /**
     * 开启监听
     */
    private static class SearchListener implements Runnable{

        MyApplication myApplication;//存放全局变量
        Activity activity;//页面activity
        DatagramSocket receiverSocket;//接收socket
        Integer index=0;//用来判断是第几次的数据交互,因为每次发送的数据都不一样
        String ssid;//App设置的SSID
        String pass;//App设置的热点密码
	}
	
	//实现Runnable内的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接下来创建一个构造器给外部调用,并且将所需的参数传递进来

	//构造函数,开放给外部调用,同时传入需要的参数
    SearchListener(Activity activity,Integer index,String ssid,String pass){
        this.index = index;
        this.ssid = ssid;
        this.pass = pass;
        this.myApplication= (MyApplication) activity.getApplication();
    };

上面的操作都是为了给下一次发送的指令作准备工作,但是接收其实用不到这些。

接收这里同样使用的是DatagramSocket,写在实现的run方法中

按照硬件文档说明,硬件会向发送方的原端口回应信息,在上面我们发送的时候开启的本地端口是13047,所以这里同样使用13047端口来监听回应的指令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e("监听提示:","监听已启动...");
            try {
            	//建立 13047 端口的DatagramSocket对象
                receiver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13047);
                //接收数据缓冲区大小
                byte[] receiverData = new byte[1024];
                 //使用 DatagramPacket 对象设置接收对象参数
                DatagramPacket receiver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rData,receiverData.length);

                //使用DatagramSocket对象接收数据包
                //该方法会阻塞,直到接收到数据报文
                try {
                    receiverSocket.receive(receiverPacket);
                }catch(SocketTimeout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使用receive方法来接收之后,线程会进入阻塞状态,所以在接收到回应之前,代码都不会往下执行 
//------------------------------------------------------------------------------------

                //拆解接收到的数据包
                //获得接收到的IP地址

                //数据缓冲区
                byte[] buffer = receiverPacket.getData();
                //将接受到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
                String datas = EncodingUtil.toHexString(buffer)
                //接收到回应后,就将计时器关闭
				timerAuto.cancel();
               

            } catch (Socke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实现了接收硬件的“回信”,而且在之前我们已经写好了计时器,如果超时都未收到回应,那就关闭监听,再次发送指令。若多次发送都未收到回应,那就给用户相应的提示。

5、多次数据交互

既然目前App发送指令给硬件,硬件也能够收到并且回应,说明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按照最开始的那张流程图,可以将整个连接配置过程分为3次发送和2次接收。既然有多次类似的操作,那么代码就可以封装起来,方便复用

首先是发送的方法,需要传递SSID和密码等参数,所以封装成sendBroadcast()方法如下:


	/**
     * 发送指令
     * @param msg  初始指令
     * @param index  判断是第几次发送
     * @param ssid  热点的SSID
     * @param pass  热点的密码
     * @throws IOException
     */
	private static void sendBroadcast(String msg, int index, final String ssid, final String pass) throws IOException {
        DatagramSocket send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13047);
        String MSG_STR = msg.replace(" ","");//先空格
        //生成校验位
        String CRC8_ITU = EncodingUtil.CRC8(EncodingUtil.hexToByte(MSG_STR));
        //组合成完整的指令
        MSG_STR = MSG_STR + CRC8_ITU.toUpperCase();

       
        byte[] data = EncodingUtil.hexToByte(msgs);
        //创建DatagramPacket对象,用来存放发送的数据,端口和ip
        DatagramPacket 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data,data.length);
        packet.setPort(58121);
        packet.setAddress(InetAddress.getByName("255.255.255.255"));

        //使用DatagramSocket的send方法,发送数据包
        sendSocket.send(packet);
        sendSocket.close();

		//如果不是第三次发送的指令,就开启监听,接收硬件的回应
        if(index!=3){
        	//创建接收监听对象
            receiverListener = new SearchListener(myActivity,index,ssid,pass);
            //开启监听线程
            new Thread(receiverListener).start();
        }else{
        	//如果是第三次发送,发送完后就可以不用接受回应了
        	//直接提示用户配置完成,打开手机热点
        }
    }

接收监听在上面就已经实现了,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根据传递进来的index完成不同的操作


	//使用receive方法来接收之后,线程会进入阻塞状态,所以在接收到回应之前,代码都不会往下执行 
//------------------------------------------------------------------------------------

                //拆解接收到的数据包
                //获得接收到的IP地址

                //数据缓冲区
                byte[] buffer = receiverPacket.getData();
                //将接受到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
                String datas = EncodingUtil.toHexString(buffer)
                //接收到回应后,就将计时器关闭
				timerAuto.cancel();


				


				
				if(index==1){
					//如果是第一次发送指令,硬件应该会回应硬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生成第二次发送的指令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硬件版本、IP、端口等所需要的参数
				    //  -----  数据处理  略 ---------
				    
				    String Msg = "";//生成的第二次初始指令

					//调用发送指令的方法
                    exit();//关闭监听的socket,以免出现端口号被占用的问题
                    //调用发送指令的方法,这次的index为2
                    sendBroadcast(Msg,2,ssid,pass);
                    
                  
				}else if(index==2){
					//  -----  数据处理  略 ---------
				
					exit();//关闭监听的socket,以免出现端口号被占用的问题
					//生成第三次发送指令
					String Msg = "";//生成的第二次初始指令
					//调用发送指令的方法,这次的index为3
					sendBroadcast(Msg ,3,ssid,pass);
				}


我们来看看整体的代码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小结

在与硬件的对接开发时,很多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同学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毕竟我们学习的是软件技术专业,很少跟硬件打交道。但是其实这一路流程走下来,用到的技术点大多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socket、UDP广播、计时器等等。

DatagramSocket
Java使用DatagramSocket代表UDP协议的Socket,DatagramSocket本身只是码头,不维护状态,不能产生IO流,它的唯一作用就是接收和发送数据报,Java使用DatagramPacket来代表数据报,DatagramSocket接收和发送的数据都是通过DatagramPacket对象完成的。

最重要的是在开发之前,一定要熟读相关的硬件文档,多多了解硬件的操作流程、开放接口等相关的知识。将硬件当做是一个工具,发送指令是为了告诉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它不能听懂我们日常这种对话,所以处理硬件和使用者关系,就是我们开发者的职责所在。

评论 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